槐芳村的变迁
槐芳村的变迁
沿着广玉(广丰——玉山)公路走大约一半的路程到达大南镇镇政府治所,在一个交叉路口左拐进入所谓的大毛线,即大南一一湖丰的毛家山村路,走约十几里路到达一个小山村,这个村以前有一颗大槐树,于是前辈老人给这个村取了个大名一一槐芳村。村子南边有一座一百米高的山,它叫万罗山,北边便是上饶市的母亲河一一信江河,千万年奔腾不息、蜿蜒地自东向西流去!经过上饶市区,最后注入鄱阳湖!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当我听到这首歌词之时,我就感叹:这首歌不也象在描述我的家乡槐芳村吗?我的家乡槐芳村就在信江河边,岸两边延伸着一片平原,面积相当大,大大小小开垦了许多田地,每年三月份油菜花地毯般铺开,每年五月份一片青郁郁的稻苗,每年六月份稻花飘舞。在河的北岸,有一条钢铁长龙,那便是浙赣线,以前有一班义乌到鹰潭的火车,那是我们当年去上饶的主要交通,在我的记忆里火车票价是三毛钱。一个蒸汽火车头,有时冒着白烟,有时冒着黑烟,准时地、嘟嘟地开过来,又开过去,间而来一声汽笛声,吸引着河两岸的人。
信江河有一百米宽,河上有一座桥,名为东山大桥,是东山人民公社建造的,是典型的石拱桥,一九七九年建成,我在八、九岁时就为这座桥捡过小石头,那是为了拌水泥砼用的!当时整个公社的人全都动员起来,每个大队一个桥墩的分工,大队又把桥墩的任务细化后下达给生产队,生产队长又带着队里的壮男壮女去完成捡小石头拌水泥砼的任务,当然壮男们又要去采石场搬石头,石头是青黑色的玄武岩,非常好看,非常坚硬!这栋大桥的建造百分之八十依靠人力,所有石头搬运全靠整个公社的社员们一一父辈们的劳力,只是在挖桥墩坑时为了抽出坑内的水才使用抽水机,当时是现代化的工具了。整个公社只有一辆东风大卡车,司机也是槐芳村的,当时那是多么长脸的一件事啊!大卡车是用来运水泥钢筋的,还有一些人力平板车,也运水泥钢筋的。一桥飞架南北,贯通了公社社址同上饶市区、玉山县城等周边城村的联系。
信江河在东山大桥末建成之前,村里曾设立了一个渡口,一只宽宽厚厚的渡船不停断地来往于两岸,载着到河对岸耕田翻地和本村、邻村走亲戚、赶集的村民。有一次村里一位八十老者看到邻村一位三十上下的小伙子抢船位,且蛮横地与船工理论,于是老者很愤怒,就三下五除二地把这个小伙子浸到水里。原来老者会武的,外号叫和尚公。我小的时候听了这个故事后就觉得我村祖辈的确很了不起,所以一直记忆犹新!渡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咿呀咿呀地响,直到大桥建成!船上可看到两岸垂柳拂水,鱼跃虾跳,山动云漂!
村南的万罗山东面山坡山势较陡,少有人走,那里长年树木葱茏,阴森森的,连偷树卖钱的盗贼都不敢上去,而西面山坡山势平缓,少有树木,快到了山顶的二十几米高的地方却是一片开阔地,光秃秃的,但茅草长势挺旺,阳气极盛,是我们常常上到山顶的必经之地,北面南面树木较多,但又不及东面那样的阴森,茅草也挺盛。
万罗山旁边又有几座十几米高的小山头,也长满着茅草和树木,小山头缓缓的山坡地上还有老百姓开垦的一些庄稼地,种满了红薯、白菜、南瓜、苎麻和油菜。在以万罗山为中心的几座山之间分布着几条山垄,那里分布着高高矮矮一片水稻田,田里的水长年不干,到了六七月稻熟收割时都是湿漉漉的稻子,一担两萝筐的稻子有一百五十斤,非有壮劳力不能挑动。正因为有了万罗山这座茅草山,槐芳村村民们每年冬至前后就多了一件大喜事一一收割茅草,那可是几个月以后家妇们柴灶头的用料,一笔非常可观的收获。这些茅草不用化肥、农药,全靠大山的奉献!由于收割茅草是家家户户都有份,所以需要找亲戚帮忙,这时桌子上就多了猪肉、煎鸡蛋、鱼之类的菜,这都是过年时、请木匠、石匠做工夫时才能摆的好菜啊!那时候肚子里没有几点油水,肠子干得象咸菜片一样。当家里肥猪出栏时,家里总要留一大块肉腌起来,有的会整猪全留。杀猪那天中午要请杀猪师傅吃饭,桌子中间自然是一大钵红烧肉,还有鸡蛋炒辣椒,其它蔬菜。一家子恭恭敬敬地请杀猪师傅坐在上座,还要请帮忙捉猪的兄弟和邻居,女人和孩子只能在旁桌吃,男人们和杀猪师傅一边喝酒吃紧一边聊着肉价,收成,喜哀皆形于色!
