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练太极,一定不要急,但要有信心。练太极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怎么练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练太极是要分阶段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重点,不能面面具到,更不要想一蹴而就。每天坚持就有每天的收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练三年别人一年都是一样,当然也不要练过了,练过了也会伤身。阶段的划分没有固定标准,道家就按练体固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化虚划分阶段,每个阶段练习的内容较多,阶段与阶段间体验界限也不是特别清晰,一般人也不容易懂。不如结合个人练习的体会,简单淡淡自己的感受来得明白。我觉得,太极拳这个东西该怎么做,老祖宗说了很多了,很清楚了,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了,我们的任务就是一项项理解落实。从要求上讲要虚灵顶劲,中正安舒,气沉丹田,含胸拔背等,从方法上说,要松,沉,以腰为主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等,这些都是重要原则,做不到就练不好太极,需要一项项练,一项项理解,还必须有顺序,跨越是跨越不了的,正是这个顺序是我们学习太极的拦路虎。学习之始,我们的任务可以从学习拳架开始,拳架就是个工具,它本身不是武功。大多数老师都要求把拳架学标准了,这是因为,一、学标准就能够更好的发挥工具的作用,更快的进入太极的世界。二、反正你是一张白纸,学标准点减少以后纠正的麻烦。三、教出个学生中规中矩,也显得老师水平高嘛,教个学生打拳连毛带卷也不像话。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做标准,拳架根本也没标准。随着功力的提高,你自身的拳总是要不断变化的,初级阶段做得好的,未必就发展得好,这个太极拳打到什么水平那要看内功炼到了什么火候。所以,初学者不能把精力都放在拳架上,要放在练功上,放在学习放松身体上,一切围绕放松身体展开,包括练拳架也要围绕着放松身体展开。一个大师打拳,他怎么打你都会觉得好,因为他的功力到了,一个整天研究动作是否标准的人,练几十年你也就感觉中规中矩而已,拳却是干巴巴的,因为他没内功。所以,学太极是从外往内,从内往外学习的一个过程。要练功,要练内功。不少人对练功这个概念并不清楚,甚至理解十分错误。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内外家不分,有人就公开提倡先练外力再练内力,这真是害人啊,太极拳就是内功拳,学内功最重要的就是丟外力,你先练外力再丟外力是什么道理?有些人一边练腿部肌肉,主要通过站桩,打低架练腿部肌肉,一边又试图在盘拳架中放松身体,他们的观念中以为腿有力了拳才能打好,所以他们的功夫是永远练不成的。这个初学阶段应该就是一年左右,在这个阶段,应该完成拳架套路的学习并完成初步的内功基础锻炼。学套路不易贪多,就是个工具,有一两套够用就行了,此时学多了分散精力,到有害无益,把精力都用于套路记忆上,实无益处。学拳架还要特别小心,搞得不好就会膝盖痛,因为还没学会放松,还没气,重力不能有效传播到双脚上,都压在膝盖上了,怎么能不痛呢,很多人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了太极的学习,实诚可惜。所以,这个阶段不要学低架,照猫画虎的把拳架学会就行了。这个时期的拳架打出来,是胳膊挂在身子上的,就是身体不动,胳膊腿乱动的,这是正常的。于内功来讲,这个时期主要的任务是丟力,就是把外力丟了,自己觉得越来越没力了,这就对了,你不用担心打拳会站不住,站不住到好了,你就天才了。这个时期是道家说的练体固精阶段,应该多下下腰,把背后肾上的两块肌肉好好练练,这个时期很短,很宝贵,过了这个时期就没机会再练那两块肉了。这个时期可以站桩,要以无极桩为主,目的是放松自己,如果站混元桩,要从高往低,以大腿不吃力为准,目的还是为了放松,千万不要去扎马步,一切练外力的东西都是天敌。很多人学不会太极,就是因为自己同时做着两件相反的事而不自知。放松身体,两脚慢慢就变得沉重了,膝盖就不受力了,手也握不紧并且膨胀了,甚至有气开始往背上爬了。