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拓跋珪犯病被逆子弑杀,拓跋嗣众望所归继大位 2024-04-12 12:17:07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65篇魏晋时期,名士中流行一种叫做寒食散的仙药,据说服用之后让人变得极其亢奋,其实就是一种毒品,对人体伤害极大。不知是被何人所蛊惑,拓跋珪竟也成为寒食散的忠实拥趸。长期服用寒食散,让他的性情变得急躁烦闷,喜怒无常。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四月,雷电忽然击中平城天安殿的东墙。拓跋珪很恼火,命人用攻城时的冲车撞击东西墙,把墙全部撞倒。寒食散的毒性加深,再加上屡屡发生怪异之事,让拓跋珪变得更加狂躁,或者几天不吃饭,或者整夜不睡觉,追忆感怀一生的成功与失败、所得与所失,不停地自言自语,身体和心理都进入病态。接着,拓跋珪开始对大臣和左右侍从疑神疑鬼,每当文武百官上前启奏国事,他就会想起启奏者过去的错误或罪过,将其杀掉。其余的人,如有面色稍变,或呼吸不匀,或步履不稳,或话语出现差错,他都会认为心中有鬼、居心不良,动不动亲手杀人。文武官员为此朝不保夕,苟且偷安,无人认真处理政事,导致北魏境内盗贼公行,大街小巷之中行人稀少。久而久之,拓跋珪也知道了这种情况,对人道:“朕不过是故意放纵他们,等到过了这个灾年,朕要亲自清理整治。”大臣们害怕被无辜治罪,大多不敢与拓跋珪接近,只有著作郎崔浩(崔宏之子)恭谨勤奋,始终如一,有时整天不回家。没过多久,拓跋珪准备册立齐王拓跋嗣为太子。按照北魏的传统,大凡确立储君,要事先杀死他的母亲。拓跋珪先让拓跋嗣的母亲刘贵人自杀,然后召见他道:“汉武帝杀死钩弋夫人,以防止母后干政和外戚作乱。你应当继承国家大业,所以朕效法古人,这是为了国家的长久之计!”拓跋嗣生性孝顺,悲哀涕泣,不能自己,拓跋珪大为恼火。拓跋嗣回到住处,还是整天整夜地哭号悲泣,拓跋珪听说后又召他进宫。左右侍从对拓跋嗣道:“主上正在气头上,你如果现在进宫的话,吉凶难测,不如暂时回避一下,等主上的怒气平定之后再进宫。”于是,拓跋嗣逃到外面藏了起来,只有两个心腹车路头和王洛儿跟随。拓跋嗣就此躲过一劫,却也埋下了隐患。当初,拓跋珪前往贺兰部落,见到母亲贺太后的妹妹,被她的美貌所打动,便向贺太后请求,要将小姨母纳为妾。贺太后反对道:“不行。太美的东西,一定有不好的地方。况且她已经嫁人,不可强夺。”色迷心窍的拓跋珪不听劝阻,秘密派人将小姨父杀掉,将小姨母迎娶进宫,生下清河王拓跋绍。和拓跋嗣不同,拓跋绍从小凶狠无赖,喜欢在大街小巷里游逛,经常抢劫行人,剥光别人的衣服逗笑取乐。拓跋珪非常气愤,曾经把他倒悬在井中惩罚,奄奄一息时才把他拉上来。身为兄长,拓跋嗣也曾多次教训责备他,拓跋绍心怀不满。十月十三,贺夫人因小事惹恼了拓跋珪,拓跋珪一气之下将其囚禁,还扬言要杀掉她,因赶上天黑,才没有执行。贺夫人心生怨恨,秘密派人告诉拓跋绍道:“儿子,你怎么救老娘?”左右侍从深知拓跋绍凶狠残暴,什么都干得出来,个个恐惧异常。果然,年仅十五岁的拓跋绍恶向胆边生,当夜与帐下武士以及几个宦官密谋,跳墙进入宫中,来到天安殿。宫中侍卫发现异常,高喊道:“有贼!”拓跋珪惊醒坐起,弓箭腰刀却都不在身边。随后,拓跋绍冲了进来,一刀砍死拓跋珪。这一幕,和当年的拓跋猗卢、拓跋什翼犍何其相似,越是英明神武的雄主,越是要死在自己儿子手里,堪称拓跋氏的宿命。第二天,宫门到中午也没有打开,拓跋绍谎称奉诏书将文武百官集合在端门之前,面向北方而立。拓跋绍从门缝中对百官们道:“我有叔父,也有哥哥,你们打算听谁的?”群臣大惊失色,一时间全愣住了,无人敢答。过了许久,南平公长孙嵩高声道:“拥护大王。”众人这才知道拓跋珪已死,但又不清楚死因,所以没人敢出声。于是,从朝廷到民间,议论纷纷,每个人都各有打算。肥如侯贺护到安阳城北点起烽火,贺兰部落的人纷纷赶来,其他部落也都各自把部队集合在一起,以备非常。拓跋绍听说人心不定,便拿出大量绸缎布匹,分别赏赐给王公以下的官员,希望以此收买人心,只有崔宏不接受。这时,拓跋嗣听说都城有变,急忙从外地赶回,白天藏在山里,晚上住在王洛儿家,王洛儿的邻居李道暗中给他供应食物。渐渐的,百姓中有人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得奔走相告。拓跋绍听说后,逮捕李道并将其杀死,又四处打听拓跋嗣的下落,想杀人灭口。之后,王洛儿为拓跋嗣多次往来平城,与朝中重臣取得联系,夜里又禀告安远将军安同等人,文武官员听说拓跋嗣的消息后,纷纷起来响应,争先恐后地出城迎接。此时,人心已完全倒向拓跋嗣,拓跋嗣来到城西后,皇宫卫士立即抓住拓跋绍押送给他。拓跋嗣杀掉拓跋绍和他的母亲贺夫人,并诛杀他手下武士以及作内应的宦官共十几人。最先刺杀拓跋珪的人,被大臣们剁成肉酱吃了。十月十七,拓跋嗣即帝位,追尊母亲刘贵人为宣穆皇后,原来被罢官回家、不参预朝廷政务的公卿们,全部召集回来任用。这一年,拓跋嗣已经十七岁,具备处理国政的能力,但他为人谦退,宽厚弘毅,让长孙嵩与北新侯安同、山阳侯奚斤、白马侯崔宏、元城侯拓跋屈等八人坐在止车门的右首,一起仲裁国政,时人称为八公。随后,拓跋嗣又让三朝老臣燕凤与都坐大官封懿等人一起,入宫给自己讲解经书,出宫参与议论政事。相比拓跋珪,拓跋嗣更像一个守成之君,拔贤任能,内迁民众,整顿流民,抚恤百姓。