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论

元气论

并序:混沌之先,太无空焉;混沌之始,太和寄焉。寂兮寥兮,无适无莫。三一合元,六一合气,都无形象,窈窈冥冥,是为太易,元气未形;渐谓太初,元气始萌;次谓太始,形气始端;又谓太素,形气有质;复谓太极,质变有气;气未分形,结胚象卵,气圆形备,谓之太一。元气先清,升上为天,元气后浊,降下为地,太无虚空之道已生焉。道既无生,自然之本,不可名宣,乃知自然者,道之父母,气之根本也。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气本一。一者,真正至元,纯阳一气,与太无合体,与大道同心,与自然同性,则可以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清浊一体,混沌之未质,故莫可纪其穷极。洎乎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 。以天之生,称曰苍生;以其首黑,谓之黔首,亦曰黔黎。其下品者,名为苍头。今人自名称黑头虫也,或为裸虫,盖盘古之后,三皇之前,皆躶形焉。三王之代,然乃裁革结莎,巢橹营窟,多食草木之实,啖鸟兽之肉,饮血茹毛,蠢然无闷。既兴燔黍擗豚,坯饮窊樽,蒉桴土鼓,火化之利,丝麻之益,范金合土,大壮宫室,重门击柝,户牖庖厨,以砲以烹,以煮以炙,养生送死,以事鬼神。自太无太古,至于是世,不可备纪。爰从伏羲,迄于今日,凡四千馀载,其中生死变化,才成人伦,为君为臣,为父为子,兴亡损益,进退成败,前儒志之,后儒承之,结结纷纷,不可一时殚论也。且天地溟涬之后,人起出盘古遗体,散为天经地纬,天文地理,五罗二曜,黄赤交道,五岳百川,白黑昼夜,产生万物,亭育万汇,其为羽毛麟介,各三百六十之数,凡一千八百类。人为 虫之长,预其一焉。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澡叨预一 ,忝窃三才,渔猎百家,披寻万古,备论元气,尽述本根,委质自然,归心大道,求诸精义,纂集玄谭,记诸真经,永传来哲。达士遇者,慎勿轻生,以日以时,勤炼勤行,鹤栖华发,无至噬脐。同好受之,常为宝耳。

论曰:元气无号,化生有名;元气同包,化生异类。同包无象,乃一气而称元;异居有形,立万名而认表。故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为表,妙为里。里乃基也,表乃始也。始可名父,妙可名母,此则道也,名可名也,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道,异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週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乃自然所生。既有大道,道生阴阳,阴阳生天地,天地生父母,父母生我身。
夫情性形命,禀自元气。性则同包,命则异类。性不可离于元气,命随类而化生。是知道、德、仁、义、礼,此五者不可斯须暂离,可离者非道、德、仁、义、礼也。道则信也,故尊于中宫,曰黄帝之道;德则智也,故尊于北方,曰黑帝之德;仁则人也,故尊于东方,曰青帝之仁;义则时也,故尊于西方,曰白帝之义;礼则法也,故尊于南方,曰赤帝之礼。然三皇称曰大道,五帝称曰常道,此两者同出异名。
元气本一,化生有万。万须得一,乃遂生成。万若失一,立归死地,故一不可失也。一谓太一,太一分而为天地,天地谓二仪,二仪分而立三才,三才谓人也,故曰才成人备。人分四时,四时分五行,五行分六律,六律分七政,七政分八风,八风分九气。从一至九,阳之数也;从二至八,阴之数也。九九八十一,阳九太终之极数;八八六十四,阴六太终之极数也。
一含五气,是为同包;一化万物,是谓异类也。既分而为三为万,然不可暂离一气。五气者,随命成性,逐物意移,染风习俗,所以变化无穷,不唯万数,故曰游魂为变。只如武都耆男化为女,江氏祖母化为鼋,黑胎氏猪而变人,蒯武安人而变虎,斯游魂之验也。
夫一含五气,软气为水,水数一也;温气为火,火数二也;柔气为木,木数三也;刚气为金,金数四也;风气为土,土数五也。五气未形,三才未分,二仪未立,谓之混沌,亦谓混元,亦谓元塊如卵。五气混一,一既分元,列为五气,气出有象,故曰气象。
张衡《灵宪浑天仪》云:夫覆载之根,莫先于元气;灵曜之本,分气成元象。昔者先王步天路,用定灵轨,寻诸本元,先准之于浑体,是为正仪,是为立度,而后皇极有所建也,旋运有所稽也。是为经天纬地之根本也。
圣人本无心,因兹以生心。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心目,天地万机、成败兴亡、得失去留,莫不由于心目也。死者阴也,生者阳也,阴阳之中,生道之术,而不知修行之路,常游生死之迳,故墨翟悲丝、杨硃泣岐,盖以此也。夫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涬,盖乃道之根。既建方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一气同色,混沌不分,故曰有物混成。然虽成其气,未可得而形也。其迟速之数,未可得而化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谓庞鸿,盖乃道之干也。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阴阳构精,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也,象乎道干,以有物成体,以圆规覆育,以动而始生;地体于阴也,象乎道根,以无名成质,以方矩载诞,以静而终死,所谓天成地平矣。既动以行施,静以含化,郁气构精,时育庶类,斯谓天元,盖乃道之实也。
