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并非对子亲,严教才是真关心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文丨崔桂忠

近日,湖北丹江口市,均州派出所接待了一位带着哭腔的小男孩,原来这位小男孩放学后路过一家店时偷拿了一个游戏机,母亲发现后带其前来“自首”。两位民警随后开展暖心教育,对小男孩偷拿店里玩具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积极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带着小男孩参观了派出所办案区。(4月14日新华网)

这一“硬核”做法,网友纷纷点赞:“父母做得太棒了”“给家长点赞”“孩子就要从小教育”……

古语有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有一次,这个小孩偷了一个货郎的针,回家后母亲居然表扬了他一番。

慢慢的,小孩开始偷人家的玉米等农作物,母亲知道后从来没有制止。

后来他长大了,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小偷,偷了很多牛马和金银珠宝,终于被官府抓到了,由于偷的太多,要秋后问斩。

临斩前,他请求监斩官:“想再吃一次母亲的奶。”

刚好母亲在给他送行,于是就满足了他的要求,岂料他竟一口咬掉了母亲的乳头,说:“我小的时候偷东西母亲没有制止过,现在要被斩头都是你促使的,所以现在非常恨你。”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明溺爱并非对子亲,严教才是真关心。

从小到大对孩子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小时候犯错时一味宠溺,并不帮忙指正,那么在长大后比正常孩子更容易做出违法犯罪之事。因此,家长的引导与对孩子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7岁以下的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时期,还没有完全明确物权这个概念。

有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偷”和成年人眼里的“偷”并不一样。

对于孩子来说,即便有了模糊的是非概念和物权意识,但在喜欢的东西面前,有时也缺乏足够的自制力。

作为父母,尽早给孩子底线教育,让他们在生活中渐渐树立物权意识,规则意识。

哪怕孩子不是很懂,但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一定不能做。

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个9岁的孩子,为了打游戏,偷了奶奶的2000元。孩子妈妈刚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气得想揍他一顿,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选择让孩子亲自去想办法把这2000块钱挣回来。于是,这个九岁的小男孩就利用空余时间收废品赚钱。孩子说:“教训很深刻,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多么睿智的妈妈。

孩子做了一件错事,可能你会大发脾气,歇斯底里,但实际上这对孩子意识到错误一点作用都没有,告诉孩子怎么做是对的,陪着孩子一起去道歉、挽回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规矩,能让孩子更好的明辨是非,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世界,有利于他的成长。送孩子“自首”也好,在家批评教育也好,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偷是不对的。

或许上面案例的母亲做法简单粗暴了一点,但从结果来看,有了警察叔叔的循循善诱,效果的确立竿见影,对于小孩来说,可塑性是极强的。及时纠错,是为了避免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再犯同样的错误。趁早说服教育,总比以后被送进监狱更好。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