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香代表:加快淘汰落后隧道装备与工艺
◎ 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新兴产业集群。”3月10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说,为实现工程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应该加快淘汰落后隧道装备与工艺。
目前我国已建隧道超过3.5万座、总长约3.7万公里,隧道修建总里程高居世界第一,近5年来平均每年新增隧道超过1400公里。“除城市地铁隧道以盾构法施工为主外,高铁、公路、水利、国防、矿山等隧道工程施工以钻爆法为主。在钻爆法隧道施工中,手工化、机具化、机械化和智能化各个阶段并存,但人工和简易机具施工还是主流手段。”刘飞香说,落后施工装备和工艺主要指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大、环境影响大、质量不可控、施工管控困难、施工形象差等问题的装备与工艺。
随着我国发展的转型升级,淘汰落后装备和施工工艺,全面推广升级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先进施工装备是必然的趋势。“目前国内装备企业已经实现了全工序、全地域、全地质的隧道装备国产化,产品系列多、可靠性高,已经全面应用在各行各业。”刘飞香说。
近几年,国铁集团立项《大断面隧道安全快速标准化修建关键技术研究》和《高速铁路山岭隧道智能化建造技术研究》两大科研课题,并先后于郑万高铁和安庆至九江铁路进行实验应用。
据刘飞香介绍,郑万高铁隧道建设创新应用了全断面施工工法、锚杆施工工艺、软弱围岩高压劈裂注浆工艺、初期支护结构、二次衬砌结构优化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全工序机械化施工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在安庆至九江铁路湖北段黄梅界子墩2号隧道建设中,进行的开挖初支工序的智能化装备试验,采用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智能多功能作业台车、智能混凝土喷射台车和智能锚杆台车。经验证国产装备智能化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国外先进装备性能,可以实现远程无人作业。
2020年11月8日,世纪工程川藏铁路开工建设。来自国铁集团最新消息,目前,先期开工的“两隧一桥” (色季拉山隧道、康定2号隧道、大渡河桥)隧道工程已全部转入洞内施工。
“川藏铁路新建正线长度1011公里,新建隧道72座共850.38公里,占线路长度84.56%。川藏铁路隧道修建面临软岩大变形、强岩爆、活动断裂、突泥涌水、高地热、有毒有害气体等极端不良地质灾害。”刘飞香说,建设川藏铁路这样的超级工程,落后的施工装备与工艺根本不可能完成。
据悉,在隧道建设领域,我国暂未出台规定对落后施工装备与工艺及进行界定与约束,部分施工企业为减少前期投入成本,仍愿意采用人工或简易机具等落后施工装备与工艺进行隧道修建。
“落后施工装备与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危险程度高、施工质量不可控等劣势,不符合'品质工程’和'平安工地’建设要求。”刘飞香建议,参照2020年11月交通运输部与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公路水运工程淘汰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目录》,以及有关部委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的政策,对隧道工程中具有较大安全隐患,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且现具有淘汰替换条件的工艺和装备,提出禁止或限制使用要求。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刘义阳
审核: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