夫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九位,地有九域,天有三辰,地有山川,有象可效,有形可度,情性万殊,旁通感著,自然相生,莫之能纪。纪纲经纬,今略言之。四方八极,地之维也,径二亿三万二千五百一十七里,南北则知减千里,东西则广增千里。自地至天半于人极,地中深亦如之半之极,径围之数一半是也。计天地相去一亿一万二百五十八里半也,通四度之,乃是混元之大数也。天道左行,有反于物,则天人气左盈右缩,天以阳而回转,地以阴而停轮,是以天致其动,禀气舒光,地致其静,永施候明。天以顺动,不失其光,则四序顺节,寒暑不忒;地以顺静,不失其体,则万物荣华,生死有礼。故品物成形,天地用顺。夫至大莫若天,至厚莫若地,至多莫若水,至空莫若土,至华莫若木,至实莫若金,至无莫若火,至明莫若于日月,至昏莫若于暗虚日月至明,遇暗虚犹薄蚀昏黑,岂况于人乎哉。夫地有山岳川谷、井泉江河、洞湖池沼、陂泽沟壑,以宣吐其气也;天有列宿星辰三百四十八座,亦天之精气所结成,凝莹以为星也。星者,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斯谓悬象矣或云玄象,亦可两存。夫日月径週七百里三十六分之一,其中地广二百里三十二分之一。日者,阳精之宗,积精成象,象成为禽,金鸡、火鸟也,皆曰三足,表阳之类,其数奇;月者,阴精之宗,积精而成象,象成为兽,玉免、蟾蜍也,皆四足,表阴之类,其数偶。是故奇偶之数,阴阳之气,不失光明,实由元气之所生也。
夫人之受天地元气,始因父精母血,阴阳会合,上下和顺,分神减气,忘身遗体,然后我性随降,我命记生,绵绵十月之中人皆十月处于胞胎,解在卷末也,蠢蠢三时之内人虽十月胞胎,其实受孕三十八腊。一腊谓一七。日一变,凡三十八变,然后解胎求生。求生之时,四日之中,善慧聪明者,如在王室,受诸快乐,释然而生,如从天降下,子母平善,无诸痛苦,亲属欢喜,邻里相庆;凶恶悖戾者,如在狴牢,受诸苦毒,二命各争,痛苦难忍,亲族忧惶,邻里惊惧。凡在世人受孕日数,数则一定,善恶两分,为人子者,安可悖乱五逆哉!今生子满三十日,即相庆贺,谓之满月,皆以此而习为俗矣。气足形圆,百神俱备,如二仪分三才,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时,既而产生,为赤子焉。夫至人含怀道德,冲泊情性,抱一守虚,澹寂无事,体合虚空,意栖胎息,故曰合德之厚,比于赤子。赤子之心,与至人同心,内为道德之所保,外为神明之所护,比若慈母之于赤子也。夫赤子以全和为心,圣人以全德为心,外无分别之意,内无害物之心。赤子以全和,故能拳手执握,自能牢固,所谓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歊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执牢实者,其由元气充壮,致骨弱筋柔。未知阴阳配合,而含气之源动作者,由精气纯粹之所然也。阴为雌牝,阳为雄牡,歊谓气命之源。气命之源,则元气之根本也。言赤子心无情欲,意无辨认,虽有歊作,且不被外欲牵挽,终无畎浍尾闾之虞,其气真精,往还溯流,自然自在,任运任真而已,故曰精之至也。终日号啼,而声不嘶嗄者,亦纯和之至也,故曰和之至也。嗄者,声物之破也。赤子以元气内充,真精存固,全和之至,乃不破散也。
《上清洞真品》云:人之生也,禀天地之元气,为神为形;受元一之气,为液为精。天气减耗,神将散也;地气减耗,形将病也;元气减耗,命将竭也。故帝一回风之道,溯流百脉,上补泥丸,下壮元气。脑实则神全,神全则气全,气全则形全,形全则百关调于内,八邪消于外。元气实则髓凝为骨,肠化为筋,其由纯粹真精,元神元气,不离身形,故能长生矣。知
秦少齐《议黄帝难经》云:男子生于寅,寅为木,阳也;女子生于申,申为金,阴也。元气起于子,乃人命之所生于此也。男从子左行三十,女从子右行二十,俱至于已,为夫妻怀妊,受胎气于此也。男从巳左行十至寅,女从巳右行十至申,俱为十月受气,气足形圆,寅申乃男女所生于此也。从寅左行三十至未,未谓小吉,男行年所至也;从申右行二十至丑,丑谓大吉,女行年所至也。然乃许男婚而女娉矣。如是永久焉,则元气无所复,精气无所散,故致长生也。夫天地元气既起于子之位,属水,水之卦为坎,主北方恒,岳冀州之分野,人之元气亦同于天地,在人之身生于肾也。人之元气,得自然寂静之妙,抱清虚玄妙之体,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是谓众妙之门,乃元气玄妙之路也。故玄妙曰神,神之灵者曰道,道生自然之体,故能长生。生命之根,元气是矣。
夫肾者神之室,神若无室,神乃不安,室若无神,人岂能健!室既固矣,乃神安居。则变凡成圣,神自通灵。神乃爱生而室不能固,致使神不得安居,室屋于是空废,遂投于死地矣。若人自以其妙于运动,勤于修进,令内清外静,绝诸染污,则大壮营室,神魂安居。神之与祇,恒为营卫,身之与神,两相爱护,所谓身得道,神亦得道;身得仙,神亦得仙。身神相须,穷于无穷也。
夫元气者,乃生气之源,则肾间动气是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一名守邪之神,圣人喻引树为证也。此气是人之根本,根本若绝,则脏腑筋脉如枝叶,根朽枝枯,亦以明矣。问:何谓肾间动气?答曰:右肾谓之命门,命门之气,动出其间,间由中也,动由生也,乃元气之系也,精神之舍也。以命门有真精之神,善能固守,守御之至,邪气不得妄入,故名守邪之神矣。若不守邪,邪遂得入,入即人当死也。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以血脉属阴,阴为卫,荣卫常流,所以常生也。亦曰荣卫,荣卫即荣华气脉,如树木芳荣也。荣卫脏腑,爱护神气,得以经营,保于生路。又云: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昼行于身,夜行于藏,一百刻五十週,至平旦大会,两手寸关尺,阴阳相贯常流,如循其环,终始不绝。绝则人死,流即人生,故当运用调理,爱惜保重,使荣卫週流,神气不竭,可与天地同寿矣。
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人亦法之,号为三焦三丹田,以养身形,以生神气。有三位而无正藏,寄在一身,主司三务。上焦法天元,号上丹田也,其分野自胃口之上,心下鬲已上至泥丸,上丹田之位受天元阳炁,治于亶中,亶中穴在胸,主温于皮肤肌肉之间,若雾露之溉焉;中焦法地元,号中丹田也,其分野自心下鬲至脐,中丹田之位受地元阴炁,治于胃管,胃管穴在心下,主腐谷熟水,变化胃中水谷之味,出血以营脏腑身形,如地气之蒸焉;下焦法水元,号下丹田也。其分野自脐中下膀胱囊及漏泉,下丹田之位受水元阳气,治于气海在脐下一寸,府于气街者,气之道路也。三焦都是行气之主,故府于气街,街,乃四通八达之大道也。下焦主运行气血,流通经脉,聚神集精,动静阴阳,如水流就湿湿即源,湿言水行赴下也,浇注以时,云气上腾,降而雨焉。