完成了初学阶段的学习,就是有了基础,此时就要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是太极入门的阶段,是功夫上身的阶段,也是道家练精化气的阶段。这一阶段要多用点功,晨练和入睡前的练习最有利于功力增长。方法也很重要,练对了事半功倍,练不对就当锻炼身体吧。这个阶段应该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于拳架上讲,此时要认真纠正拳架了,每次练习除了练功之外,整套动作打一遍就行,目的是不要忘记,而单一招式要独立练习,每天一式,一招一招练,力求动作准确无误。完成单一动作练习后,每次练习就应该多练几遍拳架,并且要追求架势的完美,要按照平正均匀,舒展对拉的原则练习。平正才能安舒,均匀才可贯串,舒展才能顺气,对拉才能蓄劲。整套动作要连续贯串,不可间断。随着功力增长,逐步能够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了,此时打拳不再是胳膊挂在身体上,而是身体挂在胳膊上了。这一时期,我们会感觉到很多变化,好像每天都有新进步,行拳姿态会有很大变化,身体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各关节陆续打开,很多动作就会变化。比如说胯开了,我们就能体验到所谓坐着打拳是什么感觉,脚趾开了,我们才真的能懂什么是五趾抓地,肩开了,沉肩坠肘就是自然状态,向后发力也不是问题,腰开了才知道什么是龙虎之力等,道家称这种现象是脱胎换骨。这脱胎换骨当然会有点不舒服,这段时间手腕脚踝像脱臼一样,但是能动。不是伤,那段时间腰胯酸痛好似扭伤,也能动。又过一阵肩膀膝盖总酸痛,像是肩周炎关节炎。恭喜你,脱胎换骨了。于理上讲,这一阶段要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了,有人说太极拳是理论拳,是哲学拳,也有人说一层拳理一层功,这些话不无道理,有些理论你读烂了也不懂,总是停留在书本上,就需要明师指点了。总之,是需要理,没理瞎练是万万不能的。杨澄甫说:太极要点,凡十有三,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虚领顶劲,松腰胯,分虚实,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意气相运,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式式均匀。此十三要点之观念,缺一不可,学者希留意参合也。
说的很清楚,缺一不可。那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条条搞清楚,一一揉进拳架和身体之中,这太极大概就练成了。对于这些要点的把握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别贪多,一股脑的处处留意,结果都做不好,要一条条理解留意,贯彻落实,落实一条再学一条。二是要正确理解,弄懂道理,别死搬教条。太极讲究的就是无过不及,恰到好处。拿含胸拔背举例来说,先要明白什么是含胸拔背,尺度要把握好,过了就含胸驼背了。再者什么时候含胸拔背,不能一以贯之的含胸拔背吧?这就必须明白含胸拔背是为了气沉丹田的,那就是收合时宜用,放开时就不宜用了,转换时也宜用,以防板滞。如气沉丹田,沉肩坠肘等也当沉才沉的,虚领顶劲,分虚实,上下相随,式式均匀等就需要时时注意,养成习惯。随着理之清晰,拳也在变化中不断完善。
于练功讲,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无疑还是放松,放松是一辈子的功夫,永无止尽。一分松,一分功,不松难得太极功。能松就能沉,松沉本一体,只不过松之沉乃体重之沉,如果加上气之沉才沉得彻底,这就需要气沉丹田,为了能够气沉丹田,我们必须学会呼吸,“能呼吸方可轻灵”,此处之呼吸当然不是常人之喘气,是腹式呼吸,就是哼哈二气。所以,要学会呼吸并加以运用。
