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习惯的未必是正确的|2018013
工作中有时候会有这样的体会:犯了一个错误,事后也进行分析和总结了,但类似的错误还是经常会犯。特别是在紧张或有压力的情景中,对问题的认知又回到了习惯的轨道。
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习惯很容易把我们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框架里而不自知,然后只要出现类似的场景,潜意识就一直按着自己的习惯去处理类似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叫“心智黑洞”,我们时刻在强化自己熟悉的东西,思维模式也是如此,如果一开始我们的认识就错了或有偏差,那我们会在一个错误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就像免疫系统让我们适应了环境,但当环境再度发生变化时,免疫系统反过来会排斥身体内部或外部的新物质。
而我们对于自己知识体系中的缺口一般是很难自我主动感知的,如果对某个知识点的无知犯了错误,一般自己也很难反省出来。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东西,很大的可能性是你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
来看几个例子。
「这个结果好吗?」与「这是一个好的决定吗?」
以我们喜闻乐见的打牌为例,如果你是新手,可能高估了下一张牌你赢的可能性而增加赌资,幸运之神让你赢了,但赢牌不能反推你愚蠢地增加赌资是个明智之举;
相反,一个牌场老手也许能正确地预见赢牌的可能性很大,同样下了大注,结果运气不佳,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下注之举是不明智的。
「这种做法正确吗?」与「这种做法合理吗?」
销售A不太遵守公司各种制度但凭运气拿到一个大单而成为月度销售冠军;
销售B兢兢业业,超额完成日常的客户拜访、新客户拓展、CRM记录,但业绩一般。
在你看来,是否应该重点奖励A而批评B?判断是否正确也许只需要一个结果,但判断是否合理则需要更多的思考。
「精益思想」与「产品质量」
每一本写精益相关的书都说,做产品需要快速试错、小步快跑、先有最小化可行产品。
但有时候我们理解错了“精益”的内核, “精益”的初始应该是设计,也就是说在试错的方案上也需要精益,而不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前提。
是不是把设计方案想得足够清楚了?逻辑链条是不是通了?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否能提前预知到?之前类似的问题,有没有充分复盘?
「木桶原理」与「发挥优势」
以自己打羽毛球举例:打球遇到一个高手,发球前后场结合得非常好,我既想接好后场又想保护好前场,但很容易被对方洞悉,导致我前后场都比较被动。
后来我想明白了,我的习惯是优先照顾后场球,所以临时改变自己的接球技巧就显得很生硬,倒不如自然一点保持自己的习惯,如果对方的前场球每一个都发得特别好那也没办法。这样的策略在后面接前场球处理时反而比开始好一些了。
就像小时候在雪地里踩着已有的脚印前行,因为太过小心反而容易摔倒。
上面的四个案例,想说明的是:我们更容易沿袭以往习得的经验,并通过类比来进行外推。
作为常人,我们并不擅长发现我们已经忽略的东西。例如,我们根本不会因为无法用肉眼看到X射线而不安,或是用人耳听超声波。所以,我们习惯的思考方式、曾经的经验、习以为常的做法、随时而来的第一系统,这些很多时候并不是正确的选择。
那如何避免因这些原因带来的困惑呢?我想到的几个方法主要有:
1、多看书,进行思维方面的主题阅读以更加了解自我。
2、记录自己犯的每一个错误,并定期对错误进行分类,比如发现决策方面导致的错误多,那就需要有针对性训练;如果发现是执行方面错误频出,那就需要去查找方法类的资料并实践。
3、将自己的所看、所实践的内容进行记录,这一方面是验证自己的改进是否有效;另外一方面能形成有效的输出方便长期跟进效果。记录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清单表格,把疑问、对应的解决方案、执行情况、最终效果等长期进行跟踪。
4、和领导沟通或者和高手沟通并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面临类似事情时的做法并记录实际效果,下次自己遇到同类事情时参照执行。
5、实践,反复实践。不管是看书、查资料、跟别人学来的内容,如果不进行实践就仍然是理论,所以需要将输入进行转化,并设置评价指标,一个理论或方法有没有效,主要还是需要看投入使用后对结果产生了多大的正面影响。
觉得脑子里有若干的问题,产品的实践,日常管理的思考,孩子的教育,日常生活的体验,读书感悟……
很多的想法,如果不记录下来,过个几天就完全忘记了。
立一个flag:以后每周写两篇文章,坚持一年的时间。每次写一个点,不在于写得好与不好,真实记录当前的所思所想即可。
2018年第25周(2018.6.18-2018.6.24)记录之三:习惯的不一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