《仙经》云:我命在我,保精受气,寿无极也。又云: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决在此道,虽能呼吸导引,修福修业,习学万法,得服大药,而不知元气之道者,如树但有繁枝茂叶,而无根荄,岂能久活耶?若以长夜声色之乐,嗜欲之欢,非不厚矣,卒逢夭逝之悲,永捐泉垅之痛,是则为薄亦已甚矣。若以积年终日,勤苦修炼,受延龄之方,依玉经之法,遵火食之禁,知元气之旨,拘魂制魄,留胎止精,此非不薄矣,卒逢长久之寿,永住云霄之境,是则为厚亦已甚矣。故性命之限,诚有极也,嗜欲之情,固无穷也,以有极之性命,逐无穷之嗜欲,亦自毙之甚矣。夫土能浊河,不能浊海,风能拔树,不能拔山,嗜欲之能乱小人,不能动君子,夫何故哉?君子乃处士也,小人乃游子也,须知性分有极,生涯难保,若不示之以枢机,传之以要道,宣之以心随,授之以精华,则片言旷代,一经皓首,不可得闻道矣。夫道者何所谓焉?道即元气也。元气者,命卒也。命卒者,惟中之术也。以存道为法,化精为妙,使气流行,运无阻滞。是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若知玄之又玄,男女同修,夫妇俱仙,斯谓妙道。
《仙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三元二合谓之丹,溯流补脑谓之还,精化为气谓之转。一转一易一益,每转延一纪之寿,九转延一百八岁。西王母云:呼吸太和,保守自然,先荣其气,气为生源。所为易益之道,益者益精也,易者易形也。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离死厄。行此道者,谓常思灵宝。灵者神也,宝者精也。但常爱气惜精,握固闭口,吞气吞液,液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复化为液,液复化为精,精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神,如是七返七还,九转九易,既益精矣,即易形焉。此易非是其死,乃是生易其形,变老为少,变少为童,变童为婴兒,变婴兒为赤子,即为真人矣。至此道成,谓之胎息。修行不倦,神精充溢,元气壮实,脑既已凝,骨亦换矣。知
《仙经》云:阴阳之道,精液为宝,谨而守之,后天而老。又云:子欲长生,当由所生之门,游处得中,进退得所,动静以法,去留以度,可延命而愈疾矣。又云:以金理金,是谓真金;以人理人,是谓真人;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要常养神,勿失生道,长使道与生相保,神与生相守,则形神俱久矣。王母云:夫人理气,如龙理水。气归自然,神归虚无,精归泥丸。水出高源,上入天河,下入黄泉,横流百川,终归四海。气之与水,循环天地,流注人身,轮转无穷,运行无极,人能治之,与天地齐其经,日月同其明矣。
《古诜记》云:人之元气,乃神魂之餚馔,故曰子丹进餚馔正黄。是以神服元气,形食五味,气清即神爽,气浊即神病。故常谓匀修炼气,常令气清,所谓炼神炼魂,却鬼制魄,使形神俱安。夫魂降于天谓之神,魄本于地谓之鬼,鬼即属阴,神即属阳,所以炼魂神,服元气,千万不死,身得升天;食五味,祝淫鬼,千万皆死,形没于地。夫魂飞于天,魄沉于泉,水火分解,各归本元,生则同体,死则相悬,飞沉各异,禀之自然。何哉?如一条之木,以火燔之,烟即飞上,灰即下沉,亦是自然而然也。
《九皇上经》曰:始青之下月与日,两半同升合成一,出彼玉池入金室,大如弹丸黄如橘,中有佳味甜如蜜,子能得之慎勿失。注云:交梨火枣,生在人体中,其大如弹丸,其黄如橘,其味甚甜,其甜如蜜,不远不近,在于心室。心室者,神之舍,气之宅,精之主,魂之魄。玉池者,口中舌上所出之液,液与神气一合,谓两半合一也。
《太清诰》云:许远游与王羲之书曰,夫交黎火枣者,是飞腾之药也。君侯能剪除荆棘,去人我,泯是非,则二树生君心中矣,亦能叶茂枝繁,开花结实,君若得食一枝,可以运景万里。此则阴丹矣。但能养精神,调元气,吞津液,液精内固,乃生荣华,喻树根壮叶茂,开花结实,胞孕佳味,异殊常品。心中种种,乃形神也。阴阳乃日月雨泽,善风和露,润沃溉灌也。气运息调,荣枝叶也。性清心悦,开花也。固精留胎,结实也。津液流暢,佳味甜也。古仙誓重,传付于口,今以翰墨宣授,宜付奇人矣。道林云:此道亦谓玉醴金浆法。玉醴金浆,乃是服炼口中津液也。一曰精;二曰泪;三曰唾;四曰涕;五曰汗;六曰溺。人之一身,有此六液,同一元气,而分配五脏六腑、九窍四肢也。知术者,常能岁终不泄,所谓数交而不失出,便作独卧之仙人也。常能终日不唾,恒含而咽之,令人精气常存,津液常留,面目有光。
《老子节解》云:唾者,溢为醴泉聚,流为华池府,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漱而咽之,溉藏润身,通宣百脉,化养万神,支节毛发,坚固长春,此所谓内金浆也,可以养神明,补元气矣。若乃清玉为醴,炼金为浆,化其本体,柔而不刚,色莹冰雪,气夺馨香,饮之一杯,寿与天长,此所谓外金浆也。可以固形体,坚脏腑矣。又常使身不妄出汗,汗是神之信,元调而运动微汗者,适致也,乃勿冲冷风。若极劳形,盗失精汗者,雨脉霂不止,大困神形,固当缓形徐行,劳而不极,坐卧勿及疲倦。行立坐卧,常能消息从容,导引按摩消息,令人起立轻健,意思暢逸。又常伺候大小二事,无使强关抑忍,又勿使失度,或涩或寒或滑多,皆伤气害生,为祸甚速。此所谓知进退存亡,圣人之道也。
夫圣凡所共宝贵者,命也;贤愚所共爱惜者,身也。是故圣人以道德、仁义、谦慈、恭俭、天文、人事、预垂瑞兆以示君子也;礼乐、征伐、法律、刑典、鬼神、卜筮、梦觉、警象以示小人也。夫养生之要,先诫其外,后慎其内,内外寂静,此谓善入无为也。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夫术数者,莫过修神,淘炼真气,使年延疾愈;外禳邪恶,清净心身,使祸害不干。
《道德论》曰:大中之象,莫高乎道德,次莫大乎神明,次莫广乎太和,次莫崇乎天地,次莫著乎阴阳,次莫明乎圣功。夫道德可道不可原,神明可生不可伸,太和可体不可化,天可行不可宣,阴阳可用不可得,圣功可观不可言。是知可道非自然也,可明非素真也。
夫修无为入真道者,先须保道气于体中,息元气于藏内,然后辅之以药物,助之以百行,则能内愈万病,外安万神,内气归元,外邪自却。却灾害于外,神道德于内,内外相济,保守身命,岂不善乎?
