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儿
在老家,走亲戚叫“出门儿”。
逢年过节要“出门儿”,平时有事,也要“出门儿”。路上碰到熟人,问去哪里,往往会说,我出个“门儿”去。说这些时,脸上带着笑,语气里也会多些豪气,最后那个儿化音,是一定会咬得清清楚楚,且拖长了的。有“门儿”出,一者说家里有人,二者说自己招人待见,更何况,“出门儿”到了亲戚家,自然少不了一番像模像样地招待,心里怎么会不高兴。
过年“出门儿”是件很隆重的事,提前几天就要计划好,哪一天去哪一家,带些什么东西,不能乱了规矩。要带的东西,是头一天就要准备好的,自家蒸的馒头、年糕,街上买的点心、水果都要装上,要是去老丈人家,自然还要带上瓶好酒。这样做,一是对亲戚家的尊重,也多少有些显摆的意思,在亲戚面前,总要显得自己过得好,免得被人笑话。出门前,大人、孩子要换上新衣服,从头到脚一色的新。东西装在竹篮里,或是装在柳条编的箢子里,再盖上新毛巾,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两条细绳扎好,就可以了。
乡里人实诚,有人来“出门儿”,家里待客总是要把年前就准备好的酒菜端上来,女人们在灶前忙活,一个个的菜变着花样地上,男人们坐在炕上,热热闹闹地说,痛痛快快地喝。主家会一个劲地劝酒,劝得越多,越显得待人真诚。每天下半晌,“出门儿”的人酒足饭饱,各回各家,路上就会经常看到走得东倒西歪的人。有人歪在路边的沟里,篮子里的饽饽、点心,散落在雪地上。
“出门儿”带来的东西,也没有人家会真的留下。有时也会象征性地留一点,但也会把自己家的东西放一点进去,也叫有来有往,大正月的,不失了礼。都是实在亲戚,平时谁家什么样,心里还能不清楚。
客人走的时候,是一定要送到大门外的,客气一番,再让给家里的老人带个好,然后再约好第二天去谁家,大家一起,热闹。看着人走远了,才会回家。有邻居见到,也会问,送客?嗯,这不,谁家那谁都来了,才走。虽然忙活了一天,但语气里的高兴是掩不住的。家里亲戚多,又来走动,在人前是桩很骄傲的事。
正月初二,出嫁了的闺女回娘家,女婿上门是贵客,有女儿的人家,这一天会格外得忙活。老丈人年前就准备的好酒,早早地就拿了出来,丈母娘从早晨就开始收拾屋子,家里擦得光亮。年前备好的鸡啊,肉啊,鱼啊,还有本地的一些新鲜玩艺儿,一股脑地摆满了桌子。等着闺女、女婿进了门,拜了年,老丈人故意板着的脸就放下了。母亲拉着闺女坐到炕头上,问问家里的长短,平日里的冷暖,说不完的体已话儿。老丈人和女婿坐在炕角喝着茶,边应付着那边娘俩的问话。等到喝上几杯,脸红了,脖子也红了,说话就不那么拘谨了,爷几个可能还会划上几拳,争个高下。
有一年,我去老丈人家“出门儿”,吃完了,喝完了,几个女婿陪老丈人玩麻将。老人很高兴,说起了邻居家的趣事。邻居家老爷子过生日,酒席后,女婿们陪着打麻将,结果老爷子总是输,输急了,一个女婿给了一巴掌,边打边骂:“吃了我的,临走还要赢着我的!”老丈人说完了自己乐得哈哈地笑,可是我们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讪讪的。这门出的,有些惊险。
村里流传着个故事。有人第一次去亲家“出门儿”,亲家自是隆重地招待。亲家家境好,平时也讲究,忙活了半天,菜做得精致,上了一大桌。这人一看,怎么都是些汤汤水水,没有自已爱吃的大鱼大肉,心里就老大的不愿意,但碍于情面,还得忍着。尽管亲家热情地劝酒劝菜,但脸上一直就没有开晴。回到家,有人问,今天吃喝得挺好吧?他涨红了脸气鼓鼓地说,好什么,一点像样的菜也没有,净是些汤水。最后觉得没吃饱,就把跟前的一块豆腐吃了。别人听了哈哈地笑,说他真土,没有见过世面,那些汤水都是美味,而跟前的那块豆腐,是插筷子用的。
“出门儿”的习俗,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亲情在走动的过程中越来越浓。就是现在,这些传统也一直还保留着。老辈人说,知老知少,知亲知故,是做人的本分。
这些年,村里的人越来越多地进了城,平时大家忙,很少见面,但是到了节日,不管离得多远,都会赶回来,“出门儿”走走亲戚,不能少了礼数,只是出门时带的东西不再像以前都是自己做,大多是商店里买的,好多东西,年轻人已经不会做了。
有时,闲来无事,同在一个城里的亲戚也会相约在一起,在冬日的暖阳下,煮一壶清茶,说说家常,也可聊解许多乡愁。
只是,大家还是喜欢“出门儿”的那种仪式感,有些东西,已经融在日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