这个阶段也要练腰功,但不能练后背肾上肌肉,要练丹田之力,可通过下腰,起身时完全不用背部之力,仅以丹田之力起身,慢慢帮助我们找到我们人身之太极,慢慢我们就能够做到以腰背统领周身了。随着松功的练习,我们打拳时有了陆地游泳的感觉,突然有一天我们又有了骨肉分离的感觉,我们不再是肉架子,我们完全的是用骨头架子打拳,而且这骨头一处动到处动,一动无有不动,我们如揽雀尾之按的很多动作可以坐下来打了,突然我们的五个脚趾可以把大地抓得牢牢的了,我们身上的气开始跑入胸腔,跑上头顶,也跑去足底又返回臀部。我们一下子就发现了胸背头顶和臀部四张皮,如果我们坐下呼吸四张皮可以向上下前后四个方向膨胀,这就是毛皮要攻吗?又一天我们就发现小臂上的肌肉也没了,臂骨下沉外突硬朗,一碰着别人,人家就难受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如棉裹铁了。这一系列的变化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功夫上身了。功夫上身后,人便血脉畅通,神清气爽了。行走坐立、化疾疗伤无不体验太极之妙。然于功夫而言,仅称入门,若思登堂入室,便需完成这第三阶段的练习,此一阶段是功夫提高阶段,道家称之为练气化神的阶段,最容易出现偏差。欲使功夫精进,于理于法当细思慎酌。当今于太极拳术而言,习者甚众,一部拳经解说各异,习练之法千姿百态各有高招,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习者慎查。于盘拳架而言,速度要慢、要匀,两手沉重,毫无拙力,含着劲,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自身感受运身如九曲之珠,全身九处关节均已打开,自然体会到九曲之珠的感觉,腰就是中间那颗最大的珠,颗颗珠子随意而转,一动无有不动。此一阶段最重要的是练拳意,拳若无意非浮即滞,要意到气到,气随意行。意于自身明查秋毫,中心、重心,阴阳转换,虚领顶劲,气行周身,上下相随,皆在意中,意之统领周身而无偏重,纵揽全局却似虚无,意若有意,意若无意,无意之中便是真意。神要收敛入体,不能外露。目视远方,似有似无,随身而转。凡一动作,内里均含着弧线、曲线、浪纹、螺旋。外观其人,如似梦游,直至有朝一日练醒了便是成了。此时若是神气十足,便是错了,那是外家套路。于理而言,此一阶段最是复杂,最易出现偏差,拳论中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便是于此阶段而言。此一阶段要解决好意气神快四方面问题:于意而言,拳论明载以意行气,又言心与意合,然何为意则众说纷纭,意与心、与神之差别、联系往往云山雾罩,难以清晰。多数人都把意理解为留意他人之意,所谓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直接把“我意已先动”之“意”丢了,便是差以千里了。太极拳最是自然、虚无,四两拨千,后发制人,先动就成了先发制人,去了外家。所以,这意不在他人而在于己,用于拳中就不能式式心中有敌,有敌就没了自己,就丟了拳意,这拳就难以长进了。于气来讲,气宜直养而无害,劲宜储蓄而有余。此言不难理解,难做到。人一有点功夫就想用,心思就用到找力发力上,忘记养气储劲,于练功大为有害。于神来讲,神最虚无,不易理解,说不好就是装神弄鬼了,而神的确是实实在在的,常人都知道人活精气神,但可能把此处之神理解为一个比喻,其实错了,人是有精神的,精神本身就是物质的。道家早就发现神聚于顶,其外在表现为光,发于印堂。是否发于印堂我不知道,但聚内力对空发掌能见到光就是真的,如摄影时闪光灯一闪的感觉,太极能治近视或与此有关。总之,不知敛神,神不能于意相合,内功就难以长进。有些人打拳神气十足,以为如此就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了,就是流于外家,这太极就练不出来了。于快来讲,大家都知道太极是慢的,讲快是很扎眼了,是的,我自己也这么感觉。其实,太极首先是武功,凡武功者唯快不破,太极后发先至,不快何以至?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不快何以急应,所以要能快。唯太极不同外家,外家靠肌肉,以快练快,太极靠内力,是以慢练快的,越是能沉,越是能长,长是筋骨拉长,越是气足就越是能快。所以,这快是靠慢练出来的,这就是太极要求慢练的道理。于练功讲,比较简单了,但要注意方法,小心行事。此一阶段,内功已然上身,常有功不停息法自修之感,气常在体内跑,便有引导之欲,意欲通大小周天,这便是需要小心之处,引气不当就易导致肠疝之疾。其实,周天之事是可以水到渠成的,急于了解周天路径,引气强行便如同无水找渠,找到也无用,不如积水。积水便是养气,养气仍离不开松,所以还是要练功的。只是此时骨架已开,盘架前之筋骨活动亦已多余,略微一站放松即可盘架,盘架能多慢便多慢,此时真切感受到功夫在拳内而非拳外,慢拳是活桩。腰功要练第三重,每下腰起身即不用后腰肌肉,也不用丹田之力,要用脊椎之力,意在练习神经。也可结合坐禪,体练虚无,盘内转珠,导引内气。千万不可口腹闭气,否则有害无益。至此,长练不缀,功力日增,登堂入室,太极可成矣。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