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应该如何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这一项教研员的常规工作影响重大,它集管理、诊断、评估、指导、研究、沟通、交流、鼓励多项功能于一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改革,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听课评课虽然不像上课那样需要精心策划,严密组织,但要听出特点,抓住实质,点出关键,评出水平,给人以启发,令人心悦诚服,却非易事。
因此,研究教研员如何听课评课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教研报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对教研员听课评课的认识。
一、明确听课目的
不同类型的听课目的不同,听课的侧重点会有差异。听课前明确听课的目的、任务,选好听课的角度,确定听课的重点,可以提高听课评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研员的听课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视导检查型听课;指导帮助型听课;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型听课;教学研究型听课;考核评比型听课。
视导检查型听课是教研员监督、督促学校教学工作最主要的形式。其目的在于了解学校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查找分析学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改善学校教学提出建议而掌握第一手资料。
指导帮助型听课主要是针对新教师或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地听课,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帮助执教教师在分析教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等方面进行剖析透视,找出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型听课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教学有特色的教师总结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以树立教学典型。这类听课要求教研员要有眼力,善于发现教师教学的独到之处(包括教师本人尚未发现的自身独特的、潜在的教学气质或能力),能够帮助教师将自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当然也应发现教师存在的不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教学研究型听课是教研员研究课堂教学,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沟通与一线教师的联系,与教师交流经验,切磋教艺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教研员向一线教师学习,补己之短,开阔视野,提高教研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考核评比型听课主要用于教师考核和优质课评比。这类听课要按照规定的有关标准,客观、公正、准确地对教师及课堂教学作出评价。
二、有准备地听课
教研员听课评课要高屋建瓴,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宏观上把握,微观上突出,既能指出错误与缺点,也能拿出正道与妙方。为此,要在听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有当前的准备,也有长期的准备。
(一)掌握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了解新课改的动态和本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向,包括课程教材、课程安排、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就能说得有深度,道得有高度。
(二)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编排意图和知识体系、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
(三)深入细致地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方法,思考假如我上这堂课,我将怎样教,为所听的课提供一个对比。
(四)了解上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教龄、任课情况、教学特点、师生对他的评价等。
(五)了解听课班级的特点,如学生的素质、学习态度和习惯等,了解课程进度。
三、有多元的评课标准
评课标准不能一概而论,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标准;面对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听课者,因为对教育的理解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标准。这样说并不是没有本质的追求。评课标准可归纳为“5+X”。所谓“5+X”,就是无论对哪一个学科、哪一种课型的课堂教学都有5个最基本的标准,“X”是强调对不同的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还应该有体现其自身特点的评价标准。
5个基本标准是:
(一)教学目标明确,难易适度。“目标明确”是指师生双方对一节课应达到的目标有共同的认识;“难易适度”是指教学目标符合课标、教材、学生实际。
(二)师生双方都有高度的积极性和高效的互动。教师有充分的准备,饱满的精神,有效的引导;学生有生动、积极、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是有效的,而不是形式上的。
(三)教学效果好。这是一堂好课的标志,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学生达到了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
(四)教学方法得当。善于“对症下药”,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五)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好。包括语言、板书、学科功底、实验操作、组织协调、教学机智、为人师表的感染力等。
“X”对于不同的学科和课型内容、不同层次的教师和学生是不同的。比如,对新教师的上岗课要关注他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对骨干教师的展示课要关注他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对随堂课要关注其是否“实”中有“华”;对优质课要看其是否“华”中有“实”;对实验课要关注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的效果,等等。
四、听课的主要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师与生的互动。所以听课既要观察教师的“讲”,也要观察学生的“学”。听课的主要活动可归纳为“四听、两看、一想”。
“四听”:一听学科知识的讲授是否正确,是否讲在点子上,重点、难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二听教学语言是否生动、准确、清晰、流畅、精练;三听教师的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怎样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提出问题。
“两看”:一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板书是否合理分明,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熟练科学,教法选择是否恰当,教学活动情境的创设是否有效,学生学习指导是否得法,是否关注全体学生,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二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是否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的思维是否积极、主动、有效、深入,学生活动时间是否恰当,师生的感情是否交融,教与学是否呼应。
“一想”:听课要边听、边看,还要边想。单纯的听和看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需要透过现象想本质。例如,教师提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大多数同学的答案脱口而出,课堂气氛很活跃,这很可能是问题过于简单了。如果一个问题提出后,开始无人回答,但看得出来学生在思考;过了一会儿,有的学生脸上露出了有行领悟的表情,回答问题的学生渐渐多起来了,这才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样,若对教师提的问题,学生一答一个准,而且语言流畅,一个结也不打,这是不是好呢?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学生对问题已事先准备好;二是回答问题的都是好学生;三是问题内容要求偏低。这三种情况都不会使学生有较大的收获。上得好的课,应该看得出学生怎样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答错了或答得结 结巴巴是正常现象,正因为这样,他才要学习。教师的功夫也就是在学生答错时,能加以引导;答得不完整时,能加以启发。所以,听课一定要琢磨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平和深刻地评课
教研员评课不只是给予上课教师正确的指导,还影响着学校,甚至一个地区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影响着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所以,教研员的评课比一线教师的评课要更讲究技术和策略。
教研员评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等切磋。评课是对课程理念认识的交流,不是谁说了算。若只抱着指导者的心态,就会对上课教师的一些好的方面视而不见,或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教师。
(二)倾听教师。评课前要注意听取执教老师的介绍,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其本人对课的思考,如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为什么选择这个材料,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练习,为什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以及上课后的体会和思考等。这样做,有助于了解执教教师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理由,了解执教教师的内心想法,从而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错觉和误解,使评课更客观、准确。
(三)实事求是,激励为主。优点不拔高,缺点不放大;优点说够,缺点说透。对优点适时给予恰当地鼓励和评价,对缺点多用商量和建议的口吻,留有余地,给教师自己玩味的空间。忠言不一定要“逆耳”,忠言顺耳或许效果更好。
(四)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具体不空泛。比如,说重点不突出,就应与执教教师交流教材中哪些是重点,为什么是重点,讲课时怎样去突出重点,并用教育教学理论、规律去剖析教学行为,使听者真正理解,并有所悟、有所获。
(五)关注差异,分层推进。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和不同的课型要求不同,评课的标准和侧重点应有所区别。如对新教师,要详尽地为其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对教学有困难的教师,首先要找出其教学中的“闪光点”,使其树立信心,同时指导他们研究教材教法,向他们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对普通教师,尽力帮助他们找准更上一层楼的突破口;对教学尖子,侧重点评其教学个性及长处,促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他们逐渐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而对研究课,应突出一个“研”字,倡导一个“议”字;对评优课,应突出一个“严”字,倡导一个“学”字;对常规视导课,应突出一个“实”字,倡导一个“促”字。
六、勤于总结和反思
听课笔记,以及评课中思考、发现的问题和萌发的体会都是教研员进行教学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应该对这些材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一番整理,找出其共性和个性,归纳出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应该吸取的教训,列出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论证的问题,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这些教研活动成果尽快发挥推动学科教学改革整体发展的作用。
听课评课对于教研员取得教学研究的主动权,取得教学指导的发言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否充分发挥听课评课的效能,不仅取决于我们对听课评课方法要领的掌握,还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思想、专业知识、基本功和个性特点。我们应加强学习,充实自己,努力实践,积极探索,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师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