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了他几句,他怎么就想不开了?

在川流不息的上海卢浦大桥上,一辆白色汽车突然停下,一名 17 岁男孩突然打开车门,穿过车道,毫不犹豫地从桥上跳下了下去。
他的妈妈,由于慢了半步,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坠向地面…
而她,就差那么一点点,在她儿子终身一跃的时候,就抓住了他…
「我就说了他几句,他为什么就自杀了?
也许这位母亲,目前还想不明白:「我就说了他几句,他为什么就想不开了?」
看到视频里面这位母亲,在痛失爱子后,情绪激动地拍打地面的场景,简直是去年门诊上遇到的翻版。
去年国庆节后,刚上门诊,还没有开始接诊,一名妇女便急匆匆地推开诊室的门,扑通跪在地上,似乎像受到了莫大的委屈一般,眼泪一瞬间就涌了出来:「医生,我错了,我应该听你的话。」
我心一沉,预感情况很不妙,连忙询问到:「怎么了?」
这名妇女说到:「医生,我就应该听你的,让他吃药,让他住院…就去厨房端菜那一会儿工夫,转过头来,人就不见了,只听见楼下有重东西砸到地的闷响…可他平时都有说有笑的啊…怎么突然就想不开了?」
「我真的想不明白,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突然想起两周前,一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就诊,孩子从始至终很少说话,而这位母亲一直在怀疑,孩子在装病,好为自己平时赖床和不想上学找借口。
支走他的母亲后,与男孩单独交流。
在她母亲离开诊室后,他亮出了自己的左手腕,上面有好几道划痕,然后很冷静的说道:「医生,我不想活了,感觉生活好没意思。」在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后,毫不意外的发现这孩子存在抑郁症。
于是,很严肃的把他的母亲叫了进来,告知她的孩子目前自杀风险非常大,强烈建议让他住院接受治疗,但这位母亲以不需要和住精神病院丢人为由拒绝了。
遇到这种强势又无知的父母,作为医生,真的很愤怒,又很无奈。
「动不动就自杀,这些男孩的心理也太脆弱了吧!
在青少年,自杀是其第二位死因。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在自杀死亡的人里面,有 90% 的人都可能存在某种精神疾病,其中抑郁症占了 40%-70%。所以,自杀这个事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了抑郁症。
别看起来孩子平时,有说有笑、吃喝拉撒都还行,感觉孩子没有得抑郁症。但对于孩子的内心,你可能并不了解。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呈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他们渐渐地把内心封闭了起来,但又经常感到孤独,希望有人能够关心、理解和肯定自己,非常关注身边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在面对负面评价时,容易产生绝望、无助和悲观的想法。
要想发现孩子的抑郁症,除了心情不好、食欲差、睡眠不好等典型表现外,还可能还以成绩快速下降、厌学、爱发脾气为主要表现(抑郁症的主要表现请见:牛人教你如何一个词记住抑郁症的 9 条诊断条目 )。
若怀疑孩子可能存在抑郁症,不要迟疑,带孩子来精神科看看。要知道,精神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都需要治疗。
当然,除了抑郁症,其他原因,如父母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紧张、教养方式、父母期盼过高和失恋等,都可能引发自杀行为。
「这样的孩子应该怎么管?
看到这儿的家长,很多人可能就有疑问:「对于动不动就自杀的孩子,我该怎么去管?」
对于想问这个问题的家长,先自罚五十大板。不要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一味想着怎么去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长。
在临床上,这类家长真的太多了,自己要多反思一下:孩子真在想要什么?学习成绩好,就真的好吗?为什么孩子不和我说心里话?为什么孩子总是和我对着干?
对于亲子关系,限于专业能力,实在给不了太多的切实建议,每个家庭都有自己那本难念的经,这儿就不乱熬鸡汤了。
但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目睹太多这类家庭惨剧后,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们,能记住下面的三点:
1.  孩子要有自杀的想法,第一时间要想到带 TA 去看精神科医生,TA 可能存在抑郁症。
2.  医生若建议住院治疗,一定要坚定地配合医生。
3.  孩子住院后,若医生建议使用电休克治疗(俗称电疗),要配合医生,电休克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自杀风险。
自杀,关乎生死,不要让失去,变成永远的遗憾。
策划 | 江十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