《老子》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又云: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又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以身观身,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夫何?故教天子则为事法天,教诸侯则以政理国,教用兵则不敢为主,教利器则不可示人,教处世则和光同尘,教出家则道与俗反,教养性则谷神不死,教体命则善寿不亡,教修身则全神具炁,教修心则虚心守道,教见前则常善救物,教冥报则神不伤人,所谓事少理长,由人备授。其得也者,则骨节坚强,颜色悦泽,老而还少,不衰不朽,长存世间,长生久视,寒温风湿不能伤,鬼神精魅不敢犯,五兵百虫不敢害,忧悲喜怒不为累。常以六经训俗,方士授术,此其真得道要矣。
真人云:圣人知元气起于子,生于肾,胞于巳,胎于午,故存于心,息于火,养于未土,生于申金,沐浴于酉,冠带于戌土,官荣于亥,帝王于子水,衰于土丑,病于木寅,死于震卯,墓于巽辰。墓即葬也,葬者藏也、归者,终也。元气,元始于水,归终于风,藏风于土,是谓归魂巽即风也,辰即土也,水之所流,归于辰也,故云地缺于东南,水流于巽户。《列子》云:海之表有大壑焉,号为尾闾,是大水泄去之所。人之元气,亦有尾闾之壑,故象于水焉。是知土藏其风,风藏其土,土藏其水,水藏其土,土藏其火,火藏其土火所以墓在戌土,水所以墓在辰土也,土藏其木,木藏其土,土藏其金,金藏其土,木所以墓在未土,金所以墓在丑土,土能藏木、金、水、火,而土自亦归于土,故墓亦在辰土,是谓还元返本、归根复命之道。
《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是谓知常道之理,会可道之事,即知明白之路,达坦平之涯。故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是谓公道。盗之公道,盗之天地,万物无不通容。
《阴符经》云: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真人云:知此道者,即识真水真火、真铅真汞、真龙真虎、真牙真车、真金真石、真木真土、真丹真药、真神真气、真物真精、真客真主,既皆认得其真,然乃依师用师,依道用道,依术用术,依法用法,修之炼之,淘之汰之,研之精之,调之习之,仙人所以目八字妙门,一元真法,谓之“虚心实腹,饥气渴津”八字是也。诀云:常能虚寂一心,善亦不贮,岂况一尘秽恶!所谓静心守一,除欲止乱,众垢除,万事毕,恒使腹中饱实,所谓腹中无滓秽,但有真精元气,淘汰修炼不辍,自然开花结实矣。饥即吞气,渴即咽津,不饥不渴即调习,使週流通暢,不滞不隔,蠢蠢陶陶,滔滔乐乐,不知天地大小,不知日月回转,可以八百一十年为一大运耳。
夫修炼法者,言调和神气,使週流不竭绝于肾。肾乃命门,故曰命术也。神气不竭,则身形长生,炼骨化形,游于帝庭,位为真人,以养元气,男女俱存。《经颂》云:道以精为宝,宝持宜密秘,施人则生人,留己则生己,生己永度世,名籍存仙位,人生则陷身,身退功成遂。结婴尚未可,何况空废弃,弃捐不觉多,衰老而命坠。天地有阴阳,元气人所贵,贵之合于道,但当慎无贵。夫能养其元,绵绵服其气,转转还其精,冲融妙其粹。
夫能服元气者,不可与饵一叶一花、一草一木、灵芝金石之精滞,砂砾之滓秽,同日同年而语哉!《老子》云:精者,血脉之川源,守骨之灵神,故重之以为宝;气者,肌肉之云气,固形之真物,故重之以为生。人之一身,法象一国,神为君,精为臣,气为民。民有德,可为尊,君有道,可以永久有天下。是以能养气有功,可化为精;养精有德,可化为神;养神有道,可化为一身,永久有其生。
《三一诀》云:修炼元气真神,三一存至者,即精化为神,神化为婴兒,婴兒化为真人,真人化为赤子。赤子乃真一也,一乃帝君也,能统一身,主三万六千神。帝若在身,三万六千神无不在也,故能举其身游帝庭。
《天老十干经》云:食气之道,气为至宝,一岁至肌肤充荣,二岁至机关和良,三岁至骨节坚强,四岁至髓脑填塞填塞,满塞也。天有四时,气应四岁,食气守一,功备四年,则神与形通。形能通神,如日明焉,不视而见形,不听而闻声,不行而能至,不见而知之,所谓形一神千,得称为仙,形一神万,得称婴兒,形一神万八千,得称真人,形一神三万六千,得称赤子,即真一帝君矣。与日月长生,天地齐龄,道之成矣。
夫元气有一,用则有二,用阳气则能飞行自在,朝太清而游五岳;用阴气即能住世长寿,适太阳而游洞穴。是谓元气一性,阴阳二体,一能生二,二能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若不得元气,分阴阳之用,即万物无由得生化成长。故神无元气即不灵,道无元气即不生,元气无阴阳即不形。形须有气,气须有阴阳,阴阳须有精,精须有神,神须有道,道须有术,术须有法,法须有心,心须有一,一须有真,真须有至,至无至虚,至清至净,至妙至明。至至相续,亲亲相授,授须其人,非道勿与。
人能学道,是谓真学,学诸外事,是谓淫学,亦谓邪道。夫学道谓之内学,内学则身内心之事,名三丹田三元气。一丹三神,一气分六气,阳则终九,阴则终六,阳九百六,天地之极,亦人之极,至此谓之还元返本。夫云极者,元气内藏,尽无出入之息,兼为有窍作出入息处,亦皆并无出入之息,此名得道,谓之至无也。
《真经》曰:修炼元气,至无出入息,是落籍逃丁之士,不为太阴所管,三官不录,万灵潜卫矣。夫称混元者,气也。週天之物,名之混元。混元之气者,本由风也。风力最大,能载持天地三才五行,天地三才五行,不能大其风,风气俱同一体,而能开花拆柳,结实成果,莫不由其四气八风也。
   
夫修心是三一之根,炼气是荣道之树,有心有气,如留树留根。根即心也,存心即存气,存气即存一。一即道也,存道即总存三万六千神,而总息万机。总息万机,即无不为,而无不为,即至丹见矣。服至丹者,与天地齐年。斋
何谓至丹?至丹即丹田真神,真一帝君存身为主,众神存体,元气不散,意绝淫荡,气遵禀其神,禁束其故气,至无出入之息,能胎息者,命无倾矣。谓形留气住,神运自然。
罗公远《三岑歌》云:“树衰培土,阳衰气补,含育元气,慎莫失度。”注云:无情莫若木,木至衰朽,即尘土培之,尚得再荣。又见以嫩枝接续老树,亦得长生,却为芳嫩。用意推理,阳衰气补,固亦宜尔。衰阳以元气补而不失,取其元气津液返于身中,即颜复童矣。何况纯全正气未散,元和纯一,遇之修炼,其功百倍!故学道切忌自己元气流奔也。
真人云:夫修炼常须去鼻孔中毛,宣降五脏六腑谷滓秽浊,洗漱口齿,沐浴身体,诫过分酒,忌非适色。遇饮食先捧献明堂前,心存祭祀三丹田、九一帝真、三万六千神君。恒一其意,专调和神气,本末来去,常令息匀,如此坚守,精气得固,即学节气。节气时先闭口,默察外息从鼻中入,以意预料入息三分,而节其一分令住,入讫,即料出息三分,而节其一分,凡出入各节一分,如此不得断绝。夫节气之妙,要自己意中与鼻相共一则节之,其气乃便自止,惊气之出入,人不节之,其气乃亦自专出入,若解节之,即不敢自专出入,是谓节之由人不由气也。
