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经方治疗血管瘤
犀角地黄汤治疗耳血管瘤
张某,女,16岁,陕西渭南市人,2002年7月就诊。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皮肤红紫,且颜色逐步加深。经多家医院诊断为血管瘤,建议激光、手术等方法治疗,患者因惧怕遗留疤痕而拒绝,慕名前来试用中药治疗。
刻诊:右耳皮肤色暗红,无肿胀、发热、疼痛等不适,喜冷饮,舌绛,苔薄黄,脉弦微数。证属血热血瘀,治以凉血活血。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30克,生地黄20克,赤芍15克,牡丹皮10克,紫草12克,大青叶20克,槐花12克,茜草10克,柴胡12克,黄芩12克。每日1剂,水煎服。
用药1个月后复诊,药性平顺,右耳颜色变浅,舌红,脉弦。效不更方,嘱服原方。半年后来述,前后服药150余剂,右耳皮肤几如常色。
按:血行脉中,循环往复,全赖气血冲和。血热既能使脉道受损,又能煎熬津液而致血液黏稠瘀滞,终使血行受阻,横生枝蔓。本案右耳皮肤色暗红和舌绛这两个主要症候是辨证要点。
归脾汤治疗颈部血管瘤
许某,女,9岁,陕西合阳县人,患者右颈部包块3月,经西安某大医院穿刺活检为血性物质,B超示“血管瘤”,建议手术治疗。家属要求保守治疗,于2006年4月2日前来就诊。
刻诊:右颈部拳头大肿块,质软,皮色不变,触之不痛,面色萎黄,平日进食偏少,余无不适,舌淡苔薄,脉细弱。询其学习刻苦,结合面色、舌脉象,乃系劳心思虑,损伤心脾,脾不统血,加之脾虚生湿,湿聚为痰,痰血互结,脉道迂曲,日久成团。治当健脾益气,引血归脾,兼化痰浊。
予以归脾汤加减,方药如下:党参12克,炙黄芪3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炙甘草6克,木香6克,龙眼肉6克,生姜3克,大枣10克,半夏10克,白芥子10克,川芎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2006年8月2日其父来电话,诉服药90剂,肿块消失。几年以后,当初介绍其找我进行中医治疗的表妹夫马普增见到我时补充说:“服药70剂无效,家属动摇疑惑。我问三虎各让你们吃多少剂药,回答是90剂。我说,那就吃90剂再看。结果,吃完90剂后,肿块一夜间消失。”
一贯煎治疗肝血管瘤
王某,男,46岁,广西柳州市人,2006年体检时B超发现肝内有一55mm×60mm,血管瘤。2007年6月9日前来就诊。
患者肝区时有胀痛,性情急躁,口苦,舌暗红,苔薄黄,脉弦。证属肝气郁滞,兼有瘀血;法当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以丹栀逍遥散加减:当归12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柴胡12克,茯苓15克,炒白术12克,甘草6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茜草10克,丹参30克,牛膝10克,3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7年11月12日第10诊,前后服药40余剂,B超复查无明显变化;口苦消失,口干始现,胀痛好转,以隐痛为主,舌红少苔,脉弦细。
此乃肝阴受损之象,方改一贯煎加味:生地黄15克,当归12克,枸杞10克,川楝子10克,北沙参10克,麦冬12克,玉竹15克,山楂10克,青皮10克、炙甘草6克。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一周后患者来诊,极言药性平顺,症状消失,要求原方继用。
2008年5月30日第26诊:患者续断服上方50余剂,无明显不适。今复查,肝脏彩超示血管瘤缩小至30mm×45mm。仍用上方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