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鉴赏:清代“诗书画三绝”华喦的《人物图》
华喦(1682-1756),原名德嵩,字秋岳、空尘,福建长汀(今福建省上杭县)人,寓居扬州、杭州。他工诗善书,在雍正、乾隆时期有“诗书画三绝”之誉,山水、花鸟、人物皆精,著有《离垢集》《解弢馆诗集》。
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的华喦《人物图》(见上图)为绢本设色,纵263厘米、横164厘米,为人物山水中堂画。扬州地区有俗语:“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中堂画一般悬挂于居室的正厅(中堂)能展示主人的高雅情怀和文化素养。一般来说,中堂画多为全景山水,只配以比例较小的点景人物,内容多为世外桃源或可游可居的林泉之景。而此幅《人物图》则为文士题材人物画,绘主仆二人立于树下的场面。主人手持如意,头戴展角幞头,足蹬皂履,身着长袍,体格硕壮,秀目美须,神态静穆雅逸。侍童手托画卷眼睛紧盯着主人。画面中人物刻画精细严谨童子的形象和神态为作品增加了一些生活趣味,增添了真实感,体现出画家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华喦绘制的人物吸收了陈洪绶的夸张手法而不变形所表现出的线条类似马和之的“兰叶描”,人物衣纹疏朗、宽松,不失形似而更重神似既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又富有雅致的意境。人物身后还穿插了树木、山石等自然之景。在山石与人物关系的处理上,画家强调了山石对人物的衬托作用,并突出了“静”和“雅”的氛围。整幅画色彩淡雅,只在人物衣领、袖口等处分层渲染。树、石以墨写出,以赭墨相加,线条简略。除老树、山石外,画家不设其他背景,很好地营造出了静谧的画面氛围。
清代文士题材人物画的构图有单人像、一主一仆像、多人群像、衬景人物像和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华喦在《人物图》中着重表现出主体人物的样貌、神情、体态、动作等,使观者可以了解到其身份、性格、气质等潜在信息。有主角就要有配角。文士画中主人公固然是中人物,但有时也要配以小童作为陪衬。童仆的形象不仅能暗示主人的地位、喜好还能从主、仆二人的关系和所形成的氛围中感受到主人的性格、气质、心态等。同时,与人物一起出现在画面中的生活用品、山石树木等都是文士题材人物画中常见的辅助物象。在此作中,这些物象并不是随意出现的而是画家精心设计、排的。画面中的物品是现实生活中士大夫阶层所经常使用的,符合他们的身份地位,如主人手持的如意童子手捧的画卷都能说明画面主人公的追求和爱好。
从《扬州八怪全集》中《华喦》册所收录的105幅山水画来看,华喦带有人物的山水画超过了其作品总数的一半。这些作品或以人物为主配以山林泉松,或是在林泉中有逸士居游。画家继承了宋代山水画中严谨刻画点景人物的传统,同时将人物放大成画面的主角,安排在画面中最重要的位置,并通过精心的环境描绘和人物外形塑造来刻画其内心世界。他有计划地设计情节,使画面情景交融,并最终塑造出别有韵味的人物形象。在他的画中,人物神态悠闲,画中的山水并无匠气,具有抒情明志的作用,表现出画家对恬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从中可以看出,绘制山水人物图像是华喦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他性爱山水,追求和向往回归山野的生活。解去天弢、离垢空尘或许就是华喦内心所渴望的理想化生活状态,也是其终生追寻的艺术目标。
——摘自《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