夫气与神,复以道为主,道由心,心由意,即知意为道主,意亦可谓之神也。大约神使其气,以意为妙,鼻失出口,亦劳闭之,舌柱齿,觉小闷,闷即微微放之,三分留一,却复闭之。如上所说,当节气令耳无闻、目无见、心无思,週而复始调习之。气未调和,常放少许出,意度气和,即如法节之。若意能一日节之,然如常息者,其气即永固,不假放节,但勤用功,即气自永息,不从口鼻出入,一一自然从皮肤毛孔流散,如风云在山泽天地,自然自在。知
《仙经》云:元气调伏,常常服之,不绝不竭,自不从口鼻出。修炼百日已来,耳目自然不闻见也。修炼之人,切不得乱食。凡味即令元气奔突,又不能清净其心。不依教法,唯贪财色,嗜欲妒嫉,恣食辛秽,怀毒抱恶,不敬仙法,但务偷窃,违负背逆为凶者,三官书过,北阴召魂,未死之间,精神亡失,忘前忘后,如醉如痴,醉乱昏迷,横遭殃祸,延于九祖,形谢九泉,此盖失道,负神明矣。
真人曰:夫道者,无义而无恩。子不见《阴符经》云,天之无恩而大恩生,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故天与道,不私于人,乃万物而言恩,人与万物自有感仰之心,归恩于天道,不恃其功,至公至私,与物不怀其曲直,洪纤一体,贵贱同途,弃爱惜于坦然,绝去留于用意,是以顺天时者见生,逆天意者见杀。杀非以私,生非以公,但随人物逆顺,自然而致其生杀也,故曰无义而无恩。夫道可及者,虽仇雠而必化;道不可及者,虽父母而终不可言。盖夙分有无,一一出于天籍,且非一夕一朝而得偶会。生所化者曰死,死所化者曰生,生死之根,反复为常。盖善于生者,不为死之行;不善于生者,为死之行。得死之行为其死,为生之行得其生。故得生者,莫不由于气,气所以能化于生则生;化于死则死。故曰禽之制在气者,唯以气感,不以力为。气感自于虚无,而能制于万有,至于天地日月、星宿云雷,并赖气之所转运,使不失坠落。巍巍乎,荡荡乎,无始终,安其所动,乐其所静,是谓道气自然。若以身之禽制在气者,实由乎心,不能禽制者,亦心也。
夫居于尘世,唯利与名,于中能不谄不偷,无贼无害,于物不伤和气,每怀亭育之心,斯近仁焉。不贪不争,无是无非,斯亦近乎道焉。非内非外,宝而持之,自有阴灵书其福佑,灾害远去,祸横难侵,自感上天下察,益算延龄,大道之元,兹为始也。夫惠及人物曰恩,侵毁人物曰害,行恩则福生,行害则祸至。莫忌对镜求象,从感生疑,罔类之中,狂痴之鬼,乱则难宁六寸,倾动百神,斯须之间,本则亡矣,诚深诫之元气有六寸,内三寸,外三寸。人能保一寸,延三十年寿。若保固六寸,则万神备体,自然永保长生。失一寸,减三十年之寿。
《元气诀》云:天地自倾,我命自然。黄帝求玄珠,使离娄不获,罔象乃获者,玄珠气也,离娄目,罔象心也。元无者,道体虚无自然,乃无为也。无为者,乃心不动也。不动也者,内心不起,外境不入,内外安静,则神定气和,神定气和,则元气自至,元气自至,则五脏通润,五脏通润,则百脉流行,百脉流行,则津液上应,而不思五味饥渴,永绝三田,道成则体满藏实,童颜长春矣。
夫元气修炼,气化为血,血化为髓,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从此延数万岁,名曰仙人。九年是炼气为形,名曰真人。又炼形为气,气炼为神,名曰至人。
《仙经》云:神常爱人,人不爱神。神常爱者,籍身以养灵也。人若造凶作恶,即陷坏身,身既毁败,神乃去人,神去人死,得不惊哉!所谓不知常,妄作凶也。黄帝求道于皇人,皇人问所得者,凡一千二百事,乃谓曰:子所得皆末事也。又曰:子欲长生,三一当明。夫三一者,乃上皇黄箓之首篇也,能知之者,万祸不干。
夫长生之术,莫过乎服元气,胎息内固,灵液金丹之上药,所以禽虫蛰藏,以不食而全,盖是息待其元气也。节气功成,即学咽气,但合口作意,微力如咽食一般。咽液咽气,皆如咽食,存想入肾入命门穴,循脊流上溯入脑宫,又溉脐下至五星。五脏相逢,内外相应,各各有元气管系连带,若论元气流行,无处不到。若一身内外疾病之处,以意存金、木、水、火、土五色,相刻相生,以意注之,无不立愈。又有妙诀,虽云呵、呬、呼、吹、嘘、唏一六之气,不及冷、暖二气以愈百病。夫节气从容稍久,含气候暖而咽之,谓之暖气,可愈虚冷;若才节气,气满便咽,谓之冷气,可愈虚热。临时皆以意度而行。又或有病,但以呵呵十至三十,知其应验,酒毒、食毒俱从呵气并出。若人能专心服元气,更须专念于一,存而祝之,可与日月同明矣。

夫天得一以清,天既泥丸,有双田宫、紫宫,亦曰脑宫。宫有三焉,丹田、洞房、明堂,乃上三一神所居也。其名赤子、帝卿、元先,常存念之,即耳聪目明,鼻通脑实矣。地得一以宁,地即脐中气海,亦有丹田、洞房、明堂三宫,下三一神所居也,其名婴兒、元阳、谷玄,存念之永久,即口不乏津,腹实心寂,不乱不惑,自通神灵矣。神得一以灵,即心主于神,心为帝王,主神气变化,感应从心,非有非无,非空非色,从粗入细,从凡入圣,心为绛宫,亦有丹田、洞房、明堂三宫,三一神所居也,其名真人、子丹、光坚,存念不绝,即帝一不离身心,身心安宁,遇白刃来逼,但当念一,一来救人,必得免难,道不虚言。其三丹田,其神九人,皆身长三寸,并衣硃衣、硃冠帻、硃履,坐金床玉榻,机桉金炉,常依形象存而念之一云男即一神,长九分,女长六分,其两存注之。夫元命者,元气也。有身之命,非气不生,以道固其元,以术固其命,即身形神气永长存矣。我命之神,即三丹田之三一神也。其形影精光气色,凡三万六千神,皆臣于帝一。一分二,谓阳气化为元龙,阴气化为玉女。诀云:气之所在,神随所生,神在气即还,神去气即散。若能存念其神,以守元气,气亦成神,神亦成气。修之至此,气合则为影精光气色,气散则为云雾风雨。出即为乱,入即为真,上结三元,下结万物,静用为我身,动用为我神。形神感应,在乎运用;神气变化,在乎存念。《三元经》云:上元神名曰元,中元神名还丹,下元神名子安,亦须如三一九神,专存念之。凡出入行住坐起,所遇皆然,精意专念,玄之又玄,道之极秘矣。

元气论刍议

摘要: 本文试图从世界本原,世界无限性,产生万物的方式,物质、运动、时空的统一性等四个方面,分析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中国式自然哲学理论——元气论,比较元气论与古希腊的原子论之间的区别,探讨元气论对暗物质或反物质研究的思想启示。
关键词:元气论  原子论
一、元气论是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中国式自然哲学理论
大陆农业文化孕育的古代中国,从“阴阳五行”到“天人合一”,从“究天人之际”到“通古今之变”,从“原天地之美”到“达于万物之理”,无论是哲学家、科学家,还是文人墨客,都在以时间为主导的时空统一的史观文化影响下,由与大自然的和谐、亲近,到探索人与自然的沟通联系,以求最终达到人生的天长地久,社会的长治久安,其自然哲学的世界观基础就是元气论。
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独具的理论思维的特点,中国古人在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上有自己的特色。元气论或气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物质理论。“气”是我国古代哲学家表示宇宙万物本原的概念。早在西周末期,伯阳父就曾用“气”说明自然、社会的变化,最早的使用“气”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到战国时期“气”已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以后元气学说,无论在哲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里,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成为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中国式说明。  
