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黑暗135年,每一页都在“吃人”(3)
序: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
江山,被闹了个满目苍夷,
天下,被闹了个分崩离析。
于是一不留神,中国历史进入了最混乱的时期,没有之一。
这段最黑暗的135年(304-439年),每一页都在”吃人”!
承接上文:
点击阅读>>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135年,每一页都在“吃人”(1)
点击阅读>>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135年,每一页都在“吃人”(2)
前文说到,齐万年之乱爆发后,贾南风将略阳、天水等六郡之地十几万流民迁往巴蜀后,十几万流民老老实实的去了,就想在巴蜀安家。
可是西晋朝廷不让啊。
流民火了,叫我来巴蜀的是你,现在又让我们回去等死。
于是,十几万流民什么招都用尽了,就想呆在巴蜀。
这是流民们和西晋王朝的根本矛盾,生与死的矛盾,根本没得谈。
事已至此,那就没办法了,只有开打了。
一场拆迁队和钉子户的战争即将打响。
01
钉子户很强
永宁元年(301年)十月,益州刺史罗尚决定采取武力,强硬逼迫十几万流民迁出巴蜀。
当时李特已经笼络住了巴蜀流民,以绵竹为基地,打造一个兵营,李特镇守北营,李流镇守东营,缮甲厉兵,严阵以待。
很快罗尚派督护田佐、广汉都尉曾元、牙门张显、刘并等人领兵三万,偷袭李特大营。
显然,罗尚低估了十几万颗想当钉子户的决心。
一仗下来,罗尚的拆迁队大败,近乎全军覆没,钉子户大获全胜。
李特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巴蜀流民马上拥护其为镇北将军,建立政权。而后挥师攻取广汉,再攻打益州首府成都,彻底将巴蜀闹了个天翻地覆。
但成都城高池深,李特的流民大军是临时拉起来的队伍,缺乏攻城能力,成都久攻不克。
这个时候,史书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记载:
“罗尚素贪残,为百姓患。特与蜀民约法三章,施舍振贷,礼贤拔滞,军政肃然,蜀民大悦。”
罗尚太不是玩意了,贪得无厌,残暴不仁,巴蜀百姓引以为患,李特约法三章、开仓济民,一举笼络巴蜀人心。
瞧见没,巴蜀的老百姓才不管李特是不是汉人,只要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护他。
胡人内迁和当地人有矛盾吗?
有!这是客观存在的。
可这和西晋官员的压迫相比,都不算事。
用时下的话来说,巴蜀阶级矛盾大于民族矛盾。
西晋之所以乱,乱就乱在司马们不是好鸟,底下的地方官也不是个什么好玩意儿,怎么盘剥百姓,怎么来。
这样的朝廷,百姓肯拥戴才有鬼。
李特瞧准的就是这点,获得了巴蜀百姓的支持,“蜀民大悦”,大悦的不仅仅是十几万流民,而是整个巴蜀百姓。
太安元年(302年)五月,成都已经被围半年多时间,西晋朝廷终于派出了援兵。
河间王司马颙派兵救援成都,驻军梓潼;
广汉太守张征驻军德阳;
罗尚也派人驻军繁城,对李特大军形成一个包围圈。
西晋朝廷大军已至,不突破这个包围圈,流民大军就完了。
怎么办?
李特先派自己的儿子李荡攻打梓潼,与此同时自己则率军进攻繁城。
一战下来,繁城被李特攻破,罗尚只好死守成都。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李特旗开得胜的同时,李荡也不含糊,阳沔一战晋军大败,梓潼被迫投降,而后李荡乘胜追击,再下葭萌。
几战下来,李特地盘又扩大了。
他开始给自己升官了,自称大将军、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改年号建初。
呃,跟那死鬼赵廞的头衔差不多。
同年八月,李特决定扩大战果拿下德阳,稳固形势。
但驻守德阳的张征是个厉害人物,先固守不出,而后趁李特松懈,大举袭营。
这下打了李特一个措手不及,李特吃了个大亏,被张征追得抱头鼠窜。
关键时刻,李荡来了!
