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名诵 | 孙道临诵咏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朗诵:孙道临   雷声

撰文/制作:雷声

淅淅沥沥,丝丝滴滴;

丝丝滴滴,淅淅沥沥......
飘雨啦!
正月十七,北京竟然飘了一天雨。
泡一壶金骏眉,浓浓的。
未品。
静静地感受紫砂壶里溢出的屡屡茶香。
窗外,细雨霏霏。
那雨丝,细细的,柔柔的,绵绵的,似雾,似纱,似幔,丝丝缕缕缠绵不断,笼罩着天地。
那雨滴,小小的,圆圆的,凉凉的,缥缈,微润,灵逸,不急不慢,在屋檐下织成一幅晶莹剔透的珠帘。
迷蒙的雨丝仿佛织成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漫过大河,漫过大江,把我带到一个遥远的秋天,带到吴地江天,带到一个凄冷的雨夜。
长江。
润州(今江苏镇江)。
芙蓉楼。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瀚的江水连成一片,芙蓉楼依然亮着烛光,王昌龄与好友辛渐举杯对酌,一杯接一杯,一杯再一杯。
曙色初现,辛渐即将启程赶赴洛阳。王昌龄将辛渐送上岸边小舟:“保重,一路保重啊!”
凉风飘过,落叶纷飞。辛渐回过身来,问王昌龄:“少伯兄,你还有什么事要我转告洛阳的亲友吗?”
深思片刻,王昌龄一字一句地说道:“回到洛阳,遇到亲友询问,你就告诉他们,我王昌龄为人光明磊落,为官清廉守正,随遭贬谪,受人谤议,但冰清玉洁之心不改。”
这是1200多年前发生在芙蓉楼里的故事。主人公是“七绝圣手”王昌龄和他的好友辛渐。
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人,擅长七绝,前人推崇之至,有“诗家夫子”之美誉。但自古才命两相妨。诗人在政治道路上却一生坎坷,两次被贬,再历遐荒。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受任为江宁丞,好友辛渐打算从润州(今江苏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陪好友从江宁到润州,在长江边的芙蓉楼为辛渐饯别。寒雨潇潇,大江夜流,饮酒送别,直到天色渐明。离意别绪,他乡宦情,涌上心头,诗人援笔成篇,写下了传颂千秋的七绝名作《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离情,是一种普遍而强烈的感情。尤其在古代,交通阻隔,鱼燕不通,对于那些文人骚客,迁臣逐子来说,四方飘零之感又常常与仕途上的失意交织在一起,与友人相别更容易引起无穷的惆怅叹喟,咏别诗作以沉溺于自我伤感者居多,格调大都失之于凄婉消沉。而王昌龄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却能从情境中开拓出去,将离合之情与人生、社会融合,从而创作出更高的境界,不落俗套。诗人写常情而一反常态,言离别不道离情;送友人,却从自己落笔,巧用构思,独创一格,短短四句,含蓄婉曲,情韵两胜,堪称“神品”。尤其后两句,一扫离别的衰怨,贬谪的愤懑,思乡的眷恋,凭借联想直抒心意“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博大的胸襟。

这首诗的起句“寒雨连江夜入吴”是写景。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关于谁是“入吴”的主语,历来争议很大,有人说是辛渐,有人说是指王昌龄,还有人说是指辛渐、王昌龄主客二人。仔细分析,王昌龄当时任江宁丞已经在吴地,做“入吴”的主语似乎不妥。因此,有人又想把“入吴”改成“入湖”。其实,“入吴”的主语应该是夜来寒雨,因为当时辛渐、王昌龄两个人都已在芙蓉楼。在芙蓉楼,王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芙蓉楼送辛渐》。另一首写到:“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这是写欲雨未雨的光景。而“寒雨连江夜入吴”这首诗则是写夜半时分,寒雨来吴的情景。诗人身处巍巍高楼,耳听寒雨来吴,俯临秋江夜流,只觉得秋雨带愁,酒动思乡,江渗寒气。惜别之心,与连江风雨、阵阵秋寒,黯黯夜色已完全融为一体。潇潇夜来雨,临明一阵寒。诗句既是道眼前景,又与心上意密切吻合,写得景中有情,呈现出清寒的意境和孤冷的格调。
对于“夜入吴”一句,康震教授解释说:“是因为古代江浙一带,是古代的吴越之地,所以叫夜入吴……”这是一种误读。事实上“寒雨连江”的“江”这里指的是长江。自古以来,长江分吴隔楚,江南岸为吴国,江南岸以北为楚国。“吴”,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区古时为吴国。王昌龄在起句突出“吴”,是为了与第二句的“楚”有一个鲜明的地理位置上的区别。

