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墩,易家墩,武汉为什么有那么多叫<墩>的地名?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汉口开埠后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千百年来,武汉衍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地名。
墩(dun)
武汉有多少个地方叫墩?没有一个确切数字,但是确实很多,据说接近有200个。有的道路以墩命名,比如银墩路,金墩街,天门墩路。也有的街道、社区以墩命名,比如王家墩、易家墩、唐家墩、汪家墩。还有双墩、八古墩。细心的人会发现,武汉三镇以墩命名的地方很多,尤其是汉口特别多,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汉口的历史说起。
汉口,是武汉三镇最为年轻的。我们知道“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隋朝就有了汉阳县,在明代成化以前汉阳的确在汉水之北,是名副其实的“汉阳”。而明代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阳实际上成了“汉阴”。
明代武汉周边地图
汉口原是汉阳府下汉阳县属地,是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这片沼泽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当时城区主要集中在硚口汉正街、集家嘴一带。
19世纪末的汉口
武汉人都知道汉口二环外的后湖地区以前是湖,其实汉口最早绝大多数区域都被后湖覆盖。1635年(明崇祯八年)汉阳府通判袁倡为在汉口城后面修一条大堤,以防后湖水泛滥。大堤上起桥口,下至堤口(一元路),全长约11里。旧称袁公堤,就是现在的长堤街。
汉口三次筑堤扩容
汉水堤外各支流、汊口之间形成浅的漫滩,高于水面的位置就叫“墩”,“墩”之间有河淌相连,虽然不宽,但是四季不干涸,俗称“十八淌子'’,后来主河道拓宽修整,最终形成了黄孝河。汉口从六渡桥,可以坐船到黄陂和孝感,所以俗称“黄孝河”。
汉口筑堡后城区范围
清末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侵扰武汉。清朝当局为了军事需要,在袁公堤外再筑一道防御城堡。筑堡在今中山大道一线上展开,堡外挖深沟,堡内培坚土。为通出人开辟8个堡门,自西至东为:玉带门、便门、居仁门、由义门、循礼门、大智门、通济门、便门。
20年代循礼门车站
直到光绪31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同样为治理水患,建设了张公堤,汉口才形成了今日的雏形。张公堤也是武汉目前北三环的基础,三环内的后湖湖水逐渐消失,成为城市。后湖湖面也从最早的长堤街一线,一步步后退到了郊区黄陂。
如今的后湖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汉口从诞生之日就地势低洼。一到长江流域的汛期,汉江和后湖等湖泊水位激增,汉口就会变成一片汪洋。早期的汉口老百姓,只能选择个别地势较高的墩子上修建房舍,形成了一户户孤立的水上人家。
早期的汉口城区
在此基础上,人们在各自的住地筑堤填土,形成围垸,不断扩大面积形成人口相对集中的墩。经过百年发展,汉口市民不断修建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一个个本来孤立的墩逐渐相连成村、成镇,最终建设出了如今的汉口。
30年代汉口城区洪涝
各种墩命名的来源
武汉“墩”的命名具有特殊的历史、地理和人文色彩。易家墩、唐家墩、汪家墩、韩家墩、金家墩、贺家墩等主要来源于居民的姓氏,这一类墩的地名也最多。某家墩在武汉来说,就相当于北方的唐家村,易家屯,金家庄,韩家岭之类,是以某个姓氏家族为主聚集生活形成村落的意思。比如汉口江汉区有一个唐家墩街道,街道里有唐家墩路,还有6号线唐家墩地铁站,非常有地标指示作用。
唐家墩
当年一个个比村子还小的墩,如今不少名气已经变得很大。比如汉口的王家墩已经成为武汉的商务区cbd,武昌徐东的汪家墩也成为了商业繁华之地,地铁站也纷纷以此命名。
建设中的王家墩
还有一些地方是以移民到武汉居民的迁入地(籍贯)而命名,如天门墩代表这一代的居民大多是天门来武汉聚集生活在一起、鄂城墩代表该墩的人多来自鄂州。
天门墩
还有一个独特的地名叫做双墩,位于硚口区,估计是两个墩并排在一起而得名的。究竟是哪两个墩,不得而知。
双墩
还有一些以自然或者人文特点命名的墩,比如草鞋墩,钥匙墩,黄花墩,八古墩。除了武汉,湖北各地也有很多地名“因水而生,以墩命名”,比如浠水邓家墩,团风梅家墩,洪湖万家墩,孝感邬家墩,安陆包家墩等等,虽然来源相似,但是这些散落的以墩命名的村落都没有武汉城区这么集中。
武汉的墩最早作为地理现象如今不再存在,但是以墩命名的地名不少保存了下来,让我们可以回顾武汉尤其是汉口居民百年来防水、治水、建设家园的辛勤历史,也是汉口发展的历史写照。(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