他定睛一看,这乐子搞大了,自己老爹都快被人给打死了。他赶紧出兵救援,救出了李特。
经此一遭,李特想退兵,手下人赶紧劝他乘胜追击,果然一战攻克德阳。
梓潼、繁城、德阳一被攻克,李特打破了晋军的包围圈,可以专心攻打成都了。
更妙的是,此时西晋中央又爆发内乱,八王之乱又迎来一次高潮。
这年十二月,齐王司马冏被赶下台,朝政大权落入长沙王司马乂之手。
中央乱成这样,西晋朝廷一时半会是无法顾及巴蜀之乱了。
李特趁此良机,猛攻成都,只要拿下成都,就能控制整个巴蜀。
太安二年(303年)正月,李特率军攻打成都,蜀郡太守徐俭投降,李特进入少城,太城内的罗尚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李特形势一片大好。
公元301年(上)303年(下)形势对比图
04
做人不能浪
就在形势大好,成都指日可克之际,李特这时浪了,接连犯错,使得大好局面发生逆转。
首先,李特竟然答应罗尚求和,给了罗尚喘息之机。
其次,李特流民大军缺粮了。
没办法,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巴蜀从赵廞之乱开始,已经乱了两年多了,巴蜀是天府之国不假,也承担不起这样的大乱。
缺粮咋办?地主家还有余粮啊,没空生产的流民大军只能去抢。
李特下令“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
好家伙,此令一开,流民大军开始纷纷四出征粮。征粮作风简单粗暴,没有做好老百姓思想工作,上门就是抢。
捎带再抢点金银珠宝,放个火烧烧房子,搂搂川妹子也是常有的事。
历史吃人,就是这么个吃法。
王可伟油画《兵车行》局部 侵删
这样一来,巴蜀之地,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
蜀中百姓和流民矛盾再度被激发,纷纷起兵反抗李特的暴力行径。
就在这时,长沙王司马乂暂时稳定了局面,派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孙阜率兵三万救援罗尚。
朝廷援军一来,罗尚也积极展开自救工作,趁机策反李特军中的原晋军将领,再怂恿蜀民反抗李特。
这一下,李特完蛋了。
二月,罗尚和荆州援军发起反击,内应外合,一战击溃流民大军,李特、李辅、李远战死,流民大军遭遇重创。
李特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千万别浪,李特就是浪死的。
05
虎父无犬子
李特死后,李特的弟弟李流收拾残兵败将,退守绵竹。
流民大军在绵竹同样分守两营,一营由李流自己率领,另一营由李特大儿子李荡和二儿子李雄率领。
两个都是个厉害人物。
李荡勇猛无敌,是流民大军中最厉害的猛将,前面已经是有精彩亮眼的发挥。
李雄也不遑多让,政治才能尤其突出。
两兄弟颇有点孙策、孙权的意思。
据说兄弟俩的母亲罗氏曾梦见两道彩虹从门口升向天空,其中一道虹中间断开,而后生下李荡。
后来罗氏去打水,忽然间像是睡着了,又梦见大蛇绕在她的身上,于是有了身孕,十四个月之后才生下李雄。
这肯定是后人附会,老套路。
此时兄弟俩只能并肩作战,希望能挽狂澜于既倒。
这年三月,罗尚想来个趁你病,要你命,趁势进攻绵竹。
这个时候流民大军形势非常不妙,晋军步步紧逼,蜀民处处反抗,流民内部也有人叛变投敌,倒戈一击。
前有大敌当前,后有小人背叛,怎么看流民大军都完蛋了。
关键时刻,李流、李雄、李荡叔侄浴血奋战,就连李荡的母亲罗氏也披甲上阵。
罗氏一出战,迎面而来的就是叛徒隗伯。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罗氏奔着隗伯就杀将过去。
第一回合,罗氏吃了个亏,眼睛都被隗伯给刺伤了。
但罗氏丝毫不退,气当益壮,杀得更猛了,真是个巾帼英雄。
狭路相逢勇者胜,罗氏一介女流,尚且如此勇猛,流民大军士气大涨,勇不可挡。
一场血战下来,罗尚被击退,流民大军趁势反攻,重新围住了成都城,双方在成都展开残酷的拉锯战。
可惜,就在攻打成都的时候李荡不幸阵亡。
成都城成为流民大军不可攻陷的坚城。
李荡的阵亡彻底打垮了李流的信心,坚不可摧的成都城让李流绝望了。
眼看着西晋援军将至,内外夹击下,流民大军何去何从?