(一)气作为世界的物质本原和构成万物的本体元素
元气论把世界看成是有机的、联系的、动态的和规则的,它辩证性地把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统一于一元化生的基础之上,把气看作万化之根,定盘之针。
古人把自然界的地震星坠、日明月晦、风雨博施、阴阳变化、四时更替和人世间的男女之事、生死轮回、饮食之味、身体结构、生命运动、生存方式、时运兴衰、王朝更替、世道变迁等联系起来,感觉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统一性、相关性和感应性,也就是“气”的存在和作用。
在古人的理解中,“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根天地之气”而生成的,“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管子?七法》)。不但人与自然万物本原于元气,而且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元气是相通的,是可以互相联系、互相感应的。气功学说之所以能够建立,其理论的支撑点就在于此。
元气论认为,气作为世界的物质本原,,既是最大的东西,又是最小的东西。“元气未分,混沌为一”(《论衡?谈天》),“天地未生,混沌一气”(《无能子》),气“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
气是可感知的,它对维持生命的呼吸至关重要,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物质,但又是较之其它物质不易感知的物质,容易给人一种混沌之感。它弥漫于空间,到处流动,没有固定形状,也无色无味。气无所不在的特点,有助于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因为气本身是个可感物,它能从现象上表现物质的存在。“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气稀散时,物质看不见(无形),但它是事物的本质,靠理性能把握住。
气是“阴阳之气”,阴阳是气的两种对立的基本性质,是构成宇宙万物性质的一切对立关系的中国式的、朴素而又形象的概括,诸如:善恶,冷热,柔刚,湿燥,晦明,男女等等(不仅包括自然界的物质属性,也包括社会的,精神的属性)。元气论认为,太虚元气本身就包含了阴阳对立,因此,“天地之化,人物之生,皆具阴阳二气”(《正蒙注?参两篇》)。元气论讲的“五行”也是气,是气运行的基本形态和构成万物的材料,“气化流行,生生不易,是故谓之道。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行亦道之总称”(《孟子字义疏证[》)。可见,道、阴阳、五行都是气,作为世界本原的“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气,同时是终极的本体元素。
在古代自然哲学的意义上,气也是个抽象物,对应于老子的“有无统一”的道。佚名的《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对形与气的关系,也就是器与道的关系,作了理论的说明:“夫形之所恃者,气也;气之所依者,形也。”元气论认为道就是气,并把老子关于道的“至大”与“至小”统一的观点直接用于对气的解释上。所以,气的概念较之金、木、水、火、土更为抽象些。但是,它也是感性的抽象物,是通过表象来体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
(二)气的属性所体现的世界无限性
气作为世界的物质本原,具有无限的性质。气漫无边际,到处流动,正是体现了物质的运动性和无限性。这种无限性既是量的又是质的,同时气的无限性又是和有限性辩证统一的。它一方面是无限的(气充斥和弥漫于整个宇宙中),另一方面又是有限的(气可以变化为有形物)。有限和无限是互相转化的(气聚集成万物,万物又稀散成气)。
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性质,用来论证空间的无限性和时间的无限性是很方便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家用气的演化来论证世界的物质无限性时,也既是从空间上又是从时间上来说明的。中国古代的宣夜说,就是用气来描述无限宇宙的图景的:“天了无质,仰而瞻瞻,高远无极”(《晋书?天文志》)。王充在《论衡》中说:“天去人高远,其气茫茫苍无端末。”柳宗元在《天对》中也说:“无极之极,漭弥非垠”。这些都是说气所构成的宇宙没有边界,无穷无尽。元气论者认为,宇宙在时间上也是无限的,“太虚者气之体”(《正蒙?乾称》)。天地未有之前,是一团混沌之气,然后从混沌中生成天地,化生万物。可见,在论证世界的无限性上,元气论的观点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
(三)气化生万物
气既然是万物的本原,那么由气如何产生万物呢。元气论者提出了气从混沌中化生万物的观点。气化生万物的过程,可以描述为这样一条基本路线:气→阴阳→五行→万物。宇宙开始只是一团混沌的元气,元气运动使阴阳相离而形成天地,这是一个由混沌到区分的过程,天地阴阳交感而化生“五行”,“五行”生成万物。
《太平经合校》中对万物始于元气作了这样的解释:“夫物,始于元气。元气恍惚自然,其凝成天,名为一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其生,长养万物。”这里不但指出自然万物始于元气,而且认为人自身也是秉天地之气而生。  荀子认为,正是阴阳二气的交合,才有人的生命的产生。《荀子?王制》有言:“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而生命的存在,乃是气的存在,气在而命在,气去而命去。以至于现在我们还常讲,人活一口气,人争一口气,不争馒头争口气。人活着要讲气质、气概、气节、气势、浩然正气。  关于阴阳交感化生万物的过程,《阴符经疏》中描述得较为详实:“天者,阴阳之总名也。阳之精轻清,上浮为天;阴之精气重浊,下沉为地,相连而不相离。……故知天地则阴阳之二气,气中有子,名曰五行,五行者天地阴阳之用也,万物从而生焉。万物则五行之子也。”