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为大臣准备的药物能让皇帝闻不到口臭,这样的好方法也能让你彻底摆脱口臭

本能系统医学论 今天
口臭的患者,大部分表现为口中黏腻,舌苔腻或黄腻,这说明里面有湿热熏蒸。有的伴有大便恶臭,难下,这是湿热粘滞,耗伤阴液造成的。导致上下不通的,多因为平时吃油腻过多,嗜食辛辣,致使消化呆滞。
口臭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就像马桶堵了一样,马桶堵了污水泛溢,必然臭味熏人。解决的办法就是找专门修理下水道的师傅将下水道通开,通开之后,污水被抽走,立刻就没有臭味了。治疗口臭基本上也是这样治法。
一般来说凡是大便通畅的都没有口臭,反之,大便秘结或不干燥而滞塞难下的没有口气清新的。有很多人试图用口香糖来“解决”,那就像用护肤霜抹在黄褐斑上,是没有作用的。对于口臭严重者而言,口臭和口香糖搅合在一起的味道似乎更难闻。
《内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这段话,解释了清升浊降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有位老中医说,治疗口臭并不难,解决了中焦升降,除掉了胃里的湿热,通开了肠道,口气就清新了。
老中医这么说,可是我们能做得到吗?其实,并不难。
口臭一般用甘露饮就可以解决。
《局方》甘露饮原方:生地黄10g、熟地10g、天冬10g、麦冬10g、石斛10g、黄芩10g、枳壳10g、茵陈10g、枇杷叶10g、炙甘草10g。水煎服。
这首方是治疗阴虚湿热的主方。方中的二地、二冬名固本丸,滋养肺肾之阴,加上石斛养胃阴,则上中下三焦的阴虚均能固护;
清热的药物只有一味黄芩,说明火热不盛,而且是隐而不彰的郁火;茵陈淡渗利湿,炙甘草和胃,枇杷叶、枳壳降肺胃之气,以利于湿热的排除。虽然此方可以用治三焦阴虚湿热,但重点在中焦胃,治疗复发性口疮,也颇为适合。
主治:心胃之热上冲,牙宣口气,牙龈肿烂,时出脓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湿热黄疸,阴虚盗汗,胃脘疼痛。
如果这个方子不行,有可能是湿热内蕴已久,阳明失降,那就得用达原饮或者甘露消毒丹、小柴胡等合方。
有个患者口中臭浊数年,早上起来口苦,舌根部苔白腻。刷牙时,可刮出厚厚腻苔。这种情况,只有除掉浊湿,腻苔才会消失。
用达原饮合并小柴胡汤,重用槟榔20克。槟榔辛温,祛痰逐水,质重破气下痰水,可直接把顽垢伏湿排出体外。三剂药后,早上不再口苦。
达原饮:槟榔6克、厚朴3克、草果仁1.5克、知母3克、芍药3克、黄芩3克、甘草1.5克。水煎服。
主治: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
加减:
1、恶寒无汗,加入青蒿、柴胡宣透气机以退热,寒战越重的时候,我觉得要重用青蒿和柴胡。
2、湿浊重者合入平胃散,加入苍术、厚朴和陈皮。或者加入藿香、半夏,也就是合入不换金正气散。
3、大便干者加大黄,即成少阳阳明合病之治法。
4、发热,汗出,烦渴者,可以加入石膏,就是白虎汤类似的方法,用石膏配知母加强清泻阳明之里热。
小柴胡汤:柴胡10-20g、黄芩5-15g、姜制半夏5-15g、党参10g、生甘草5-15g、生姜15g或干姜5g、红枣20g
主治:1、身热,心中逆或呕吐者可服,伤寒此证最多,服小柴胡汤。2、寒者、寒热往来者可服。3、发潮热可服。4、心烦胁下满,或渴或不渴,皆可服。
上面那个患者达原饮合并小柴胡汤也就是用达原饮方再加上柴胡就行了。这就相当于达原饮又从小柴胡中借来了三味药(柴胡、黄芩、甘草),而黄芩和甘草达原饮方中本身就有,也就等于借来了一味柴胡。
还可以用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丹出自清《续名医类案》。此为夏令暑湿季节常用方剂,应用比较广泛,又名“普济解毒丹”(《温热经纬》)。
甘露消毒丹茵陈15克,黄芩10克,薄荷8克,白豆蔻15克,藿香15克,菖蒲10克,连翘10克,通草8克,滑石15克,射干15克,浙贝母15克。水煎服。