在妹夫李含的劝说下,李流决定投降,但李雄不干,坚决反对投降,两人争执不下。
最后李流以主帅的身份,强行签署投降书,在当年五月以自己的儿子李世以及李含的儿子李胡为人质向荆州援兵孙阜投降。
王可伟油画《兵车行》局部 侵删
06
转危为安
李流、李含的投降,激起了李雄以及李含另一个儿子李离的反对。
李雄和李特一样,是个不甘人下的主,是一个比孙权还要厉害的人主。
他马上找来表哥李离,两人一商量,决定不顾叔叔和姑父的意见,抵抗到底。
李雄回到军中,召集自己的人马,开了个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就两点:
第一,我们和蜀地百姓结下了血海深仇,化不开了,一旦束手就擒,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下场好不了。
第二,就算我们投降了,我们还得回甘陕,那地还有活路吗?投降也是个死,还不如同心协力,弄死孙阜,搞个四川户口本,夺取富贵。
会议精神获得了所有人的支持,大家都愿意跟着李雄为了四川户口再干一票。
很快,李雄调齐数千精锐骑兵,直扑孙阜而去。
可怜的孙阜刚接到李流的投降书,以为救蜀大功告成,哪知道李雄会发动偷袭。
他根本没有任何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狼狈而逃。
正好主帅宗岱在垫江病逝,荆州援军只好打道回府。
李雄携胜而归,一举解决流民大军危机。
李流这会儿算是明白了,自己这侄子不是一般人,日后振兴李家的就是这小子,人不服老不行,是时候让年轻人去闯事业了。
李流马上将流民大军军权全部交给李雄,李雄成为流民大军新一任话事人。
新人新气象,进取心极强的李雄一上任就焕发了不一样的精神面貌。
当年六月,李雄攻杀汶山太守陈图,夺取郫城。
这一场大战下来,蜀中沦为焦土,死伤无数。
当时“蜀民皆保险结坞,或南入宁州,或东下荆州。城邑皆空,野无烟火,流虏掠无所得,士众饥乏。”
偌大的天府之国,只有涪陵地区,颇为富庶,是乱成一团糟的巴蜀地区仅存的大粮仓。
当时涪陵人徐舆发现此处的价值,请求罗尚任命他为汶山太守,再拉拢当地的一个豪族老道士范长生,然后以涪陵为据点扑杀李流。
结果罗尚竟然不肯给徐尚升官,你丫什么人,敢跟我升手要官。
徐舆一怒之下,转而带着范长生,向李流、李雄投降,担任安西将军。
呃,徐舆和范长生是正儿八经的汉人,地地道道的川人,他们就这样投靠了李雄。
事实证明,两人的投靠,是李雄成功的关键所在。
徐舆是个治地理政的高手,有了徐舆,李雄就能稳定后方,如虎添翼,相当于有了自己的萧何;
范长生是天师道的传教道士,在蜀中很有影响力,有了范长生,李雄就能通过范长生获取最大宗教天师道的支持,相当于有了自己的国师。
可惜如此大才,在西晋朝廷竟然没有出头之日。
在徐舆的治理下,涪陵成为流民大军最为可靠的粮仓,一举解决困扰流民大军的最大问题。
困扰流民大军最大的命门一被坚决,“流军由是复振”,实力暴增,转危为安,再无后顾之忧。
而范长生的出现让流民大军成功地披上了宗教外衣,更好的融入了蜀中。
这是卧龙凤雏啊,真是喜从天降。
07
天赐良机
不过老实说,尽管在徐舆和范长生的支持下,流民大军实力大增,可依旧不是西晋王朝的对手。
西晋王朝有三个优势:
第一,成都还没被流民大军拿下;
第二,可以从荆州调集援军;
第三,可以从关中出兵镇压流民大军。
然而,西晋王朝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首先看成都。
成都城的罗尚已经成为惊弓之鸟,压根就不敢动,只能困守成都,只能被动的等待援军。
其次是荆州。
荆州地区在新野王司马歆的治理下,民怨沸腾。
偏偏这时候司马乂为了扑灭李雄,再次从荆州调兵入川作战,荆州百姓压根就不想背井离乡去巴蜀作战。
司马乂急了,连忙下诏书催促荆州地区出兵,所到郡县只能停留五天,时间一到,官员免职。
于是地方官为了保住乌纱帽,纷纷驱赶百姓入川作战。
这样一来,荆州民心不稳,就给了阴谋家机会。
在入川援军中有个蛮人叫张昌,是平山县吏,但他早就落草为寇了,聚集了数千人马。
公元303年张昌攻陷江南诸郡
他假称自己是受诏入川平叛的军队,四处招摇行骗,号称“壬午兵”。
荆州民心一乱,他瞧准了机会,决定干票大的——造反!
