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法治疗脾胃病 血压不稳定 左下腹痛病案

【病人情况】

血压不稳数年,时偏高时偏低;胃胀数年;左下腹疼痛数年;颈椎病强硬酸痛不舒也数年,不能上下活动;心脏病也数年,偶心慌胸闷。睡眠差,易醒。手脚温度不足,不喜凉饮。二便基本正常。舌虚淡微齿痕、苔薄似无。腹诊:无指下紧张感,腹部极为松弛
【针刺】颈部强硬酸痛,针刺约半分钟后以及明显缓解。具体请点击针药并用治疗腰突和侧弯致左腿麻木病案一文。

诊脉脉象】

双脉虚细无力。

【脉、证、腹诊、舌象互参】

辨为太阴少阴厥阴合病定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新加炙甘草汤+桂枝加白术茯苓汤,加减

【按1】笔者用桂枝汤治疗三阴病的思路,是从《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悟得。1)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汤主之。2)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3)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第62条:笔者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思考,认为此条并不是各种注解所说的太阳病方,而是少阴病方即:桂枝加芍一两是少阴病方,加芍三两是太阴病方,不加芍是厥阴病方。芍药剂量的增减,即体现着三阴病的变化。太阴为三阴之至寒(点击顽固性口腔溃疡病案一文),恰恰太阴方芍药剂量最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前述观点。

综上,对比推测,桂枝汤应该为三阴病的通方。大多数疾病经过错误治疗,多可能发展成三阴病。三阴病阶段的表现:病症多种多样,错综而复杂。所以此思路为笔者解决错综复杂的疾病,为笔者提供了重要规律。
【按2】关于“证”:笔者以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为例。身疼痛是证,这里的证与“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心血亏虚证等”的证有本质区别。脉沉迟是脉,见此脉证,即用桂枝新加汤,这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此脉证思路,笔者数年前在本科厦大读书时,受民国中医曹颖甫先生《经方实验录》深刻影响,获得诸多思辨性的启发。

【服用情况】
服用2周,脾胃明显好转,且血压正常。颈部疼痛消失。睡眠也明显好转。腹痛减轻,但因为没有复诊,腹痛没有完全消失。后来反复思索,若能将桂枝汤中的生白芍换成同等剂量的赤芍,可能腹痛的疗效会更明显,换赤芍依具体情况定。

(0)

相关推荐

  • 临证感悟 | 治疗高血压病验案3则

    什么是高血压?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定义为: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 ...

  • 张景岳温补法治疗月经病

    张景岳温补法源于其所著<景岳全书·妇人规>,认为经病乃妇科病之首,阴阳.脏腑失调是月经病主要病因病机,经血本于脾肾,经病虚多实少, 调经重在温补脾肾.故温经.健脾.补肾等扶正固本方治疗月经 ...

  • 和法及许二平教授运用和法治疗脾胃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和法"的来源与认识,挖掘"和法"在脾胃病中应用的文献,分析许二平教授治疗脾胃病的辨证特色,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法"理论,继 ...

  • 叶国芝治疗脾胃病十法

    整理/贺昌木 叶国芝老中医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李东垣.叶天士等医家对脾胃的论述,悉心钻研,深得要旨,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强调"脾禀气于胃,而浇灌 ...

  • 老中医叶国芝治疗脾胃病十法

    叶国芝老中医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李东垣.叶天士等医家对脾胃的论述,悉心钻研,深得要旨,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强调"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 ...

  • 叶国芝老中医治疗脾胃病常用这10法【一点资讯】

    导读:叶老积四十年经验,总结了治疗脾胃病的十法.每一治法后所选方剂,均属典型举例,临证时尚可依法灵活变化,不可拘泥.关于药物加减,是叶老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叶老认为,方是死的,病是活的,不能执死方 ...

  • 【叶国芝:治疗脾胃病十法】

    叶国芝治疗脾胃病十法 整理/贺昌木 叶国芝老中医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李东垣.叶天士等医家对脾胃的论述,悉心钻研,深得要旨,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强调&quo ...

  • 腹部是百病之源,巧用“推腹法”治疗脾胃等慢性病

    腹部是百病之源 纵观许多肥胖人士,大腹挺挺.走路艰难.百病丛生.特别是肥人要降糖.降脂.降压,治疗都非常困难.究竟腹部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根据经络分布的规律;<黄帝内经>讲:"手 ...

  • 半夏厚朴汤治疗脾胃病适宜性探析

    导读: 半夏厚朴汤最早载于<金匮要略>,用于治疗妇人气郁痰阻之梅核气.通过临床跟诊学习和文献研究发现,半夏厚朴汤对多种脾胃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从理论研究.组方分析.现代应用及药理研究等方 ...

  • 治疗脾胃病的医案一则

    L某 性别:女性  年龄:72岁  就诊科室:中医科      就诊日期: 2021/03/24       主观资料 主诉:      便秘数周 现病史:  便秘,大便干结,排出困难,一天一次,晨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