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越韵 广西汉代文物精品(1)
1、陶瓮西汉晚期口径28.8厘米,底径28.7厘米,最大腹径44.0厘米,高51.6厘米2003年合浦县风门岭26号墓出土。灰白色胎,敞口外翻。肩腹拍印方格纹,间以弦纹五周。肩部有刻划符号。口径约等于底径,最大腹径居中。《急就篇》颜注概括"瓮谓盛酒、浆、米、粟之瓮也",可见其用途之广泛。
2、陶罐东汉晚期口径14.6厘米,腹径19.3厘米,底径14.3厘米,高14.2厘米2010年合浦县寮尾16号墓出土。敞口,方唇外折,溜肩,鼓腹,平底。肩腹部饰方格纹底加菱形戳印。
3、陶双耳罐东汉晚期口径15.8厘米,底径20.07厘米,高21.8厘米1986年合浦县风门岭10号墓出土。唇外翻,束颈,肩、腹各饰一周弦纹,出土时内盛鲍科贝壳,可能为石决明。石决明:中药材,约成书于东汉末(另—说为三国)的《名医别录》就有记载,为鲍科动物的贝壳,又名真珠母等,加热煅至酥脆时取出放凉,碾碎入药,有平肝清热明目去翳的功效。于2001年发掘的合浦九只岭6号墓,出土的四耳罐中也装有1.7千克同类贝壳,单个长2.3.5厘米。
4、陶壶东汉早期口径16.5厘米,通高38.0厘米1988年合浦县母猪岭1号墓出土。盘口,束颈,溜肩,扁圆腹,圈足扩张外撇。盖顶设凹形立钮。肩上饰两个对称半环耳,一侧饰铺首衔环两个。颈腹饰精美的羽纹、倒三角形纹和弦纹。陶壶的用途∶ 在汉代,陶壶多用以盛酒。《周礼·掌客》郑注∶"壶,酒器也。"在圈足与器耳垂直相对处有小孔,可用绳穿孔上贯器耳以备提携。河南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陶壶,有相当一部分用来装粮食,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陶壶则有动物骨骼,可见,陶壶也用于盛放其他食物。
5、陶长颈壶东汉晚期口径5.4厘米,腹径18.0厘米,足径10.0厘米,高25.4厘米2009年合浦县寮尾13号墓出土为蒜头壶演变而成的酒器。小口,直长颈,扁圆腹,圈足。颈部等饰四周凹弦纹,肩腹部各饰一组凹弦纹,间以倒三角形纹和羽纹。蒜头壶:是秦汉墓葬中常见的器物,因口部似蒜头而得名,有陶和铜两类,其特点是直长颈、扁圆腹。蒜头壶起源于秦,最早的战国晚期器物仅见于陕西即秦人的故地。陶长颈壶是其演变的形式,在岭南地区出现的时间约为西汉晚期。
6、"万石"铭陶窃西汉口径9.0厘米,底径12.0厘米,通高35.5厘米1955年贵县火车站69号墓出土。方口,弧腹,平底,圈足。上腹部置一对半环耳,足部有一孔,与其相对应。肩部四面均印篆书"万石"铭。钫,是仿铜的陶礼器,最早见于战国中晚期,用于盛酒。“万为容量单位,相当于十斗,”也代表官阶,汉官秩的最高级,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解谷。这里的“万石”铭文,寓指享用不尽之意。
7、陶盒东汉口径22.0厘米,底径16.4厘米,通高22.0厘米1955年贵县总仓库10号墓出土。器呈扁圆形,施青黄釉。深腹,圈足外撇。盖顶置钮,钮套一活环,柿蒂纹钮座,座外均匀分布3只回首卧羊,外圈饰羽纹、三角纹。腹部置一对铺首衔环,饰倒三角形纹、复线菱格纹。圈足处饰三角纹。盒的用途∶ 与盛肉食的鼎相配合,用于盛米食,也称为"盛"。《说文·皿部》∶"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从洛阳烧沟 125号西汉中期墓所出土的陶盒,盖上墨书"稻黍"二字,便可更清楚其用途。
