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法治疗脾胃病 血压不稳定 左下腹痛病案
【病人情况】
血压不稳数年,时偏高时偏低;胃胀数年;左下腹疼痛数年;颈椎病强硬酸痛不舒也数年,不能上下活动;心脏病也数年,偶心慌胸闷。睡眠差,易醒。手脚温度不足,不喜凉饮。二便基本正常。舌虚淡微齿痕、苔薄似无。腹诊:无指下紧张感,腹部极为松弛。
【针刺】颈部强硬酸痛,针刺约半分钟后以及明显缓解。具体请点击针药并用治疗腰突和侧弯致左腿麻木病案一文。
【诊脉脉象】
【脉、证、腹诊、舌象互参】
【按1】笔者用桂枝汤治疗三阴病的思路,是从《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悟得。1)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汤主之。2)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3)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第62条:笔者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思考,认为此条并不是各种注解所说的太阳病方,而是少阴病方即:桂枝加芍一两是少阴病方,加芍三两是太阴病方,不加芍是厥阴病方。芍药剂量的增减,即体现着三阴病的变化。太阴为三阴之至寒(点击顽固性口腔溃疡病案一文),恰恰太阴方芍药剂量最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前述观点。
综上,对比推测,桂枝汤应该为三阴病的通方。大多数疾病经过错误治疗,多可能发展成三阴病。三阴病阶段的表现:病症多种多样,错综而复杂。所以此思路为笔者解决错综复杂的疾病,为笔者提供了重要规律。
【按2】关于“证”:笔者以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为例。身疼痛是证,这里的证与“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心血亏虚证等”的证有本质区别。脉沉迟是脉,见此脉证,即用桂枝新加汤,这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此脉证思路,笔者数年前在本科厦大读书时,受民国中医曹颖甫先生《经方实验录》深刻影响,获得诸多思辨性的启发。
【服用情况】
服用2周,脾胃明显好转,且血压正常。颈部疼痛消失。睡眠也明显好转。腹痛减轻,但因为没有复诊,腹痛没有完全消失。后来反复思索,若能将桂枝汤中的生白芍换成同等剂量的赤芍,可能腹痛的疗效会更明显,换赤芍依具体情况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