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贵族出身的帝王很少屠杀功臣,平民出身的帝王却屠尽功臣?
历史的规律总是会在统计中显现,譬如说古代1000多位皇帝中,不少人会恍然惊觉:
贵族出身的皇帝很少屠杀功臣,平民出身的皇帝却往往屠尽功臣。
说“屠尽”不算准确,但基本也死得只剩几个漏网之鱼,相比较于贵族皇帝,平民皇帝确实比较“残忍”。
就比如说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秦始皇和朱元璋,秦始皇确实没有屠杀功臣的嗜好,朱元璋却杀了不少。
可按照固定思维来说,贵族出身的皇帝应该更为薄情寡恩,而和兄弟们出生入死后的平民皇帝则应珍惜万分才是。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皇帝杀不杀这些功臣,取决于这些功臣之于他,是“合伙人”还是“打工仔”。
还是以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秦始皇和朱元璋为例。
虽然这两人都是开国皇帝,不过秦始皇并不是自己打上来的,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无痛”接手秦庄襄王的天下和朝堂。
因为年幼,当时他委政于三位太后:养祖母华阳太后,亲祖母夏太后,母亲帝太后,以及几位大臣:相国吕不韦,昌平君和昌文君等。
他们和嬴政一起构成了秦国的新局面。
这些人意味着什么?
这些人背后其实是秦国盘根错节的勋贵阶层,他们或掌握着朝堂话语权,或掌握着天下兵权,或掌握着经济命脉。
13岁的嬴政斗不过他们,也不打算斗,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把这些人看作是跟自己一样的,秦国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而这些人早就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概念,拥有了“君君臣臣”的思想,不管他们心思如何变,也习惯性以嬴政为尊。
所以对嬴政来说,他们是不能杀,且是通过一番作为后能为己所用的存在,即便公元前221年秦朝诞生,依然如此。
总而言之秦始皇和他们是“一伙人”,是自然而然的“利益共同体”。
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他是一无所有起来的人,公元1352年之前,他还在四处化缘,是小伙伴一封信喊他一起加入红巾军“创业”。
然后他自己拼死拼活,终于在公元1353年当了红巾军的头目,接着又一批小伙伴来投靠了他。
这种投靠和秦始皇那接到手的勋贵阶层当然不一样,秦始皇就好比是董事长的儿子接手了董事团,朱元璋那是收了一批新员工。
新员工们踌躇满志,把这刚创业的公司当成了自己家,听信了小老板朱元璋一口一句:“以后我发达了绝对有你一份!”
可这“一份”不是说股权,可惜这班人统统会错了意思。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初封6公,后立21人于功臣庙,对他们算是非常厚道,他们也非常高兴。
不过时间一长,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朱元璋感受不到自己作为皇帝应该有的威严,因为每个人都还把他当“兄弟”。
前面说过了,朱元璋可不真的把他们当兄弟,就是一群招聘来的打工仔,那当然是靠不顺眼就“解雇”。
贪污腐败,“解雇”;横行霸道,“解雇”;蔑视皇权,“解雇”;可能会阻碍儿子、孙子的发展,“解雇”!
就这样,朱元璋把当初一起打江山的大家杀得差不多了。
说来说去,“合伙人”和“打工仔”的区别,其实就是贵族皇帝和平民皇帝上位时政治结构的区别。
贵族皇帝拥有的政治结构是早就稳定下来的,比起说是威胁,其实更是一种辅助,一种必要的存在。
平民皇帝拥有的政治结构是必须自己清理的,因为摸索建立制度时中会有混乱,尤其闲下来之后。
既然没什么大乱子,那贵族皇帝自不用多出那只手去搞他们,而平民皇帝则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解决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祸患。
这就是出生不同造成的差距了。
当然其实除了以上原因,还有一些边边角角的原因,导致贵族皇帝和贫民皇帝对待功臣态度相反,比如说性格。
秦始皇本身性格并不阴沉狠鸷,相反还包容自信,《史记》记载茅焦进谏:“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
但他还是没杀自己的母亲。
尽管没有人说朱元璋是“暴君”,但他本身的性格也是他行为总是反复无常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敏感多疑。
以至于“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官员“上朝如上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