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专栏】屈建修:平常

【内容提要】平常,相同的路闭眼走着,不同的路睁眼走着。闭眼在于回味,睁眼在于期盼。期盼的东西很多,而回味的东西仿佛少之又少,这是常人常态。

平常

屈建修

平常,相同的路闭眼走着,不同的路睁眼走着。闭眼在于回味,睁眼在于期盼。期盼的东西很多,而回味的东西仿佛少之又少,这是常人常态。

五十多岁的我,早起也被年龄逼成了习惯。早餐简单,一个馒头一根葱而已,而妻子很少吃早餐,非大家但也是闺秀的她,有时只喝一杯奶。一天从晨练开始,散步结束,而我从抽烟开始,抽烟结束。不修边幅的我鞋总是拖在脚上,妻子在三的叮嘱,也是因脚气的原因一直没有改过成良好的习惯。有时站在窗前,看着妻子舞剑的英姿,而我始终笨的学不来。

从家到上班路很近,重复着从地上到地下的简单过程。闭门的空间属于私有,因为科室学生的优秀而我现在很少去直接插手科室的日常事务,加之年龄的原因,延续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写写字、看看书的习惯。思索着来去的过往。热爱生活但不刻意修饰生活便是自然。自然就好,自然的纯粹、自然的舒心,岂不美哉。幸福的指数在自然不在造作。年龄只是一个计数,并不代表什么。你也可以年老的幼稚、年轻的沉稳。你是看客,别人也是,不会左右什么。淡淡的积累是自己的,别人可以为你打上很多标签,但去掉,你依旧是你。活出快乐,活出自在就行。地上的景色不以心情变,而以时光变。岁月的倾诉最终也是平凡的活着。思绪在这里飞出去是很难的,它依旧落在泛黄的之乎者也上。

近来闲暇之余看《黄帝内经》,偶然觉得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医书,古人其所以把它称之为“经”同《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看来都归于了哲学范畴。古代哲学的概念和范畴总体不外乎“气、阴阳、五行”,《内经》的理论体系正是建立在此之上。“气”是古代劳动人民认知自然本源的哲学核心,以致“万物皆有气”的思想影响着各个方面。《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表述的哲学思想是那样朴素和容易理解。“阴阳”也是哲学概念,与“气”概念的结合使其进一步发展并有了可操作性。《阴阳离合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地与人被“阴阳”和谐的统一着,又相互影响着。《脉要精微论》曰“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便是佐证。整体结构的五行运转,保持着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天地合气则生命始,阴阳平衡体可安。生命源于精,依赖气,表现在神。本神固守强调的是恬淡虚无。《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灵枢决气》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灵枢本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哀悲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而不收。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胭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朴素的唯物辩证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人生哲理在于顺自然活着,而不是物欲自私的索求。这个哲理《内经》诠释的简单明了。

闲暇之余回老家和发小聚聚,喝喝茶,谈天说地,有时也打打麻将。不求输赢,只求平常的过往和妻子的唠叨。依旧这样平淡着,周而复始的循环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