8、釉陶碗东汉晚期口径18.5厘米,高12.0厘米1954年贵县新村1号墓出土。敞口,高足,内外施釉,外釉厚,下垂如泪痕,口沿下有弦纹两周,叩之声音清脆。釉陶∶ 即表面施釉的陶器。中国古代的釉陶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高铝低铁黏土为原料,胎质较硬,表面有青灰色釉或青绿色釉,烧成温度高达1200 ℃左右,属高温釉陶。因其质地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往往被称为"原始瓷"。另一种以普通陶土为原料,胎质较软,表面多施绿色、黄褐色等含铅釉。因铅的熔点低,在釉料中起到助熔作用,其烧成温度仅有700~800 ℃,故称低温釉陶。图中的碗为高温釉陶。
9、陶烛台东汉晚期宽5.5厘米,通高27.7厘米1977年合浦县罐头厂10号墓出土。器物分两截,上截较长,大体呈方柱形,向下略增大,正面及左、右两面均有凹槽,正面等距置圆环两个,以便插入蜡烛,下承托;下截为一短圆柱把,两侧有圆孔,应该是方便穿插之用。此前蜡烛是融化后作为油膏使用,至东汉晚期,两广(广东、广西)汉墓最先出现烛台,说明长柱形的蜡烛已进入照明用品的行列。“以蜡代薪”:石崇与王恺都是西晋时期的官僚贵族,他们对百姓巧取豪夺,生活奢靡腐化,经常争豪斗富。其一就是王恺家中洗锅子用饴糖水,石崇知道后就命令自家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奢靡固然可恶,但从另一侧面,我们也得知,汉后的几十年里,蜡烛还是很稀罕,甚至可以作为炫富的道具。
10、绵羊形陶水注东汉通宽6.0厘米,通长9.0厘米,通高5.8厘米,口径1.6厘米1977年合浦县罐头厂17号墓出土。外形呈绵羊状,圆雕,呈卧地状,头向后弯伸,口衔右后腿一侧伸出的圆形小流口。羊腹空心,背上开圆孔以注水,使用时从小流口流出。整件器物形态生动,堪称实用与艺术的统一。水注,也称"水滴"滴",是古代文人磨墨时用来装水、滴水的文具,注水于砚面供研墨之用,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11、陶熏炉汉通高16.8厘米1980年合浦县文昌塔生资仓1号墓出土。由承盘、炉盖和炉身三部分组成,炉盖较高,呈圆锥形,顶部有一凤钮,钮下四周雕花瓣4片,花瓣下竖条镂空2周,间隔之间刻划叶脉纹,盖边沿刻划三角纹1周。炉子母口内敛,弧腹,下连短圆把,喇叭形矮圈足与承盘相连。熏香习俗∶ 熏炉在广州市、长沙市、贺州市的西汉早期墓中出土不少,中原地区的出现则相对较晚,说明熏香的习俗是自南向北逐步推广的。汉代熏香习俗普遍,合浦等地出土许多铜、陶质熏炉,部分炉内还有炭化香料残余,虽无法检测,但为龙脑香的可能性很大。据韩槐准的《龙脑香考》考证,当时苏 门答腊、马来半岛、婆罗洲等地盛产龙脑香,且开始输入中国。龙脑香是热带地区典型的标志树种,龙脑香树产的树脂,具有浓郁的香味,可作香料。
12、陶卮东汉口径8.9厘米,高9.8厘米1973年梧州市郊李家庄出土。为饮器,敛口,器身圆,有弦纹两周,间以水波纹,把手尖喙状,内端穿圆孔,三乳足。外施红褐色陶衣。"危"与"斗卮"∶ 汉代的杯专指耳杯,卮也为饮器。选自《史记》中的名篇《鸿门宴》,两次出现"卮酒"。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刘邦感到自己力量不敌项羽,决定软化双方的对抗,遂把项伯选定为行事的突破口,他对项白极恭敬地以兄长的礼仪约见。"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就是说刘邦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长寿,并约定为亲家,此为小卮。最大的卮可容1斗,约合2000毫升的为斗卮,如项羽赐给樊哙的"斗卮酒"。
