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知识ABC|第四期 戎马书生
1898年5月,鲁迅来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江南水师学堂创建于1890年,是洋务运动中兴办最早的学堂之一。学堂采用军队衙门式管理,校内等级森严。其课程设置体现了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一周中,一天读《左传》,一天做古文,其余四天的课主要是英文。(《朝花夕拾·琐记》)
当时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学堂号称“水师”,却与水无缘。原先校内有一个游泳池,因为曾淹死过两个学生,便填平了,还在上面造了一所小小的关帝庙。附近设专门焚烧字纸的砖炉一座,上书“敬惜字纸”四字。而且为驱邪避秽,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总要请一些和尚诵经念咒。对此,鲁迅十分反感,形容为“乌烟瘴气”。
梦寐以求的新学堂竟是这般的么?鲁迅感到了深深的失望,他后来回忆说:“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了矿路学堂去学开矿,……”(《鲁迅自传》1930年)
1898年10月,鲁迅改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
矿路学堂附属于江南陆师学堂,是1895年由两江总督刘坤一创办的。第二年来了个新总办叫俞明震,此人倾向维新,喜读《时务报》,考试出题也与别的教员不同。有一次出作文题“华盛顿论”,一些闭塞的教员感到莫名其妙,反而惴惴然地去问学生:“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朝花夕拾·琐记》)
俞明震,《鲁迅日记》中尊他为“恪士先生”
矿路学堂的教学虽仍不如人意,但毕竟在鲁迅面前敞开了一扇知识的窗口,知道了世界上除了经史子集外,还有许多别的学问。新鲜的科学知识,让自小接受旧式私塾教育的鲁迅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随着西学东渐,维新变法的呼声日盛。那时看“新”书的风气在知识界很流行,鲁迅正是在这时接触到了对他后来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天演论》。他后来回忆当时初看该书的心情时说:“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凯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朝花夕拾·琐记》)
《天演论》作者赫胥黎,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
此外,《时务报》、《译学汇编》等凡能找到的新书,鲁迅也一一涉猎,尤其对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兴趣浓厚。这对于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有很大的影响。
那一阵,鲁迅喜爱骑马。南京明故宫一带,人们经常看到他和几个身着军校操衣的年轻人,策马狂奔。为此,鲁迅专门刻了一方印章,叫“戎马书生”。
“戎马书生”印章,表达自己立志报国的远大志向
经过新知识、新思想熏陶的鲁迅,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洋务教育不能再使他满足。1902年初,鲁迅以一等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从矿务铁路学堂毕业,“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朝花夕拾·琐记》)
矿路学堂遗址
同年,鲁迅获官费留学资格,被清两江总督批准赴日本留学,并授予五品顶戴。
回故乡向母亲辞行后,1902年3月4日,鲁迅登上了“大贞丸”,东渡扶桑。
上海鲁迅纪念馆
地址:虹口区甜爱路200号
电话:021-65402288
参观时间:全年开放 9:00—17:00(16:00停止入馆)
交通路线:地铁3号线、8号线虹口足球场站;
公交18、21、47、70、79、167、52、139、991等
上海鲁迅故居
地址: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
电话:021-56662608
参观时间:9:00—16:00(周一不开放,国定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