这时的槐芳村封闭而原始,虽然有公路、大桥、还能听到火车汽笛声,但人们的思想还是局限在稻子、玉米、红薯、大豆!名词也不多!老一辈人谈论着解放时百万雄师过长江之事,抗美援朝,分田分地,农村合作社、大炼钢铁之事,妇人们聚在一起谈论着针头线脑,鞋样苎衣之事,放牛娃们却谈论着牛事、狗事、羊事,壮汉子谈论着收成,在这些事情当中,却没有化肥、农药的名词!相比于现在,我的前辈们被大自然禁锢在山中,但却无农药化肥等污染的担心!稻田里蹦蹦跳跳着满是小青蛙、旱地庄稼地里出没着树蛙,还有倏忽而过的蜥蜴们,每到农耕之时水稻田上空盘旋着一大群找冬眠的虫子吃的鸟儿!鸟儿、水牛、老农、水稻田构成一幅绝妙的农耕画!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又是一首歌唤醒沉睡中的槐芳村,槐芳村开始变迁了,开始顺应历史潮流了。村里面陆陆续续走出一些人,南下广东深圳,东去浙江、上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和其他村、其他县、其他省市的村民们汇集成全世界最庞大的劳务大军,出现了川军,皖军,湘军、赣军,鄂军、豫军等等,他们带回来了花花绿绿的钞票,也带回来了管理经验、港澳歌曲、外面的新闻,有的把自己打扮的非常时尚,有的自己开店当老板挣钱,惹得上辈们只恨自己年长了十几岁,无力外出了。
村里的石头瓦房开始慢慢地消失了,升起一栋栋砖混结构的房子,槐芳村开始长高了。电话、电视机、电脑、洗衣机、冰箱不断地进入农家大院,晚上小山村变得不那么黑咕隆咚了,电视机里传出的声音已经完全掩盖了虫子的鸣叫,猫头鹰恐怖的咕噜声,此时此刻,人们开始用上了农药、化肥,青蛙消失了,苎麻少了,河水变浑了,变毒了,由于壮劳力忙于外出务工,村里的水渠废了,村里的池塘淤积了……人们开始变得急躁了,感觉村子再也不是桃花源了。信江河再也不是那种"野渡无人舟自横"原始风光,代之而起的是滴滴的汽车声,穿梭在东山大桥上,扬起的灰尘向四周弥漫,撒落到滔滔的江水中,浙赣线也经过电气化复线的改造,电力机车头取代了蒸汽机车头,义乌到鹰潭的慢车没了,代之而起的是快速列车,特快列车,高铁了,沪昆高速公路,杭长客运都经过村子不远处,子弹头列车在高架穿梭!封闭但智慧的村民们开始不断地看到、听到、接收到各种各样新鲜事情,人们谈话内容不再局限在芝麻、大豆的事上了,他们神采飞扬地谈论世界杯,NBA,航母,神舟飞船……
在村村通水泥路、建设新农村的号召下,村民们集资建水泥路,一辆辆小汽车开始往村子里钻了!这些东西以前连县长都巴望不上,如今成了老百姓的消费品!看,一位车主熟练地握着方向盘,一条安全带裹着身子,脚踏刹车,稳稳地停下车,然后是关掉油门,解安全带,摇上车窗,打开车门,小心翼翼地伸出一只蹬皮鞋的脚,然后整个人手扶着车门站立起来,又轻轻地带上了车门,按下保险……一个槐芳村新时代的农民形象!
槐芳村的名字起源于一根古老的大槐树,它不是人工种植的,是自然生长的,也即是说野生的,经过几百年的风雨,终于叶落枝枯仙去了,剩下干枯的树干和泥土中的树根。到了村里需要建晒谷场平整土地时,于是便开始刨根问底了,根墩有小汽车那么大!这个根墩我见过,刨它时我刚四岁。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万罗山之所以能载入县志,是因为出了一件大事。
一九六二年夏季的某一天,万罗山西面忽然一阵火光,紧接着是剧烈的爆炸声,村民们惊恐之余抬头朝爆炸声方向看去,原来是万罗山西面发生事故了,于是朝爆炸现场奔去一看,是一架飞机撞地了。不久,天空中又出现一朵花,花越变越大,变成了降落伞,还挂着个人,当降落伞落地时一刹那间,有个民兵立马冲上去捉住这个人……后来经有关部门确认那架飞机是美国U2侦察机,那个跳伞逃生的人是台湾蒋介石派来的侦察飞行员,它是为了飞向大西北侦察大陆的核武器试验基地的!这架飞机已经在大陆领空逍遥了好几年了,因为当时的解放军高射炮弹没有它飞的高!终于在一次侦察任务完成返航到达江西上空时被刚组建的上饶某苏制导弹营击落!空军司令刘亚楼上将接到报告后便从北京赶来察看了坠机现场,于是万罗山便沾上了仙气。
如今的万罗山又被上饶移动公司相中,移动在山顶上建了个手机信号传播基站,全力服务于周边居民。万罗山的"一百米海拔”变成了可利用资源被利用起来,给槐芳村民们带来了信息现代化,促使槐芳村不断地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