13、陶耳杯东汉长径14.0厘米,通耳宽10.9厘米,高4.2厘米1955年贵县高中14号墓出土。又名"羽殇",常置于案上,多用于饮酒,也作食器用。耳杯∶ 汉代的杯就是指这种耳杯,有漆、铜、陶瓷等各种质地,也有杯耳单独用铜或杯口镶嵌银扣的。小耳杯的长径约为11厘米,中等杯的长径14厘米左右,长径超过15厘米则为大杯。在年代的特征上,西汉时杯耳常微微上翘,东汉时杯耳则多与杯口齐平。耳杯常用于饮酒,也有用作食器的。
14、虎座陶灯东汉灯盘径8.5厘米,通高15.0厘米梧州市云盖山9号墓出土,1979年10月入藏。灯盘中心的支钉缺失。灯座呈卧虎形,造型古朴稚拙。广西地区汉代出土的灯具有数百件之多,有铜、陶、滑石等材质。从造型特征上可分为四类∶仿器皿类取形于日常器皿或加以变化,有豆形灯、行灯和耳杯形灯; 动物形灯有凤灯、羊灯和虎座灯等;此外还有人俑座灯和植物形(扶桑形)灯。灯盘中心的小柱称"支钉",用于插灯芯,一些没有支钉的,用软纤维作灯芯,灯芯一头浸在油里,一头搭在外面。当时的灯油,主要是动物油脂和植物油。偶尔发现的蜡,多是融化作油膏使用的,细柱状的蜡烛出现的时间至少到了东汉晚期。
15、熊座陶灯东汉早期灯盘径10.2厘米,通高26.2厘米1999年合浦县凸鬼岭3号墓出土原叫做"马座灯"。灯座呈熊蹲坐状,后腿前踞,前腿置于后腿内侧触地,口半开,头上方有一弧形帽沿,躯体前面均刻有毛发。背起灯柱,上支圆形灯盘,灯盘内的支钉已缺失,外饰一周刻划纹和戳印涡点纹。熊灯的寓意,一方面,因熊作为瑞兽的化身,因熊作为瑞兽的化身,是生男子的吉兆,将其作为实用灯具置于居室或墓为“熊见奸佞自远”,驱邪避凶,寓吉祥之又有祈求多子多福、子孙繁荣昌盛的意思;另一方面,因熊冬眠的特性上,因熊冬眠的特性与古人追求灵下死的思想观念吻合,将其作为灯具明器随寓寄托借助光明指引,驱逐黑暗,以达灵魂不灭、生生不息之意。
16、陶跽跪俑东汉早期通宽13.7厘米,通高25.5厘米1988年合浦县母猪岭1号墓出土。俑为男性,跽跪,头戴进贤冠,长方形脸,脸上五官分明,神情肃穆。上身挺直,身穿长袍着地,两肩自然下垂,两手相握,间有一空隙,应是插放朝板之类的物件。进贤冠∶ 文 儒者之服也,在汉代已颇流行,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戴进贤冠,常 为前高 23.1厘米,后高9.9厘米,长26.4厘米。这里的长是指帽梁的长,与前高、后高的帽缘相接,就成为前高后低的斜势,形成前方突出一个锐角的斜俎形,称为"展筒"。展筒的两侧和中间是透空的。在西汉,这种冠帽只罩套在头顶的发髻上,用帽频系于颌下以固定之,戴上之后并不牢固。东汉时期在冠帽下面加平上帧,等于在冠下加了帽座。展筒前面有梁,以表明身份等级。
17、陶立俑东汉晚期高23.0~26.0厘米2010年贵港市港北区梁君垌14号墓出土。灰色硬陶,立像,仪态端庄,立目,高鼻,长耳。眉目、嘴、须髯均为刻划,胸前刻划衣衽,底中空,手、脚均有刻划纹表示分指,而帽饰、形态各异。梁君垌14号墓∶ 2010年发掘,为竖穴土坑墓,总长 8.6米,其中墓道长2.98米,墓室长5.62米。出土陶、铜、铁、银、玉石、玛瑙等器物共计65件,这些立俑位于船和牛车两侧,为随从和侍女,从出土的"咸驩丞印"可知,墓主人当为东汉咸驩县之县丞。咸驩为汉九真郡辖县,位于今越南乂安省演州县一带。该墓是目前国内发现为数不多、墓主身份相对明确的县丞墓,为研究汉代低品级官员的埋葬习俗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材料,也是研究汉代郡县设置和行政区划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