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守住松而不懈的状态
道德经76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养生首先要“求柔”,不要“求硬”。所以要先能放松,去僵求柔。但太极拳规矩极严,不仅要求放松,而且要求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为什么?太极拳对身体状态的最终要求是如流水一般,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想想一根没有气或水的皮管子。暂且不说其中的杂物。掂起来是一条,放下去是一滩。
想想一个气球吹起来和放掉气的状态。
想想一个醉汉如烂泥一般倒在地的状态。
这都是懈的状态。
再想想健美冠军。一伸出手臂,突出的强健的肌肉。
想想你去打针或针灸,由于害怕而浑身绷紧。
或者想想你突然受到惊吓,目瞪口呆,浑身僵直在那里。
以上种种列举,不是懈就是紧,或者就是僵。
不管从养生的角度还是练拳的角度,甚或从日常正常生活的角度都是不可取的。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肌肉若一,忠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是对古代真人身体状态的描述。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周身206块骨头和639块肌肉,能够完美地协调一致,宛如一块。这是我们调整身体状态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内经: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太极拳之所以要求松而不懈,就是为了将来能达到虚无虚空的境地,从而真气从之。而虚无的境地首先要能肌肉若一。也即浑身上下、前后左右都是一个状态:又松又柔,松而不懈,不紧不僵。
这要先从放松开始。而且要松开、松长,达到不用力的最大化。若在最大化时都能不紧,那在行拳中的任何位置,不必担心紧了。
有人言:以为把太极拳打的很柔就是松,所以就刻意的把拳架打的很柔,以此宣称自己已松,其实这种刻意打出很柔的太极拳,看似不用力,而其松并不存在了,因为'刻意'也是在用力,往好了说也只能称其为'柔力'。柔力也是力,并且这种'力'更难发现,更难消除。
也有人说:我觉得意识上的松才是真的松,意识上的松而不懈才是真的松而不懈,才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真谛,才能够做到在控制下的不用力。
我也曾担心会不会由于怕懈,要最大化,反而走向了反面,反而紧了呢?
康老师回答:柔力不能要。松意也是对的。但那是第三层面的事了。第一步要松体。首先要改变的是一放松就懈的、就下砸的现象,因为脑子里没有要拉起来的概念。一定要在拉起来的状态下去放松,慢慢的身体状态才会变。所以有人郎郎当当、软软的、松松地、甚或懈懈地打拳,并不伤人。也行。但太极拳要求的功效出不来。
因为不对拔拉长,不在拉起来的状态下运动,那个松是没用的。只要一松就是懈。这个概念很重要。平时讲的意断了连不上,说的就是这事儿。老这么拉,最后,这个松而不懈的状态会变成一种常态,一种感觉了,就老也不会丢了。随便怎么走都不会懈了。
我们已经知道了何为松,何为懈。
站在这里不动或者就做做六式的第一式,还比较容易做到松而不懈。但往往手臂一伸出,松的状态就容易变紧。如六式的第二式;或者手往回缩时,比如说要捋回来,就容易懈掉。一有动作,动作一变化,胳膊肘一打弯,松而不懈的状态我们往往就保持不住了。所以要有时时拉住的意识。放松了还要松开,还要松长,还不能使出多余的力,这叫紧而不僵。手臂收回来了,拉住的意识仍不能丢。慢慢地在不用力的最大化的范围内,也即在将将要生力、有一点儿紧的范围内,用心意来放松。
持续练下去,放松、松长的范围会越来越大。身体的状态是饱饱的、满满的、胀胀的,而且还是软软的。最后达到浑身上下周身一家、肌肉若一的身体状态。这是养生所求,也是习拳的初级、乃至中级阶段的目标。
这叫第一步的松体。
做到了第一步的松体,第二步就要去松气了。因为气性永远是扩张的。接下来要去改变气的膨胀进攻之性,练成中和之气,也叫混元之气。这就必须有意去练阴性了,也即收敛之性。
松体,松气,松意,松神!这是习练太极拳的四个阶段。
初级的阶段是要用意,而不是松意。就像你刚学骑自行车的那个阶段,你是要全神贯注的用意识去感觉,去控制的,这个时候让你把意识放松,不要去想,能行吗?等你真正的骑熟了,骑车的能力已经变成你的本能了,你还会刻意的去用意识控制吗?这个时候,你才谈的上松意了,你的意识控制在你不想的状态下自己发挥作用了,你没有刻意的去控制,但意识自动地在控制了,这就是无意中的有意了,“无意之意即真意”,但这是练到纯熟阶段的自然结果,但太多的人把结果当过程去理解了,那就错了。
上善若水。水是我们的目标。把气性练成水性。最后,这个如水性一般的气中才会产生出柔中刚这个劲儿来。
太极拳最重要的养生功效,就是把身体的状态改变了,这是太极拳才有的特点。
这也是将来搞技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