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4三乐仁义养老食足

题文诗:

孟子:君子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君子一乐;仰不愧天,

俯不怍人,君子二乐;天下英才,得而教育,

三乐也.孟子:广土众民,君子欲之,

所乐不存;中天下立,定四海民,君子乐之,

所性不存.君子所性,大行天下,,

穷居不损,分定故.君子所性,仁义礼智,

于心,生色睟然,于面,于背,

施于四体,四体无言,不言而喻.孟子:

伯夷太公,闻文王作,曰盍归来?吾闻西伯,

善养老者.有善养老,则仁人也,以为己归.

五亩之宅,墙下,匹妇蚕之,老者,

足以衣帛.五母鸡也,二母彘也,无失其时,

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

八口之家,足以无饥.所谓西伯,善养老者,

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五十岁,

非帛不暖;七十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

谓之冻馁.文王民无,冻馁老者.孟子:

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食之以时,

用之以礼,财不胜用.民非水火,不生活也,

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必与,由其至足.

圣治天下,使有菽粟,水火,民焉不仁?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2,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3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件乐事,以仁德一统天下还不包括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无灾殃,是第一件乐事;抬头不愧于天,低头不愧于人,是第二件乐事;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教导他们培育他们,是第三件乐事。君子有三件乐事,以仁德一统天下还不包括在其中。”
 
【注释】
 
(1)不与存焉:不参与这一存在,不算在这之内。与,音yù,参与。焉,于此;此,指三乐。
 
(2)故:事故,灾患。(3)怍:音zuò,惭愧。

【原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 然1,见于面,盎2于背,施3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译文】
 孟子说:“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民,是君子希望拥有的,但不是他的乐趣所在;屹立于天下的中央,安定那四海的百姓,君子以此为乐,但不是他的理想所在。君子的本性,即便理想贯彻于天下,也并不会膨胀;即便艰难困苦地活着,也并不会减少,这是因为本分已定。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根植于他心中,而表现在外的是和气安详,它表现在颜面,反映于肩背,延伸到手足四肢;手足四肢虽不说话,别人也一目了然。”
 
【注释】
 
(1)睟然:清和润泽的样子;睟,音suì。(2)盎:音àng,显现。(3)施:延及。

【原文】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孟子曰:“易其田畴1,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2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译文】
    孟子说:“伯夷躲避纣王,住到北海海滨,听说文王兴起来了,便说:'何不归向西伯呢!我听说他是善于赡养老者的人。’姜太公躲避纣王,住到东海海边,听说文王兴起来了,便说:'何不归向西伯呢!我听说他是善于赡养老者的人。’天下有善于赡养老者的人,那仁人便把他那儿作为自己的归宿了。五亩地的宅院,在墙下栽植桑树,妇女养蚕缫丝,老年人足以有丝绵衣穿了。五只母鸡,两只母猪,不要丧失它们繁殖的时机,老年人足以有肉吃了。百亩的土地,男子去耕种,八口之家足以吃饱了。所谓西伯善于赡养老者,是指他制定了土地制度,教育人民栽种和畜牧,引导他们的妻子儿女去奉养自己家的老人。五十岁,没有丝绵衣穿便不暖和;七十岁,没有肉吃便感到饥饿。穿不暖,吃不饱,叫作挨冻受饿。文王的百姓中没有挨冻受饿的老人,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说:“精耕细作,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取食于百姓有一定时候,依礼消费,财物是用不尽的。百姓没有水和火便活不下去,黄昏夜晚敲别人的门来求水火,没有不给予的,是因为水火不是稀罕物。圣人治理天下,要使粮食多得就像水和火。粮食就像水火那样多了,百姓哪有不仁爱的呢?”
 
【注释】
 
(1)易其田畴:易,治;畴,音chóu,已耕之田;田畴,田地。
 
(2)菽:音shū,豆类的总称。

(0)

相关推荐

  • 封建伦理

    读<韩诗外传>第四卷·十一 (峻岫) (原文) 君人者.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臣以礼事君,忠顺而不解,父宽惠而有礼,子敬爱而致恭,兄慈爱而见友,弟敬诎而不慢,夫照临而有别,妻柔顺而听从,若 ...

  • 商史三十九(商帝辛(商纣王)十年、周文王三十一年【公元前1069年】)

    商帝辛(商纣王)十年.周文王三十一年[公元前1069年] 夏,六月,王畋于西郊.[今本竹书纪年] 纣尝以六月猎於西土,发民逐禽,民谏曰:"今六月,天务覆施,地务长养,今盛夏发民逐禽,而元元悬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1反身而诚知耻自得

    题文诗: 孟子有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天性, 则知天矣.存其童心,养其天性,所以事天. 夭寿不贰,修身俟之,所以立命,莫非命也, 顺受其正;故知命者,其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其真情,正道而死,正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2乐义存神过化善教

    题文诗: 孟子之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人之知我,我亦嚣嚣,人不知我,我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孟子告曰:尊德乐义, 可以嚣嚣.故士义正,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达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3良知亲敬情达正己

    题文诗: 孟子有曰:人者之所,不学而能,其良能也; 不虑而知,其良知也.孩提之童,而无不知, 爱其亲者;及其长也,而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真情所至,达之天下. 赤子童心,人人本有.孟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5志道非利执中能权

    题文诗: 孟子有曰:登东山而.孔子小鲁;登泰山而, 小天下也;观于海者,故难为水;游于圣门, 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 容光必照.流水为物,盈科而行;真情君子, 之志于道,厚积薄发,文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6君子正国居仁由义

    题文诗: 公孙丑曰:伊尹有曰:予不狎于,不顺礼者, 于是乃放,太甲于桐,民之大悦.太甲变贤, 又使之反,民又大悦.贤者之为,人臣者也, 其君不贤,固可放欤?孟子答曰:有伊尹志, 则可放之;无伊尹志,则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7居仁践形爱敬由心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7居仁践形爱敬由心 题文诗: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 则如之何?孟子答曰:执之而已.问曰然则, 舜不禁欤?答曰夫舜,恶得禁之?夫皋陶也, 有所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8君子之教中道人从

    题文诗: 齐宣王欲,短其孝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 犹愈于已?孟子乃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 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以,孝悌而已. 王子有其,母死也者,其傅为请,数月之丧. 公孙丑曰:若此何如?孟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9亲亲仁民亲贤急务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9亲亲仁民亲贤急务 题文诗: 公都子曰:滕更也者,之在门也,若在所礼, 何以不答?孟子答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 挟长而问,挟有勋劳,挟故而问,皆所不答; 滕更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1孝慕父母足解人忧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1孝慕父母足解人忧 题文诗: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旻天,何为号泣? 孟子答曰:怨慕其亲.万章又曰:父母爱之, 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舜怨乎? 曰长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