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识篆(116)

识义

识形

识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   屈原   《离骚 》

先秦文字

小臣艅犀尊,是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知名度最高的中国藏品,因为国际上许多有关青铜器的学术书刊都把它作为中国青铜器的象征,刊登在书的封面上。

铭文27个字为:“丁己,王省(),王赐小臣裓()贝,唯王来征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

据传清道光年间(也有说是咸丰年间)山东梁山出土了一批青铜器,称“梁山七珍”,犀尊就是其中的一件。

编外链接       书法术语

草书    字体名。别称“藁书”。广义指不论时代、字体,凡写法潦草者;狭义专指笔画连绵、书写便捷的字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汉兴有草书”。汉初通行的手写体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逐渐发展成“章草”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蕴有隶书波磔的笔画和字字不相联缀的形迹,成为偏旁相互假借,笔画连绵便捷的“今草”,即后世所称的草书。至东晋王义之而臻于完善。唐代中期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为放纵奇诡,笔走龙蛇,被称为“狂草”,以别于“今草”。



(0)

相关推荐

  • 草书是如何出现的,有何特点?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是继篆书.隶书之后的又一大书体.从隶书到草书的发展经 ...

  • 秦王扫六合,统一六国文字之后,汉字还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 ◆ ◆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汉字的创造和演变,以及在小篆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创造汉字的六个基本条例--六书.六书又被分为"四体二用",四体是指象形. ...

  • 极简识篆(23)

    识义 识形 识用 紫气东来          出自  汉  刘向  <列仙传> 西周金文 令方彝      西周早期盛酒器,传1929年河南洛阳马坡出土.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盖内及器内底 ...

  • 极简识篆(24)

    识义 识形 识用 夕阳西下几时回           出自  晏殊  <浣溪沙> 西周金文 小臣宅簋        周康王时的青铜器. 簋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 ...

  • 极简识篆(25)

    识义 识形 识用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出自   白居易   <忆江南> 西周金文 召卣   召尊 召尊    召卣都是西周早期青铜器,二器铭文内容相同,但是行款 ...

  • 极简识篆(26)

    识义 识形 识用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出自   李白  <送友人> 西周金文 西周中期青铜器 穆王时期有长甶盉.遹簋.丰尊.丰卣.刺鼎.班簋.静簋.等,恭.懿之际有裘 ...

  • 极简识篆(27)

    识义 识形 识用 渔竿冷浸半丝月   牛背闲消一笛风            出自  宋   施枢   <再赋酬吴鞠潭> 西周金文 长甶盍 西周穆王时期的青铜器    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 ...

  • 极简识篆(28)

    识义 识形 识用 昧旦丕显               出自    <尚书 · 太甲> 西周金文 遹簋 西周中期青铜器,1910年出土于秦中,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铭文如下 唯六月既生霸, ...

  • 极简识篆(29)

    识义 识形 识用 旁观者清           出自  <旧唐书·元行冲传> 西周金文 班簋     也称毛伯彝     内底有铭文20行,198字.现藏首都博物 铭文           ...

  • 极简识篆(30)

    识义 识形 识用 问性矜勤劳  示心教澄习      出自   唐  王湾  <奉使登终南山> 西周金文 静簋        为西周中期穆王时代器物.现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收藏.器内有 ...

  • 极简识篆(31)

    识义 识形 (图片拼接的一点都不专业  ) 识用 受天之祜           出自   <诗经 · 大雅· 下武> 西周金文 墙盘        西周铜器,因墙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称作&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