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天下“大势”
【古今之“势”】
文明传承可以“写”成字、“绘”成图、“制”成器、“诉”成声……所以无论是传世的文献、还是出土的遗物,抑或口耳相传的“说唱”,都是文明的组成部分。如今出现:
传世史料——“言”之无“物”(即只见“史传”而不见“实物”,有史无物);
地下出土——有“物”无“主”(即出现“实物”而不知“古史”,有物无史)。
根本原因在于后世之人无法将其“复位”,所以才造成当前“古史不可信,古迹无法追”的矛盾怪状。
【“势”出有因】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前天下一统,大势上处于“合”期,故周前之人对于“三皇五帝”、九主之事,认知分明,也传承有序;
周到秦间,天下开始逐步分裂,大势上处于“分”期。“分”而易乱,乱而失序,周前的文明就是在此期间,随着天下之分而乱。
“新朝”换“旧代”,其过程既包含传“旧”,又包括立“新”。
例如在对统治者的称谓上,秦前、后的变化——秦前的统治者称“王/帝”,秦及其后开始变成了“皇帝”(秦王嬴政自认其“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故而始称“皇帝”),这也是传“旧”立“新”的方式之一。
秦开始,大势再次“一统”,天下又归于“合”期,于是“前古”文明经过了“大洗礼”,其后文明相较于前就成了“标新立异”,后人对“前古”文明的认知也就越来越趋向“不明确”,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出现诸多“史传”的原因之一,即不“确信”,则谓之“传言”。
所以,混乱过后所编之“史”,则有虚有实,或真或假,需得“慧眼”辨识之。
【顺“势”而上】
古人把天地分成三界(天界 人界 地界),三界又衍生出三皇(天皇+人皇+地皇)。
“三皇”是中华文明的“基建”部分,所以中华文明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三皇”,可以说“三皇”与中华文明相生相伴、一路同行。
概图解惑:
以上图为切入点,深思熟虑过后,便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会把“五帝”、“九主”当成神话,又为什么一发现“看”起来“特别”的“龙”形器,就谓之“华夏第一”、“中华第一”等等。
追根究底,是因为世人对“前文明”的“孤陋寡闻”,又习惯性的“以后推前”,才会动辄误会某某为“第一”,或把某某当成起源之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种“源远”跟“流长”可不是如今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而是更“远”、更“长” ……以致超出人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