元气论者认为水,木,火,金,土这五种基本的物质元素也是气,强调“阴阳二气”的交感化生作用,即“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叶适还认为,《易经》中作为八卦的八种物质元素也是气,“夫天,地,水,火,雷,风,山,泽,此八物者,一气之所役,阴阳之所分”(《叶适集?进卷?易》)。  在元气论看来,所有一切都是由气而化生,即“万物之始皆气化”(《二程遗书:卷五》)。元气论正是以气的连续性,或者以它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的统一,来说明自然界是一个运动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又立足于气的运动变化,以气的变化无穷的化生形式,来说明自然界的各种差别,以表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四)气所体现的物质、运动、时空的统一性  首先,气是物质和运动的统一。气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本身就是一个运动的物质。气既然是“至大无外”,那么也就从根本上排除了在气之外还有什么运动的原因存在的可能性。气是流动不息的,未定形的物质,形象地体现了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性。  其次,气是物质与空间的统一。元气论者否认有空无一物的虚空存在,“虚空者,气之量。气弥沦天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正蒙注?太和篇》)。这就是说,气无所不在,所谓虚空无非是气的稀散而已。气稀散而成虚空;气聚集而形成有形物体。世界上没有无气的真空(即没有无物质的真空)。按照这种观点,空间是和物质不可分离的,没有无物质的空间,也没有无空间的物质。  再次,气是物质与时间的统一。在元气论者看来,正如物质与空间不可分一样,物质与时间也是不可分的。因为气本身是一个不断演进化生的物质过程,其演化时间的历史,若向上追溯,可直至无穷,如庄子所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也者”(《庄子?齐物》)。  对于元气论者来说,时间的历史是和物质的演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王安石说:“无者,形之上者也。自太初至于太始,由太始至于太极,太始生天地,以名天地之始。有,形之下者也,有天地然后生万物,此名万物之母,母者生之谓也”(《老子注》)。“无”就是混沌无形的原初物质元气,元气由太初状态演进到太始状态时,阴阳分化,生成天地,天地生成之初为太极状态,之后天地化生万物。这就是元气逐渐演化的过程。  可见,元气论看到了物质、运动、时空三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气把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总而言之,在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上,中国古代的元气论富有辩证法思想;但是,由于元气论只是素朴的哲学物质理论,因此带有很多主观的猜测,它所描述的世界整体也是极其模糊的,它和古代其他物质理论一样,不能精确而科学地说明万物的产生和构成。  二、元气论与古希腊原子论的区别及其对现代科学理论的启示  中国古代的元气论与古希腊的原子论都是说明世界本原的理论,也都是人类科学文化萌芽状态中的理论。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它反映了东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渊源和不同的文化风格。  原子论,这是西方文化的空间型宇宙观的产物,是古代希腊人最初的科学思维的萌芽,也是后来西方科学及其哲学的理论基点。  古希腊海岛商业文化产生的自然观,是把世界看作空间的存在,世界上的人与自然万物,没有整体历史性的联系,是彼此分开的、零散的和不规则的。从宏观上讲,大到天际星云、山脉河流,小到花鸟虫鱼及个体的人,都是各自独立的客观性实体存在,存在本身就是意义,就是价值之所在。从微观上讲,存在物由最小的单位、最基本的实体形式所构成,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家称之为“原子”,即本原的粒子或原初的粒子。  原子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物质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单位。物质好比大海,原子就是构成大海的水珠。古希腊的思想家留基伯、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都把原子看作是物质的最小微粒,是构成物质的“始基”、“本原”、“始原”、“原因”。  原子论把世界看成是静态的、分立的和机械的,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前,它一直支撑着西方的科学文化。在当今的世界,它的影响在科学思想领域仍能体现出来。  (一)东西方两种理论的区别  就承认世界是物质性存在而言,东西方文化的这两种理论没有区别,它们的区别来自于对物质基本形态的判断和认识上。  就原子与元气的形状而言,二者的差别就很明显。  原子是有形的物质微粒,是三维的,有重量,有位置,有次序。元气是无形的物质存在。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又说:“太虚者,气之体。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  就二者的性状而言,一个是孤立的单个存在,一个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存在。  原子论认为,在虚空中,原子被分割。原子与原子之间,是不联系的。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虚空或曰空间,间隙所占的面积,要比原子所占的面积大得多。在这空荡中存在的原子,都是孤立的,不连续的。  中国的元气论把气看作是一种不间断的,有机联系的物质状态。在广柔的空间,气无孔不入,无法间断,不存在空隙。管子说,元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流就是说明气的连续性、联系性。气充满宇宙,不留空隙,气生生不息,流行不止,状态各异。  可见,原子论和元气论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原子论是个体性的,元气论则是整体性的。  无论是希腊语中的atouos,还是英语中的atom,都是指不可分割的个体、质点。在中国古汉语中,没有“原子”一词。近代严复译述《穆勒名学》时,才第一次把“atom”介绍到中国来。