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书法“流水线”生产!难道作品创作走进工业时代?

文/王呈祥

其实,近两年来任法融道长在书法上名声很大,全国慕名而来求字的人络绎不绝,导致其书法作品供不应求。之前,我们曾对书法“流水线创作”的前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进行过一期评论性的报道,在网络上反响很大,很多网友对这种书法创作方式表示不解。因此,我们今天就来谈谈「书法“流水线创作”合理吗?书法创作是否等于书法生产?」

到底什么是书法“流水线创作”?

“流水线”这个词,对于在工厂打过工的朋友来说应该不陌生。如同汽车、手机生产,原材料从A门进入,经过流水线后,最终从B门出来的就是成品汽车、手机,流水线是目前生产业高效生产必不可少的方式。

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的产生,需要作者按照内容、落款、盖章的顺序操作完成。但是这种方式方法无法满足市场“量”的需求,也就是说“太慢”,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任道长的“流水线书法创作”和工厂生产很相似,内容、落款、盖章同时进行,甚至先把印章盖好,然后再书写内容。有人会质疑,同时进行难道作者有三头六臂不成?并不是这样,就是找几个助手,在作者写的同时把印章盖好。这种方式大大地增加了产量。把书法艺术创作变成了工业生产。

书法“流水线创作”合理吗?

我觉得书法创作不能流水线。流水线生产是有标准的东西,只需要按照标准完成即可,产品所展现的“美”也是有局限,也可以说是在一定范围内。而书法没有被完全标准化,所展现的“美”是不受局限的,这种美需要作者用手中的毛笔、宣纸、墨汁、印章合为一体去展现,前提书法技法必须要过关。曾经有位书法家说:“作品创作是意料之中,但是,最终“美”的效果是意料之外的。”

我们就拿苏轼的《寒食帖》来说,帖中内容说“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这是他因“乌台诗案”牵连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可见当时是多么的心灰意冷,多么的万般无奈。这种情况下,我想苏轼也没有心情谈个性、技法(先藏锋,调整中锋、悬针竖、左低右高...)。但是,写出来的《寒食帖》却成了千古名帖,这是为啥?因为书法技法早已在他手上游刃有余了,技法如同“饿了要吃饭”一样的习惯掌握在心中,是自然的,不是刻意的,这就是高手。所以,《寒食帖》成为千古名帖在情理之中。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无意于佳乃佳”嘛!

书法创作是否等于工业生产?

用劳动者的角度来说,书法创作就是书法生产。书法创作需要耗费体力,脑力。同时书法创作又不单纯的是书法生产。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作者的精神产物,每件作品都有作者的个性展示,同时还要解决书法的技法问题,如同王羲之《兰亭序》、苏轼《黄州寒食帖》等等。

只有个性而没有技法的书法是“乱为”,如同前几日的“射墨书法”。只有技法而没有个性书法是“书奴”,如同元代的赵孟頫就是完美继承“二王”(这里并不是说赵孟頫不好,他是公认的大书法家)。但是,我认为后者比前者要重要。而当代缺少的恰恰是后者,多半都是个性远胜技法。我认为当今缺少的不是个性,缺少的是“技法”。

综上所述,我认为书法创作不能流水线,流水线是工业生产。如果书法使用流水线,“美”的本质会严重缺失。书法创作不是单纯的书法生产,和工业生产完全是两码事。如果书法是工业产品,“美”的展现将大打折扣。

此观点,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