俗话说:“隔江远千里”。吴、楚两地被长江分开,严重阻碍了两岸人们的交往。古代江面开阔,风浪较大,加之渡江工具简陋,江匪横行,因此古代人们过长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们试想,在秋冬交替之际,在昨夜凄风苦雨已下得江天不分之际,好友辛渐即将离吴达楚,而诗人不能随好友同行,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吴地,此时此刻他一定倍感阴冷孤单,情绪极差,好想拼命喝酒,借酒浇愁,一醉方休……但“高楼送客不能醉”,我王昌龄还要保持脑袋清醒,否则我怎么送客人呢?这也为下一句的“楚山孤”埋下了伏笔。所以,这与康震所说的“江浙”、“吴越”等等基本无关。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是写送客时的心情。饮酒话别,天色渐明,舟子催发,分别在即,但行者自行,留者还留,心中的孤独寂寞感倍增。诗人眼中,楚山孤峙,江水长流,则别有一番滋味萦绕心头。但是,诗人并没有把这种感情直接披露,而是以“楚山孤”的形象,巧妙地将内在情感化成外在的景物之上,而使情感显得更加含蓄,更加深广,更加广大,更加婉曲,连无生命无感情的山水也带上了孤独的色彩,可见这种情绪的浸润之深和蔓衍之广。“楚山孤”更多地带上了主观色彩,可以说是由景而情,由实而虚。
对于“楚山孤”,康震教授解读为:“我们都知道江浙一带,那山都是丘陵,连绵不断的小丘陵,看上去孤零零的,其实一点都不孤零零的,所以'楚山孤’只是一种比喻………”其实,这还是康震的误读。“平明送客楚山孤”一句中的“楚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朋友特意绘制一幅示意图说明:唐代镇江段长江江面非常开阔,因天堑长江阻隔,江南为吴国,江南岸以北为楚国;金山,也就是诗里的楚山,孤零零地突兀在长江中间;江南岸是吴地丹阳(唐代镇江称丹阳)的西津渡街,街上有芙蓉楼、小山楼等等。“楚”,即楚国。王昌龄认为,长江南岸以北都为楚国的地方,包括长江水面和江中岛屿。“楚山孤”的“楚山”,实指长江中间的金山。在唐代,金山是长江中间的一个孤岛,在诗人王昌龄眼里就是楚国在长江中间的一座孤山,这也是诗里王昌龄具体实指的“楚山”。
其实,长江中间不止金山一座山。其原因是,唐代的芙蓉楼在长江南岸,西津渡街西端,王昌龄在芙蓉楼上为好友辛渐饯行,从芙蓉楼上向北眺望,只能看到唐朝时还在江中间一座孤零零的金山,其它江中山岛看不到,所以叫“楚山孤”。王昌龄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楚国是北方,王昌龄对北方有家乡情结。因此,王昌龄用“楚山孤”来形容此时他的心境。

为什么有人会误读“楚山孤”一句诗呢?问题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重建芙蓉楼选址时没有尊重历史,将芙蓉楼重建于唐代时还在江中间的金山西侧,“天下第一泉”——中泠泉旁。这也导致了现在很多人无法读懂《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原因。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第三四句为流水对。冰心玉壶是比喻,也是用典,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在《汉高祖功臣颂》中有“心若怀冰”句,比喻心地纯洁。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唐人也常用“冰壶”比喻做官廉洁。“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诗人不写送别之意,亲友之思,不写客居之感,谪迁之叹;不道前途珍重,后会有期;却荡开一笔,从表明自己心迹落笔,显得出人意料,别具一格,结构上也显得笔致疏朗。诗人说,你回到洛阳,遇到亲友询问,就告诉他们,我王昌龄为人光明磊落,为官清廉守正,随遭贬谪,受人谤议,冰清玉洁之心不改,可以此告诸亲,慰诸友,安诸心。诗人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在这里,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诗人恒志在胸,触事即发,随感而赋,志而为诗,显得真切直率。诗人请朋友们宣志,本身也是向朋友表明心迹。诗人以己度人,料想到分手之后两地思念,朋友在洛阳必将时时想到自己,经常与亲友谈到自己,并为远在吴楚的诗人担忧,所以诗人便预先告之慰之,以宽其心,同时也是以自己的志趣勉励朋友。这虽是书写心迹,却更深一层写出了朋友间的关注和思念,写出了友情之深,志趣之同。
清代著名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论《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主旨是“言己不牵于宦情也”。换句话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升降毁誉任人,行藏得失在心,冰玉其志,不违初衷的襟怀。当然,其中也有郁积和失意,但诗人却将这种哀怨与悲伤净化为一种清寒自守、高洁自赏的精神境界中。这与屈原九死不悔,不愿同流合污,保持行洁志芳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沈德潜又说《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谓之唐人骚语可也”。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表现在:诗人清寒之心,孤高之智,淡泊之情,全部融化在独特的意境中;寒江夜流,楚山孤峙,冰心玉壶,是景乎?是情乎?是物乎?是人乎?已不复分辩,总体上给人一种清寒而光明洁净的美的享受。结构上,这首诗起承转合不离法度,而又囿于法度,宕得开,收得拢,前两句写实,后两句虚设,虚实结合,十分空灵,诗的语言也自然流利,对仗不求工稳而浑然一气,语句通俗易懂而耐人寻味,“入”字拟人化,“孤”字主观化,十分生动,确实代表了王昌龄七绝的最高成就。

