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水旱灾害防御的“耳目尖兵”

  水文监测预报预警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耳目尖兵”,在历年的防汛抗旱、水工程运行、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建设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水文监测预警系统、中小河流治理非工程措施水文监测系统等,大大强化了防汛抗旱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及时性、可靠性,提高了洪水预报预警的准确性、时效性,提升了水旱灾害防御的科学性、主动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水文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为国家防汛抗旱减灾指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是夯实水情测报,练就防洪“火眼金睛”。依托国家水文站网建设,广泛采用地面自动测报、空天遥感、卫星传输、无线宽带网等测报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水情信息感知网。据统计,2020年全国雨水情报汛站点达11.3万处,报汛总量为15.6亿条,分别是1998年的40倍、200倍;自动测报实现分钟级,信息从测站传输至水利部的时间由1998年的2小时缩短至15分钟。

  二是提高预报精度,下好防汛“先手棋”。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预报专班、联合会商、滚动订正”工作机制,利用“预报、预测、展望”渐进式预报模式,组织开展全国1700余个重要水文断面洪水预报日常化业务。据统计,2020年,全国水文部门共制作发布1620条河流、2424个断面、48.2万站次水文作业预报,南方主要江河洪水预报准确率达90%,北方接近70%。其中,提前5天准确预测长江5次编号洪水,提前2天预报长江第5号洪水洪峰流量达75000立方米每秒,为科学调度骨干水利工程,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赢得宝贵时间。

  三是完善“水利一张图”,打好抗洪“主动仗”。全面融合雨情、水情、工情等相关业务系统的监测、视频、预报、调度以及管理等多源信息,充分发挥“水利一张图”汇集98处蓄滞洪区、5万多条河流、9.8万座水库、9万多座水闸、11.3万处雨水情报汛站等水利对象优势,集成防护对象、地形地貌、经济社会等背景信息,为洪水灾害防御提供决策服务。2020年大洪水期间,组织开展鄱阳湖、洞庭湖、巢湖、蒙洼等地区的遥感监测52次,结合“水利一张图”信息,动态分析洪水淹没面积、水深、蓄滞水量,为长江、淮河等流域行蓄洪区启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拓宽社会服务,守护人民“生命线”。建立健全中央、流域、省、地市、县五级水情预警发布体系,全国已有31个省级水文部门出台水情预警发布工作管理办法,利用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介手段,依托“三大运营商”及时向社会推送预警信息,解决预警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据统计,2020年,水利系统利用雷达强回波暴雨预警1677个地市,发布洪水预警1947次,通过“三大运营商”向山洪影响区域的人员精准推送预警短信4.45亿条,启动预警广播39.2万次,山洪灾害死亡人数降至近20年平均值的近五分之一。

  洪涝灾害频发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我们将长期面临洪涝灾害威胁。“十四五”时期,各级水文部门将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依据国家水网建设需求,结合智慧水利发展契机,从雨水情自动测报、洪水预测预报预警、水利信息化等方面,健全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体系,广泛运用智能感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实现全要素、网格化、自动化监测感知、水利设施互联互通,系统智能化应用,全面提升洪水防御技术支撑能力,为国家水安全和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具体而言,要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水利感知网。利用遥感、视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数据汇集与服务平台,实现雨水情信息全要素、全量程、全流程感知,提升感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支撑智能应用的水利“大脑”。完善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数据+算法+算力”云服务,提高水利大数据实时处理分析能力,应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洪水预测预报、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风险损失评估、应急响应处置、防洪科学决策的算法能力。完善互联高速可靠的水利信息网。构建水利系统互联互通网络大平台,升级改造核心设备,优化网络结构、增强资源动态调配能力,全面建成智能水利信息网。

  (作者:王容,系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