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的三维视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文学作品中的名篇,其中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被广为传诵,整首词也以音乐的形式被广为传唱。作品中所展现的“天、地、人”广阔的时空画面,不仅令读者赞叹于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更令人惊叹于其内心纠结的奇妙化解——思绪由怀恨转为祝愿,使读者沉浸于苏轼精妙的语言所带来的美好氛围之中。
全词共112个字,结构内容上可分为“序”“上阕”“下阕”三部分:序中交代“写作背景”,上阕“发问”,下阕“解答”。全文所讨论的问题是关于人生中的“悲欢离合”。
“序”共17个字:“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记载了写作的时间和写作的目的。写作时间是公元1076年“丙辰中秋”,结合下文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可知,那是一个拥有秋风朗月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的夜晚。写作目的从字面上看是记录那次非同寻常的通宵畅饮之“醉”:“欢饮达旦,大醉”。但从下文的“作此篇,兼怀子由”及整篇作品看,这里的“大醉”。与其说是身体上的“醉酒”,不如说是一次整夜沉浸式的边饮酒边思考的精神上的陶醉:作者的身心沉醉于对人间“悲欢离合”这一问题专注持续的探究中,从而终因领悟智慧而得以释怀,并将整个思考过程和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以词牌《水调歌头》的文学形式创作出来。如果仅仅是描述身体的“醉”,则不会有这篇化解佳节思亲情结的不朽佳作的出现。所以,“序”中所要展现和说明的是:下面的这首词是在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身心状态下,就特定的问题所引发的一次深入的智慧思考,即在中秋佳节的时间点所触发的经畅饮沉思后所得到的积极有效地化解人间“悲欢离合”纠结的灵感记录。
上阕中的“发问”共有48个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以提问的形式记录自己对时空观的思考,他手把酒杯向“青天”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空间上,关于宇宙天体的起源,“明月几时有?”第二个是关于时间上的,天上的纪年方式与地上有何差异,“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第三个是关于天上的假设性思考:“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关于时间、空间及天地之间的差异这三个问题,既是时空观的基本问题,也是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思考或发问的问题;既是人类观察世界的“天、地、人”三维视角,也是很多宋词内容的“三要素”。上阕里描写“天”的词语有“明月”“青天”“天上宫阙”“风”“琼楼玉宇”“不胜寒”等,描写“地”的词语有“今夕”“乘风”“归去”“在人间”等,描写“人”的词语有“几时有”“把酒”“问”“不知”“是何年”“我欲”“唯恐”“起舞弄清影”“何似”等。在这里,“天”与“地”的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的疑问,也是为后文的回答问题做铺垫,或者说是为了以更广阔的视角来观察人间的“悲欢离合”这一问题。
作者以这种三维画面的方法来描写或发问的目的,不在于要解释说明这三个问题的标准答案,而在于引领读者跳出自身视野的狭隘,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思考宇宙空间上的无限与时间上的永恒,从而使人的思想超越地上的空间限制与生命短暂的时间局限:如果以更广阔的无限和永恒的视角来回看人间的问题,则可以走出自怜与怨恨等负面情绪的内心阴影,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与化解人生的苦难。这是词的下阕中所要展示的内容,也是这首词的上阕的巧妙与关键所在:人路的尽头是天路的开始,当人面对苦难内心的纠结无法化解时,目光回转,由关注地上的自我而转向超越自我的青天,然后再以属天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属地的问题,思绪则会别有洞天,奇妙地摆脱内心的苦楚,认识发生改变。
下阕中的“解答”共有47个字“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在此回答揭示了对“悲欢离合”的认识由“恨”转“愿”的过程与关键。目光由“天”再回转到“地”,重新以永恒和无限的视角来看月光照射下的地上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时发现了自己之前怨天尤人“何事长向别时圆”的误区所在,顿悟到被自己以往所忽视的那股巨大力量的存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而使内心的苦闷得到化解,由此完成了内心世界由怀恨向祝愿的转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阕里描写“天”的词语有“照”“圆”“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婵娟”等,描写“地”的词语有“朱阁”“低绮户”等,描写人的词语有“转”“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等。如果说词的上阕是一幅人在郁闷怀恨之时举杯向天发问的愁苦画卷,下阕则是一幅人在得到答案后内心释然的喜乐画卷。当作者的视角从“天”的“宫阙”和“琼楼玉宇”回转向“地”的“朱阁”和“低绮户”后,以宏阔的视角来观察“人间”的“悲欢离合”的问题时,发现了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的自然规律:如同月的“阴、缺”与“晴、圆”一样,人间伤心难过的“悲、离”与开心快乐的“欢、合”两种状态也是交替出现的,而不是单一持续某种状态。“青天”的公平与能力,使作者有了信心和盼望:相信此次的离别是暂时的而不是永远的,和弟弟终会有相见之日。这种信心不是基于对人的权势或朝政的倚靠,而是基于对“青天”的至高权柄及其永不改变的属性之信赖。看问题的视角由低处的“地”和地上的“人”转向更高的“天”,举手向天寻求帮助和解决地上问题的答案,以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地上的一切时,以“不变”来应“万变”使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被动转向主动、由消极转向积极、由失望转向盼望、由“恨”的“何事长向别时圆”转向“愿”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广阔的视角是打开乐观主义智慧之门的钥匙,其过程在于先后两次“回转”:先是由地向天的回转寻求,后是由天向地的回转醒悟。当人的主观内心世界在地上找不到答案时则转向更高的主权,而一旦以属天的永恒与无限的视角再来回看之前的苦难时,则会使纠结烟消云散。如此看来,“天、地、人”三维画面所暗含的是“主权、客观、主观”三者的关系,而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则是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是发现并明白创造规律后的智慧与喜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