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灸”,伏前解毒正当时!(附2021三伏灸时间表)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时机,夏天艾灸可助身体摆脱亚健康状态。
不仅仅是冬天得的病,与寒、湿、风有关的疾病、慢性病、长期甚至终生依赖药物,各类炎症、肌瘤、增生等疾病都属于'冬病'的范围。也就是说只要是耗损阳气的疾病都是“冬病”范围。

冬病夏治,为何重在三伏?

三伏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人体中阳气最旺之时,此时通过适当的内服或外用一些药物,最易驱除体内寒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错过一个三伏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当下的这种状态,因为时节在变,天地自然在变,人体随岁月在变,病邪在变,气血在变,生命在变,生死在变,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1、三伏灸是调病根源的时机

各地即将进入梅雨季节,许多中老年人在这时一会腰痛,一会腿疼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

在中医里祛寒除湿调理之法就是艾灸。三伏天,正是天地阳气最盛之时。通过艾灸,双重阳气注入体内,温阳驱寒,从此病魔远去,岁月不老,健康与你同在。

2、延年益寿

宋代名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 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中老年人,如果在三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不光自己处理了,还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3、温肾壮阳,充足元气

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冬不怕冷,精力、耐力旺盛。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

根据临床实践,命门和神阙穴组方,壮阳第一,三伏采用灸法,会感到有热感从穴位直透体内,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行;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4、修心养性,也是好时机

从中医的角度讲,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那么,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 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 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宁静自然。

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能强健身心,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

三伏灸适合人群

呼吸系统:体虚易感冒、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

消化系统:胃痛、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
肾脏系统:遗尿、孩子尿床、多为肾阳不足、阳气固摄不住;借助夏季大地阳气旺盛的时机,补充孩子亏少的肾阳
脾胃:脾虚的孩子,尤其是脾气(脾阳)不足的孩子,面色淡黄、眼袋暗;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手脚容易冰冷;大便不成形
女性:宫寒、月经不调、痛经等
儿童: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过敏性鼻炎等体弱多病者

三伏天,冬病夏治怎么灸?

2021年三伏灸详细时间表

伏前解毒:5月06日—7月20日

初伏驱寒:7月21日—7月30日

中伏清养:7月31日—8月09日

末伏化瘀: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固本:8月20日—8月30日

伏前必灸穴位

一般来说,入伏前一段时间,就要开始艾灸了,伏前补阳最为重要,它还可以为我们接下来的“三伏灸”打通经络、养阳护阳,补足气血,此时我们可以艾灸大椎、关元、中脘、足三里、涌泉等穴位。

这样就可以在护住体内阳气的同时,顺势将多余的火气引到脚底释放,使我们由内而外地感受轻松舒适,身体不再有沉重感。
【大椎穴】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在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那个突起下方的凹陷中。
【关元穴】
在脐中下3寸腹中线上。
【中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涌泉穴】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