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全盘否定唐楷,因懂得唐法跟晋法的区别,靠晋书才能有突破
书法史上疯癫的人不少,张旭、怀素不在话下。锺繇应该也算一个,因为他曾经为了一部蔡邕留下的书法笔势图,扒了韦诞的坟墓!
宋朝也有这么一位癫狂的书法大师,他就是米芾。说起米芾的癫,他拜石为兄不可为不癫;说起他的狂就要提到他对唐楷的不屑。
王献之小楷
唐楷,在今天的人看来“形体完备,法度森严”,是书法的顶峰,一个难以逾越高端。有的人甚至提出,唐朝的颜真卿可以和王羲之比肩。其实米芾并没有百分百地否定唐朝书法,只是对唐朝楷书有不同的看法。
他说:“颜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教,在古文中是学的意思,真书是古人对楷书的一种称呼。他明确表示,颜真卿的行书是可以学习的,但他的楷书就是俗品了。他的这种观点和今天我们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今人都认为颜体楷书、欧体楷书、柳体楷书是最好的书法。
王羲之雨后帖
米芾像这样差评唐楷,怼的不是一个两个人。他把唐朝写楷书的人,统统都怼了一遍,可以说无一幸免。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到丁道护、陆柬之、徐峤之、徐浩都是吏楷、俗品。
米芾最初也是从学习唐楷开始的,他遍临欧、虞、颜等人的法帖,自称集古字。自幼学书,集字几十年,却没有什么突破。这就引起了他的怀疑,米癫不癫之处就在于此,敢于怀疑,再去用实践来验证,才能鉴定哪个才是真法。
米芾 离骚贴 局部
这是苏东坡指导他向晋书学习,他又把晋书学了一个遍。从而总结出唐楷“安排费工”,“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他说那些人的唐楷书法,笔笔没有变化,都只有一笔,并且点画安排布置颇费功夫。这样的字按说都不属于书法了!只有晋楷才是符合蔡邕“书者,散也”的定义。
米芾在拥有了驾驭晋法的能力后,对书法的要求有点高,对书法“势”的应用有点苛刻。这就是他狂的一面,他把唐楷与晋楷作比较肯定是唐楷不够“散”。但我们今天看唐楷中这些遗留下来的作品却觉得灵动,有气势,因为我们比的是铅字、印刷体,或者宋体、仿宋体。
米芾 紫金研帖
米芾自己的楷书,由于一味好“势”,所以多有“不工”。但正如刘熙载所说“不工者,工之极也”。也正是米芾这样不羁的天性,他不太可能在正书上有所停留,正书都可以被他写成行书。
唐楷虽不像米芾说的那么不堪,甚至可以说,唐楷是最优秀的书法,是书法的一个巅峰。但是唐楷的森严的法度,已经把唐楷的上升空间锁死了。后学者,可以从唐楷开始,进入书法,但不太可能从唐楷中有突破。
苏轼 赤壁赋 局部
用唐法写唐楷,就算写得再出色,也只是唐楷的风貌,不可能逾越唐楷的高度。要想在楷书上有所建树,就要另辟蹊径。清朝以来的引碑入帖,也是清人想突破唐楷的一个尝试。可惜的是这种尝试以失败告终,并把余毒带到今天。今天很多人写楷书,都突出碑学书法,除了增加了书写的不严谨,并没有打开唐法的桎梏。
要想从唐楷中杀出一条路来,一定要用晋法。晋书,不是无法,而是有法有得恰到好处。唐法是化纤布,晋法是棉布,棉布既保暖又透气。唐法也是,即给书写立了规矩,又给书写留了空间。
米芾李太师帖
不记得谁说过的,“艺术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舞蹈再难,也容易企及。束缚住四肢,还能跳得自由自在,那才是艺术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