因为找不到对应的词,严复以意译为“莫破”。原子论则译为“莫破质点律”。  中国的元气论,反映的则是万物及万物本原的整体性。所谓“天地未生,浑沌一气”,说的就是这种元气浑然一体,无边无际,充满宇宙。气的结构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或“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明代科学家方以智把气的性质定义为“充一切虚,贯一切实”,也就是说,不但有形的物质,而且连无形的虚空都是由气充贯其中。  从万物形成的途径和方法上看,原子论与元气论也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原子论对事物构成的解说,起点就在于单个的微粒,单个的点。从几何学上讲,积点(原子)成线,积线成面,积面成体。从文字上讲,由字母(原子)组成单词,由单词组成句子,由句子组成文章。其特点在于由微粒的排列、组合、拼装而形成事物。  元气论对事物生成的解释是感应化生。《周易》强调“阴阳二气感应,万物化生”。连先贤的诞生也是“感神龙而孕”。《淮南子?天文训》对事物的化生有一段详细的解说:“宇宙生气,气有涯根。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淫(气)为精者,为星辰。”  从认识论的内在本质来看,中国古代的元气论和古希腊的原子论体现了东西方古老文化中不同的思维方式。  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开始总是认识它的一些性能,而往往把某些现象的性能,任意地推广到一切现象上去。后来对性能的认识有了一定程度,方才进入到自然界物质结构部分的认识。而进入到对构成部分的认识,就为科学地认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了前提。  古希腊的原子论是对物质表象的超越,是对人类感性认识的超越,因为它从对物质自然属性的质朴认识,上升到对物质构成(形状、体积、重量、位序等)和内部结构的理性分析,从对事物的定性判断发展到定量分析。原子论这种假设的物质结构理论,已经完全摆脱了自然物的感性属性,为科学地(不仅定性而且定量)分析物质世界的层次形式,认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了不仅在当时来说,而且直至十九世纪现代原子论创立之前也是最好的理论模式,它为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论的提出奠定了自然哲学的思想基础  中国古代元气论说气“构”成万物,实际上还是说气通过阴阳五行的形式“化”成万物。因为从性状的知识中不能推演出结构的知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其性状上,而没有经过抽象分析,深入到它的结构组成部分,显然是不能达到对整体的比较清楚的认识的;而要想进入到这一步,就必须在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中摆脱具体事物的自然属性的束缚。  元气论的物质理论并没有摆脱具体物的自然属性,依旧停留在“唯性质”论上,因而不能发展为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但元气论重视事物内在的辩证性与功能性。《周易》论述阴阳之气的功能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荀子论述元气的功能时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就是说元气在其“摩荡”中,和谐地、辩证地、有规律地创造了一切,包括人自身。  关于元气运动中对立统一的辩证性,中国古文献的论述就更多了。从阴阳、天地、男女到八卦、四时、五行,无不是对立的统一,这种辩证意识,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一种整体观的科学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在经历了几百年分析时代后,现在又重现光芒。  (二)元气论对现代科学理论的启示  现代科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都能在元气论中找到原始的自然哲学上的中国式说明,如物质不灭、能量守恒、运动不止、场论、波动理论、物质无限可分等,而元气论对于当代科学前沿的暗物质或反物质研究也有思想方法上的启示。  原子论认为有形的才是物质,而元气论则认为宇宙间不但有形的是物质,无形的也是物质。从元气论来看,有形的是实子,是实体,无形的是虚子,是虚体。  目前按西方学者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解释,整个物质世界和所有能量也是从“无”产生的,是从无中生有的,也就是从无形的物质生成(转化)为有形的物质。宇宙大爆炸理论实际上采用了中国的元气论及阴阳学说来解释宇宙的生成,也就是从浑沌未分的太极裂变为阴阳二极,逐步演化生成形形色色的宇宙万物。  阳性的一极,我们称之为实体存在,是有形的物质,可以被认知,被计算,被论证,被利用。阴性的一极是虚体存在,是无形的物质,也就是所谓暗物质或反物质,这是物质的终极存在方式,我们对它还没有科学的认识,目前还不能被计算,被论证,被利用。  我们对阳性物质,即有形物质的认识,现代科学已取得惊人的成就,但其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如物质是不是无限可分?最小的物质微粒是不是光子?光速是不是速度的极限?等等。  我们对阴性物质,即无形物质的认识,现代科学,即使从“场论”开始,也才是刚刚起步。至于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的关系,更是知之甚少。但有一点我们在元气论中是清楚的,就是元气作为物质的无形的本原,既可形成有形的物质,又可形成无形的物质。因而,可以由此推断,有形的物质是有限的,少量的;无形的物质是无限的,大量的。如果说有形实子由无形的元气生成,那么,无形的虚子亦可从有形的实子转化而成。这与当代物理学关于暗物质或反物质的设想是不谋而合的,对其进一步的研究也不无启发。  从物质不灭定律来说,“无”是相对于“有”而存在的,也是一种物质状态,即无形的虚子的存在状态,虚子也有自身的运动和变化,更有着向有形的实子转化的可能。物质的虚实二态的区别不在于物质的有无,而在于存在方式的不同,显为实子,隐为虚子,有形为原子,无形为元气。  虚子活动于阴性空间,是一种波形的物质,不为万有引力所动,没有具体的形体,没有具体的重量,运动的速度是超光速的,如果低于光速,就会转化为实子。这是从中国古老的元气论中得出的解释,或将为当代科学的发展所证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