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升新能源冠名】动辄上百亿,电池厂已被全自动生产线“绑架”
摘要:豪掷百亿上全自动生产线,已经成为电池厂售后实力的基本体现。
动辄上百亿的投资,一条产线2-2.5亿元,动力电池厂在全自动生产线上的投入简直是不惜血本。
电池厂“豪投”设备扩产
3C电池厂扩产如果“节省”一点采购一批半自动设备,一条产线投资也就1800万,“奢侈”一点采购全自动设备一条产线投资也就4000万左右。现在动力电池厂扩产随随便便就是几十亿、上百亿。
“现阶段产能不能跻身二线,之后的洗牌就很危险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电池厂无论是价格还是回款都承受重压,一条产线2-2.5亿元,说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上了产线也不一定有订单,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都不达预期,砸钱将产线摆在哪又怎么办?
青海国轩二期9月正式投产。国轩高科7月发布公告将该项目由三元电池变更为生产高能量密度圆柱型磷酸铁锂电池,总投资10.36亿元。建成的二期将生产高比能的32131高能量密度圆柱磷酸铁锂电池,投产后年产能2GWh,每年可为北汽等主机厂6万辆以上乘用车配套动力电池。
近期公布的扩产项目每家电池厂都是“豪掷千金”。
资料来自公开信息
全自动化产线意义为何?
2018年七、八月以来,陆续爆出搭载沃特玛电池的公交车接连出现电池故障,有些情况还比较严重,目前有地方政府已经要求相应采购批次内所有车辆停止运营,这给相应运营公司和整车企业均造成极大的困扰。
沃特玛电池质量问题由来已久,之前他们的售后服务非常到位,故障处理得也比较及时,车企从成本和战略考虑,部分车企也使用了沃特玛的电池。现在沃特玛债台高筑,售后服务人员被“解散”,原本签订的售后服务协议也变成了一纸空文。一些故障车被迫处于停驶状态,为了对用户负责,也为了企业的自身信誉,当车企想替换电池的时候却发现这么做有“骗补”的嫌疑。
根据我们国家的公告流程,已公告车型更换电池操作不管出于多大的善意和责任心,都会影响公告的一致性,涉嫌私下改装拼装车辆;同时,这种行为还会影响国家正在推行的车辆溯源系统;最重要的是,如果因此车辆全年运行不足2万公里(以前要求是3万公里),按规定将不能享受新能源补贴。
“整车厂现在要求电池厂保八年,如果电池厂八年没到就倒闭了,后续的质保就非常麻烦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整车厂对配套电池厂的要求非常高,不上自动化产线基本就pass了。
据了解,整车厂挑选供应商有一个很大的考核项---验厂,上述业内人士的产品之前通过了整车厂的质检,但是验厂时分数很低,并没能成为其供应商。验厂人员表示,一般小电池厂他们压根是不来的。
智能制造助力锂电2025
塔菲尔副总经理罗登红表示,电池厂的品质管控除了材料,制造过程中的工差也非常重要,甚至有些工序对工差的要求到了微米级。过程品质保证更多依赖于人来检查、总结、分析,难免会出纰漏。
目前电池厂最看重的是“追溯”功能,一旦电池出现问题,可以提过查询各种数据来分析其原因。欣旺达博罗工厂有部分PACK工序是人工的,为了保证电池成组时的产品质量,他们为每个工位花20万采购了一把电动扭矩枪,可以记录扭矩值、角度制、产量、拧紧质量是否合格等参数。
过往生产过程中现场的生产环境、温湿度、生产设备机号、操作员,以及过程中产品检查的相关信息,均通过人工统计。现在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信息与每个产品一对一绑定,让信息通过系统分析出来,那么管理人员甚至国外的客户都能随时知道产能、品质状况及中间存在的风险。最后设备形成自己的大数据库,作为后续生产风险的预警和研发时的参考。未来,甚至可以将仿真的功能集成到设备中,通过设备先前的大数据预判试产的成功率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自动化产线也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目前电池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动辄几十亿的投资,一旦技术突破,本来设计8-10年使用寿命的设备很快便会淘汰,这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目前,设备厂也在探讨模块的可替换性,将客户的浪费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