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针灸治疗:
身体气不足、发虚时会患中风。所以治疗中风需要助气。在调血助气、治疗慢性病方面,灸应该是最好的手段。
百会穴应该是首选穴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是阳气汇聚之处,刺激此穴可让下沉的阳气上升。第二个穴位是位于耳前侧的曲鬓穴,刺激此穴可疏通足少阳胆经,并助气。
刺激肩部的肩井穴可使上冲的气下降,刺激大腿外侧的风市穴和外脚踝上侧的悬钟穴可以让筋和骨变得更加坚实。刺激足三里穴可以清气上升丶浊气下降,从而助消化、助腿力。刺激曲池穴可疏通气和血,使关节更加灵活。
百会、曲鬓、肩井、风市、悬钟、足三里和曲池在治疗中风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穴位,因此被称为中风的七大要穴。
若是血管堵塞的脑梗死,我们可以用风池穴、大椎穴和间使穴来代替曲鬓、风市和悬钟穴。位于后头骨下侧的风池穴可以驱散聚集在头部的邪气,在第七个颈骨下侧的大椎穴可以疏通全身的阳气,手腕里侧的间使穴可疏散淤血。
这里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治疗点。摸身体未中风麻痹的另一侧的头部,会发现一个软软的或鼓出来的部位,这就是阿是穴。在这个部位施灸可以缓解头痛。
因半身不遂导致的腿或胳膊蜷缩症状也可通过针灸治愈。
胳膊蜷缩时找位于臂弯里侧的曲池穴。
手腕蜷缩时可通过手腕里侧皱纹中的大陵穴来治愈。
膝盖蜷缩可通过膝里侧的曲泉穴来治愈。
脚腕蜷缩时可通过望脚踝后侧的太溪 穴来治愈。
手指蜷缩可以在手背上的八邪穴进行针治。
语言出现障碍时可通过下巴的廉泉穴和手腕里侧的通里穴进行治疗。
皮肤感到麻痹时可以在出现症状部位进行针治来解除麻痹。
不管是什么病,若想治好就得先吃好。吃好,有力气才能战胜病魔。 在胃的气汇聚、可提高胃功能的中脘穴上施灸,可以助食欲、助消化。光吃还不行,吃了还得顺利将消化的废物排出去,在肚脐下的气海穴和元气汇聚的关元穴施灸可以汇聚清气,排出浊气。之后在肺俞穴、肝俞穴、肾俞穴施灸,可以提高肺、肝、肾功能,从而调节血压,使身体有力,防止再复发,最终使疾病得到治愈。
若半身不遂者,上肢加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若见口角㖞斜者,加地仓、颊车、合谷、内庭、太冲;若见舌强语涩者,加哑门、廉泉、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