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老师不简单:孙子是正部级,曾孙是正国级,侄子是国防部长
一、鲁迅坎坷的少年生活。
中国的文学少了谁都行就是不能少了鲁迅。鲁迅有着很多老师,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在幼年时上私塾的第一个先生是寿镜吾,在被收录在中学课本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也写着对寿镜吾先生的怀念,这位老师给鲁迅的印象是渊博的宿儒又是个很刻板的先生,经常打别的学生的手板子。
想必大多人在初中写这篇文章时被布置了不少作业,看到鲁迅的文章有点头疼的想法吧。寿镜吾先生只是鲁迅的第一个老师,也是鲁迅的童年。
周家在鲁迅童年的时候也是大富之家了。鲁迅跟着寿镜吾老先生学到十五岁时家道中落,在这之前的周父被革去功名又吸食鸦片而离世。家道中落的鲁迅所经历的世态炎凉是成就他的基石,这是他内心的悲凉与民国时期社会的认知。
在父亲重病的时期到鲁迅在日本回国那段时间,他都是想做个医生的。不然哪来的弃医从文。那时的人血馒头,配对的蟋蟀等等,厌恶这些奇葩的药品的鲁迅选择去日本学现代医学。这个去日本的理由先不表,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
二、糊涂的'恪士师',鲁迅的老师俞明震。
在家道中落时期鲁迅到过南京矿路学堂后转到南京水师学堂(在琐记中说过去南京的学堂不要学费)。这里鲁迅遇到了他第二个老师俞明震。这位人物是鲁迅的本家,绍兴俞家。
他在《鲁迅日记》里被多次提到为'恪士师'(俞明震字恪士)。他也被鲁迅在《琐记》中批判在南京水师学堂'大搞封建迷信,昏庸糊涂',这位'恪士师'看到后也是极为惭愧。不过这位老师也是亲自送鲁迅去的日本,可以说是再造之恩(当时俞明震任南京水师校长)。
俞明震的三弟娶了曾国藩的两个孙女。当时和曾家联姻的关系让俞明震在官场上有着非比寻常的后台,虽然没几年就因为戊戌变法时期大力支持梁启超,康有为转任了南京水师学堂的校长(当时称'总办',在鲁迅的《琐记》中也有提到)。
祖籍是浙江绍兴人,在他父亲时迁到了湖南。是光绪时期的三甲进士,甲午时期又接任台湾布政使。晚清时期的政治局面极为复杂,而这位见证了晚清衰落到民国初期的老先生也在这政治风雨中到处漂泊。从湖南,到台湾、甘肃、江西、南京、上海等等到处做官,几乎看遍了清末时期的腐败与政治无能。
他也因此支持维新变法,同意梁启超与康有为等人的对学习新思想,学习外国经验的举措。在出任南京水师总办的时期也送了很多学生去日本留学,此时鲁迅便是在南京水师最出色的学生。
俞明震从光绪的进士做到了民国的肃政使。在台湾抗过战又在维新之后送周树人和自己的儿子俞大纯去日本留学。这个生在晚清的文人就在这飘摇的时代中留了为数不多的诗文和培养很多为国为民的学生。可以说是生不逢时罢了。俞家世代为官,从俞明震的祖父到他孙子,无不与中国的政治挂钩。
三、俞明震和他的后代们。
湖南是一个培养政治家的地方。比如说主席和在1949年开国大典的主席台边上大多是湖南人。俞明震祖上是浙江人,但是他是在湖南出生的。
他的家里人也是不得的,他的长子,女儿,次子,侄子等等都是学霸,在日本,德国,欧洲,美国一系列国家留过学。
比如说他的侄子俞大维,在德国回来后就做了军政部参事,到德国学习军事兵器理论。又当了兵工署署长并兼任兵器教官,从陆军中将到台湾'国防部长'。几乎是民国时期的武器先驱人。他还在德国Mathematische Annalen(《数学年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该杂志是德国最著名也最权威的数学杂志,我国的华罗庚教授是第二个在该杂志发表文章的中国人。
传授弹道学,在复旦、中央、重庆大学开过讲座等。他也在1945年研究过原子弹,是我国武器科学的先驱者。可是这位伟人晚年在台湾的奋斗却没有成果,他在去世前几个月皈依佛门,号'净维'。
俞明震的长子俞大纯在德国留学回来后就做了北洋军的工艺局长,一直到国民政府的交通部长。是国民政府的正部级官员。他在少年时期和周树人前后两次去的日本,在日本剪了辫子后又到德国留学。在国民政府执政时重要的技术人员。
他的儿子俞启威(后改名黄敬)在事变时期领导青岛大学的学生参与其中,又在青岛大学与李云鹤恋爱。后加入我党,成为国立山东大学的地下党书记,在革命成功后做了天津市市长。他的主要成就就是我党的高层领导人之一。
黄敬是俞明震的孙子,他还有个曾孙俞正声,黄敬的儿子。他也加入了我党,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导弹工程系毕业。俞正声今年七十有五,是可以在全国政协会议看到的人。妥妥的正国级官员。
在一百二十年前的南京,鲁迅在俞明震的目光下去了日本,这位先生在政治的风雨中浮沉。他的后人们也走向了新思想的路上,各个都在中国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画出了一幅幅瑰丽而壮阔的人生画卷。
文/史海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