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莫过周先生
爱莲莫过周先生
作者 |王开林
但凡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湖南道县人)是濂洛学派的开山鼻祖,宋朝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尊之为业师。黄庭坚撰《濂溪诗序》,对周敦颐推崇备至:“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好读书,雅意林壑。初不为人窘束世故。权舆仕籍,不卑小官,职思其忧。论法常欲与民,决讼得情而不喜。”心地纯净,学识渊博,不拘俗套,爱护草民,周敦颐以爆棚的人格魅力圈粉无数,洵在情理之中。
周敦颐一生未做过大官,但他不以职位低卑而自行轻贱,让他去讨好上司而残害生民,简直比驱赶大象穿越针眼还难。上司王逵办案马虎,想要草菅人命,周敦颐与之争辩不休,争辩无效,他就“委手版”,弃官职,终使王逵在杀人之前幡然醒悟。上司赵抃一时失察,误信谗口,在周敦颐面前大发雷霆,周敦颐处之超然,一点也不恐慌,他坚信清者自清,日久分明。赵抃守虔州时,冷眼细察虔州通判周敦颐的所作所为,终于认识到这位直接下属是不可多得的雅士贤才,顿悟往昔之非,他紧握周敦颐的手,诚恳地说:“我差点就看走眼了,从今以后我算是真正了解周茂叔了!”赵抃还当众翘起大拇指赞叹道:“周茂叔,天下士也!”
赵抃是何许人?在《宋史》中,他与包公(包拯)同传,史家誉之为“千古官守第一,千古治行第一”。赵抃日有所事,夜必焚香告天,堪称北宋时期廉吏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宰相韩琦称赞赵抃为“世人标表”,文豪苏东坡以“玉比其洁,冰拟其莹”形容其高尚品行。在《赵清献公神道碑》结尾,苏东坡总结道:“盖东郭顺子之清,孟献子之贤,郑子产之政,晋叔向之言,公兼而有之,不几于全乎!”评价之高,已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正是这样一位大神,以其法眼阅人,称道周敦颐为无双国士,在士大夫中为之延誉,乐此不疲。赵抃一再向朝廷举荐周敦颐,暮年镇蜀,还打算请周敦颐出山辅佐他,虽未能如愿(因周敦颐病重而未能成行),但其眷眷之意暖透人心。
唯至清者能赏识至清者,赵公之赏识周公,堪称史上之佳话,也符合世间之定则。谁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清者之友、廉者之友势必将浊者之友、贪者之友远远地甩开几百条大街。他们乐意达成的是彼此心灵的相慕相悦和彼此人格的相钦相敬,倘若谁单以势利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就该贻笑大方了。
清朝道光年间,曾国藩以诗为赞:“九疑南奥,有濂一溪。在宋嘉祐,大贤所栖。”他赞美的大贤就是周敦颐,诗中的濂溪是道州(今湖南道县)的濂溪。嘉祐六年(1061),周敦颐通判虔州(今江西赣州),赴任途中,游览匡庐,山中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日后,他在山麓构筑书堂,堂前一脉清溪发源于莲花峰,“洁清绀寒,下合于湓江”,周敦颐就以故乡道州的濂溪来命名它。晚年,周敦颐定居于此地,世称濂溪先生。
据黄庭坚《濂溪诗叙》所记载,曾有游人议论道:“濂溪未足以对茂叔之美。”意思是这个溪名过于平凡,无法与周敦颐的美质美德相匹配。黄庭坚则另有洞见:“虽然,茂叔短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名,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闻茂叔之余风,犹足以律贪,则此溪之水配茂叔以永久,所得多矣。”在万丈红尘中,放纵欲望则贪,约束欲望则廉,唯有达于极境的人才能做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样清峻的廉者,多乎哉不多也。“濂”字既为形声,亦可会意。水之廉者与人之廉者相配,岂非天作之合?濂溪清,廉人亦清,清清白白,这始终是周敦颐最看重的品质。要不然,他怎么会写《爱莲说》,又怎么可能妙手偶得这一千古名篇?
人性与物性有相通处,就必有相碍处;有相合处,就必有相忤处。隐者爱菊,雅者爱兰,清者爱莲,富贵者爱牡丹,如此则人性与物性相通相合,倘若让他们置换所爱,势必相碍相忤,各自不欢。周敦颐爱莲,他爱其花中君子的高尚品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的花中君子不可能在繁华地段引起围观,也不可能在鲜花市场获得善价,就连某些自命不凡的画家也是两眼如探照灯一般盯住牡丹,跃跃然欲成国手。尽管如此吧,君子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拿出自己的本事——“出淤泥而不染”,显示自己的本色——“濯清涟而不妖”,保全自己的本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坚守自己的本性——“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以本事、本色、本质、本性去应对四方风雨、八面尘霾,自有其快意处,也自有其成就感。
人中君子独爱花中君子,这说明,除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有一个人与物不隔的理——气味相投。
王开林,长沙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协会员,《读者》首批签约作家。现供职于湖南省作家协会。迄今已出版散文集《灵魂在远方》、《天地雄心》、《大变局与狂书生》、《新文化与真文人》、《非常爱非常痛》、《国士无双》、《民国女人》等二十四部,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文人秀》、《桃木匕首》两部。作品被收入海内外近四百种散文选本。曾获“湖南青年文学奖”、“《萌芽》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台湾“《中央日报》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