主治: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尿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等;并主水土不服诸病证。
现在用于经常熬夜、吸烟喝酒多的人,身体营养严重过剩,化为湿毒阻滞气机,舌苔黄腻、口臭、小便短赤
辨方证要点:舌红、苔黄腻、咽喉不利、咳喘、胸闷腹胀。
只要掌握其病机和辨证要点,舌红苔腻,脉滑或数,大便粘臭即可,不管它是西医何病,尽管去用,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你可能会说,这4个方子,看主治范围没有说有治疗口臭啊,确实没有“口臭”二字。但是,因为口臭大多数伴有肠胃湿热,大便不畅,舌苔厚腻等症状,所以,这些方子正好能够治疗这些症状,治疗口臭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般情况下,除了小柴胡汤不需要单独应用外,其它3个方子都可以对症选用。需要合并小柴胡解决肝胆郁热的时候,只需要借用柴胡和生甘草即可。痰多伴有恶心的再把降逆止呕化痰半夏借来。
这些方子都没有有毒的药物,比较好喝,因为有清理诸热的黄芩,所以稍微苦点。没有苦味郁热也泄不掉啊。
如果口臭兼口腔溃疡用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三味药,敌得过那些大堆的清热解毒之品。此方治疗口臭,凡伴有口腔溃疡,脉有力,特别有效。
大黄3克、甘草6克、芒硝2克。前两味煎好之后,冲入芒硝。
病症:小儿腹泻绿便者,成人或者老人有干稀、绿色便者。
专治口臭兼口腔溃疡和便秘。
一位老人患便秘,服此方三剂即正常。后来又便秘,再服再效。
也有人说《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是治疗口腔溃疡的专病专方,那也不一定。张庆军老中医认为,治病,病脉证治是第一位。病人口腔溃疡,辨为痞证,或辨为狐惑病,当用甘草泻心汤。如果辨为阳明病,则应该用阳明病的处方。
阳明病的基本特征是怕热。既怕外面的热,又怕里面的热。
问病人怕冷还是怕热,有的病人说怕热。天一热就心烦,就难受。这是怕外面的热,怕热空气。又叫恶热。
怕里面的热就是不能吃辛辣食品,吃了辛辣的,或者羊肉狗肉之类的热性食物,病情就加重。比如不少痔疮病人,喝了白酒,或者吃了辣椒,痔疮就会加重,这叫怕里热。
怕外面的热,脉有力的是阳明病,怕里面的热,脉有力的也是阳明病。总之,阳明病的基本特征是怕热。
李翰卿先生曾云:口疮、口糜,若大便秘结,或大便黄臭呈不消化状,或有粘液者,治宜通下;大便正常,小便黄赤者,宜利小便,使其火从小便而解;但下之不可太过,利之不可不及。又说,口疮、口糜,必然察其大小便,若胃脘有压痛,大便秘结或不秘结者,宜下。心火尿赤者,宜利小便。总之,或从心火以泻小肠,或从胃热以通腑。
名医谢兆丰泻脾除秽汤除口气难闻
生石膏40克,藿香20克,佩兰20克,防风10克,山栀10克,黄连3克,荷叶10克,白蔻仁5克,生甘草10克。
主治:口内出气臭秽,晨起尤甚,伴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苔薄黄。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严重口臭者,每日煎服2剂。
这个方子重用生石膏清阳明气分之热,用藿香、佩兰这个对药芳香化湿除秽,三栀、黄连清理三焦郁热,防风用意是风能胜湿,荷叶清香升散,健脾利湿;蔻仁有一种清爽之气,沁人心脾,偏于先升而后降。组方构思巧妙,不失为一则化湿清热良方。
丁香佩兰能除口中恶臭。以前大臣上朝,必须口含丁香,身上带着佩兰,主要是怕给皇帝上奏的时候,呼出的口气引起皇帝的反感。丁香,像钉子一样能把那些浊气往下钉,而佩兰带有兰香味,可以除臭化浊气。民间经常将丁香含在嘴里治口臭,效果比任何口香糖效果都要好。
很多治疗湿热的方剂中都会用到佩兰这味药,一听这名字,就会想到兰香的味道,它天生就是让人佩戴在身上避秽除臭的,要不怎么叫佩兰呢?佩兰,佩兰,佩戴在身上,身体就会散发出兰花的香味。
治疗口臭用药物只能缓解一阵子,要想经常保持口气清新,冰清玉洁,那就需要“藜口苋肠”,少吃肥甘厚腻臭腐,不近烟酒辛辣之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