一首《芙蓉楼送辛渐》使芙蓉楼天下闻名。
如今,芙蓉楼有两处。一处在江苏镇江,原名西北楼,为东晋刺史王恭建于京口月华山西北,在清道光年间毁于战火,1992年复建芙蓉楼,坐落在金山西侧一泉公园内。一处在湖南洪江,也就是古黔阳。唐开元年间,王昌龄左迁任龙标县尉七年。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每个角落都有王昌龄的故事。
一首诗,两处楼,道不尽千古风流。哪处是王昌龄写就《芙蓉楼送辛渐》的芙蓉楼,今日虽仍有争论,但已不是非常重要。时光飞度,芙蓉楼的意义早已超出一城一楼。
让我们认识一下“七绝圣手”王昌龄吧。
王昌龄(公元698年— 公元757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他的一生可以用九个字概括:生得苦,活得累,死得冤。生得苦,出生贫寒,早年靠种地维生。活得累,29岁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一辈子没有当过七品以上的官。死得冤,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冬到757年十月之间,王昌龄辗转回老家途中路经亳州,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诗以七绝见长,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王昌龄是“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他有着同屈原一样的香草美人之梦,无奈遇人不淑,从开元到天宝,一路贬谪。李白曾为好友王昌龄贬官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生得苦,活得累,死得冤,但王昌龄一生活得坦坦荡荡: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他的政治理想,哪怕在宦海中粉身碎骨,也绝不苟保瓦全。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他对亲友的真诚倾诉,是他的坦荡磊落、光明耿直。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就是气节!

这就是中国文人的气节! 

(辛丑年正月十七写于大都锦湖园)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朗诵者简介:

孙道临,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艺术大奖,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顾问。2007年12月28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孙道临1938年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43至1944年先后加入中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南北剧社,演出过话剧《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并导演《青春》一剧。1948年入清华影片公司,演出了黄宗江编剧的《大团圆》。1949年,孙道临参加了上海远东影业公司《大雷雨》的拍摄,并在昆仑影业公司完成《乌鸦与麻雀》一片的拍摄。此片获文化部1949至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主演 《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十余部影片,塑造了各种鲜活的银幕形象。1984年后孙道临自编自导影片《雷雨》、《非常大总统》,并饰演男主角。1992年执导《继母》。2001年,80岁的他导演的电影《詹天佑》,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

  孙道临曾改编过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蒂的《呼啸山庄》,翻译演出过《疯狂奇谭》,翻译出版过美国女作家丽莲.海尔曼的电影剧本《守望莱茵河》等。

孙道临出版有诗歌散文集《走进阳光》、盒带《唐诗欣赏》等。

  孙道临还是一位出色的译制片配音大师。他台词处理吐字清晰、音色优美、语言准确、感情丰富,他为《王子复仇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基督山伯爵》等二十余部外国影片配过音。特别是1958年他在《王子复仇记》中为王子哈姆雷特配的音潇洒、俊逸、高贵而绝无媚俗气,堪称银幕经典,其配音成了当时演艺界训练口音的标准教材,甚至对全国人民从此以后的说话腔调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孙道临热心推动群众性朗诵活动,耄耋老人还担任着中国朗诵协会会长一职。

作者简介:

       雷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文学创作和从事新闻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1989年出版新闻学专著《新新闻体写作》一书,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为该书题写书名;1990年北京亚运会撰写的通讯《如烟的梦后,是黎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收入亚运文献集《亚运在北京》一书;1994年,撰写9集电视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摄影散文集《追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