他首先改名李辰,称自己是神仙下凡拯救万民,而后割据安陆,正式扯开反旗。
很快张昌攻下荆州重镇江夏,他再改名刘尼,说自己是汉朝皇帝后裔,堂而皇之的建立一个政权。
不久,姓刘姓李还姓张的张昌攻克樊城,斩杀司马歆。
一时间荆州地区大乱,荆、江、徐、扬、豫五州辖境,大多被张昌占据。
虽然这次叛乱被荆州刺史刘弘帐下大将陶侃所平定,但是经此一遭,荆州彻底乱了,根本就自顾不暇,无法调兵入川平乱。
司马乂傻眼了,按起葫芦又起瓢,益州还没搞定,荆州又乱了,这咋整。
最后是关中。
关中是河间王司马颙的地盘,司马颙兵多将广,他要真派兵入川,李雄估计也要完蛋。
可是司马颙根本就不管巴蜀叛乱,眼珠子只盯着洛阳。
这年八月,他联合成都王司马颖共同攻打长沙王司马乂。
八王之乱又爆发大战,这场大战一直打到第二年正月,以司马乂被杀而结束。
司马颙、司马颖还有东海王司马越三个各怀鬼胎的家伙忙着划分中央大权,哪有精力管巴蜀的李雄?
08
乱世乐土
这样一来,李雄再无后顾之忧。
这年九月,李流病逝,李雄彻底接班,担任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以郫城为治所。
不久,李雄打退罗尚最后一次进攻,兵迅速发起反攻,夺取成都少城,同时又令叔叔李骧攻取犍为,断了罗尚粮道。
形势发展至此,瞎子都知道成都守不住了。
果然这年闰十二月,孤立无援的罗尚开溜跑路。
李雄终于攻克成都,彻底占据巴蜀全境之地。
永兴元年(304年)十月,李雄在成都自立为王,改元建兴,大赦巴蜀,尽除晋法,约法七章,安定人心。
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奋战,十几万流民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四川户口,他们和蜀民一样,成为一个新兴政权的子民。
而巴蜀原有的百姓对这个氐族人建立的新兴政权也不是很反抗。
老百姓的仇恨来得快,去得快,记仇的早死了,剩下活着的人只希望好好活下去。
只要李雄对他们好,能让他们活,什么之前的仇恨不算什么,中国历史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况且,李雄建立政权后,他非常聪明的做了一件最重要、最有智慧的事情。
李雄称王后,老道士范长生乘坐素车来到成都,架子不大,仙风道骨,却很有谱。
李雄亲自迎接,恨不得叫范长生一声亲爹、仲父什么的。
然后他封范长生为丞相,尊称范贤,面子里子,给的备足。
范长生投桃报李,建兴三年(306年,西晋光熙元年),范长生劝李雄称帝,改年号晏平,立国号大成。
公元306年形势图
其实范长生知道李雄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客气,答案只有三个字——天师道。
天师道不仅是当时巴蜀第一大宗教,也是全国第一大宗教,信徒遍布天下。
很明显,李雄这是想继续获得天师道的支持。
范长生欣然应允,迅速和李雄达成同盟。
范长生代表天师道支持李雄在四川的统治,李雄则尊天师道为国教。
新兴的大成国,政权由李雄控制,宗教权由范长生控制,双方各取所需。
三清老头以及他们的徒子徒孙比老百姓更现实,他们也不在乎李雄是氐族还是汉族,他们要的只是香火而已。
有了天师道的支持,大成国事半功倍,顺理成章地彻底在巴蜀战稳了脚跟。
李雄其实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他在位三十一年。
他没有多大的野心,对中原没什么想法,就想守着自己在四川的一亩三分地,别人不招惹他,他不招惹别人。
李雄在位期间,他在范长生“清心寡欲,敬天爱民”的宗教宗旨影响下,养民于内,招怀于外,宽刑简政,轻徭薄赋。
在他的治理下,巴蜀大治,巴蜀百姓颇为拥护李雄。
史书称赞道:
“是时天下乱而蜀平,年谷屡熟,闾门不闭,道不拾遗。”
这是对李雄最好的评价,巴蜀百姓因为李雄在乱世之中获得安宁之地;
不仅如此,中原大乱之后,投奔成汉的百姓有很多,成汉实力大增,蜀中成为乱世中的一片乐土。
到了东晋成帝咸康四年(338年),成国改国号汉,因此史书连称为“成汉”。
就这样,十六国第一个国家成汉正式建立。
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片乐土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片白骨上的。
历史,就是这么无奈,这么吃人。
一个户口本竟然引发巴蜀两次叛乱,直接拉开五胡乱华的序幕。
接下来,登场亮相,继续吃人的五胡枭雄又是谁呢?
下期继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