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投产
首次采用全水下开发模式
入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主力油田
“流花20-2油田,开井!”随着水下阀门的开启,珠江口盆地的滚滚原油自400米深的海底逶迤而来。9月20日,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投产。作为我国深水油气田自主开发的里程碑,这个粤港澳大湾区“家门口”的油气“聚宝盆”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大湾区发展再添“底气”。
流花16-2油田群是目前我国南海开发产量最大的新油田群,包括流花16-2、流花20-2和流花21-2三个油田,是南海东部油田实现2025年上产2000万吨目标的主力油田之一。该油田群平均水深410米,创中国海上油田水深纪录;高峰年产量420万立方米,可满足400多万辆家用汽车一年的汽油消耗。油田群的建成投产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技术体系。流花16-2油田群是我国首个采用全水下开发模式的油田群,通过水下生产系统生产原油,再回接到水面的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无需建设常规油气田的生产平台,具有技术和经济综合优势。中国海油首次自主完成了深水油气田水下系统开发模式的总体设计和安装工作,并创下我国海上油田开发水深最深、水下井口数最多的纪录。除了水下生产系统,中国海油还自主设计建造集成了迄今为止国内应用水深最深、系统最复杂的FPSO——“海洋石油119”。这艘15万吨级的FPSO,相当于占地30万平方米的陆地油气处理厂。
“海洋石油119”的多项设计依照南海海况“量身定制”:拥有国内管缆悬挂数量最多、复杂程度最高、应用水深最深的大型内转塔单点系泊系统,同类技术国际应用仅4例,能长期将FPSO系泊于台风频发的南海深水区;凭借世界上最长距离的电潜泵直接变频驱动技术,使得供电系统得以在长达27公里的海底缆线运行。今年以来,流花16-2油田群项目团队克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实现多套重要设备自主调试和海上安装,顺利完成FPS0拖航、回接,提前半个月完成脐带缆、电缆安装,缩短项目关键路径45天以上,使油田群提前两个多月投产。近年来,中国海油一直积极寻求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系统掌握高温、高压、深水领域全套勘探开发技术的国家之一。荔湾3-1气田、陵水17-2气田、流花16-2油田群等油气田的相继建设进一步印证了我国自主掌握的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全套技术在实践运用中的高效性和可靠性,为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