在他的带领下,北魏重新走入正轨。 赞 (0) 相关推荐 南北风云——沉迷寒食散,拓跋珪性情大变,乱开杀戒终至灾祸 天兴五年(公元402年,东晋安帝元兴元年)十月,因为柔然的袭扰,拓跋珪停止了和后秦的战争.拓跋珪也趁此机会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北魏的内政之上. 天兴七年(公元404年,东晋安帝元兴三年)三月,针对中原地区 ... UC头条:十六国的终结者:太武帝拓跋焘是个怎样的人?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末年,决定立当时为"齐王"的儿子拓跋嗣为太子. 按照北魏旧例,"子贵母死",只要立嗣子,就一定先杀其生母.于是,道武帝赐死拓跋嗣的生母刘 ... 一代雄主拓跋珪竟毁在寒食散上? 蔡 辉 . 北京晚报 | 2021年02月03日 . "道武以来,战胜攻取,未尝少挫,几并天下."这是宋代名儒吕祖谦对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评价.明代张大龄则在<晋五胡指掌>中称: ... 南北风云——拓跋嗣平定拓跋绍之乱,北魏迎新主重回正轨 天赐六年(公元409年,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十月,北魏国内发生政变.拓跋珪囚禁并欲杀害贺夫人,由于天色已黑,还没有来得及处决.贺夫人于是秘密派人去通知自己的儿子拓跋绍来救自己.时年十六岁的拓跋绍,为人凶 ... 激荡四百年:破六韩拔陵一步步坐大,元深恳切进言惨遭忽视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13篇 普通五年(公元524年)三月,北魏朝廷以临淮王元彧都督北讨诸军事,前往讨伐破六韩拔陵. 元彧,北魏宗室,拓跋焘玄孙,元昌之子,少有才华,容颜俊 ... 激荡四百年:司马亮司马玮相继被杀,八王之乱暂停张华辅政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0篇 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六月,贾南风指使司马衷写下亲笔诏书,让司马玮前去宣布诏令,免去司马亮和卫瓘的官职. 第二天,司马玮带上本部兵马,以皇帝的 ... 激荡四百年:苻生自作孽苻坚杀之自立,重用王猛君臣合作无间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48篇 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六月的一天夜里,苻生忽然对服侍的婢女道:"苻坚.苻法兄弟也不可信赖,明天就应当把他们除掉." 婢女 ... 激荡四百年:司马歆被杀朝廷震动,刘弘陶侃出马张昌被灭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6篇 眼看张昌声势日盛,身为荆州都督的司马歆坐不住了,再次向朝廷求援,上表称:"妖贼犬羊万计,绛头毛面,挑刀走戟,其锋不可当.请台敕诸军三道 ... 激荡四百年:平司马承杀甘卓,王敦一手遮天,司马睿郁郁而终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83篇 大权在握,王敦开始改组朝廷,以西阳王司马羕为太宰,王导为尚书令,王廙为荆州刺史,其它朝廷官员也按照自己的好恶任意调动,司马睿敢怒不敢言. 安排好 ... 激荡四百年:刘昱作死竟调戏萧道成,愤而起事弑帝如同宰狗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09篇 对于刘昱那些荒诞不经的行为,王太后忍不住经常训斥,刘昱很不高兴,对她怀恨在心. 升明元年(公元477年)端午节这天,王太后赏赐给刘昱一把羽毛扇 ... 激荡四百年:颟顸萧昭业成孤家寡人,萧鸾当机立断政变弑帝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40篇 萧谌和萧坦之主动投靠萧鸾后,萧昭业身边的那些人就不足为惧了,萧鸾开始一个个的收拾. 直阁将军周奉叔依仗勇武和与萧昭业关系亲近,有恃无恐,凌侮公 ... 激荡四百年:刘义符嬉游无度被废黜,徐羡之悍然弑君埋隐患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01篇 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闰四月,刘宋司空徐羡之.尚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因前方战败,丧失国土,上疏自请处分. 刘义符当然不敢真的处分他们,下诏 ... 激荡四百年:弑杀司马德宗清理宗室,称帝路上刘裕未能免俗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93篇 长安失守,对刘裕是个重大打击,他已年近六十,无论是心力,还是精力,都无法支撑他再次发起北伐.无尽的怅惘之下,刘裕将恢复中原之志深藏胸中,开始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