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员已达34人,航天任务分工基本明确,将配备新一代航天服

“天和”核心舱上天,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将进入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站的阶段,而航天员进入太空就需要专门的航天服,很多科研项目还需要一些舱外活动,还有伴飞的光学舱的安装和维护等,需要穿上舱外航天服去执行,因此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是进入了一个比以前更需要频繁使用航天服的时代。

在之前天宫一号与天宫二号主导载人航天的时代,我国航天员共有5套航天服,主要分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类,舱外航天服只有一种,舱内航天服有4种,但有三种都是类似工装的工作服,有一种类似舱外航天服,可以在可以在舱内出现泄露或遭到破坏的紧急情况下使用,具有一定的生命保护功能,比如在航天器出现失氧失压等状态时,所穿的航天服要能实现自动充氧充压,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但相对与舱外航天服来说体积和重量较小,功能也相对简单。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执行太空出舱任务时穿着的设备,它虽然是一套服装,但有着类似空间站的各项生命维持和保障功能,舱外航天服将载人航天器中的生命维持和保障功能浓缩到了这套衣服上,比如它具有防辐射、防高低温、供氧保暖、压力调整等作用,简单来说,它就是一套人可以在地球外太空中生存一段时间的生命保障系统,或者说它就是一台小型载人航天器。

↑上图中左为舱外航天服,右为舱内航天服

先前我国制造的舱外航天服重达120多公斤(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活动时使用过),基本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体重了,如果在地面上,别说穿着这套航天服干活了,就连把它穿在身上都很困难,因为穿在身上就相当于负载两个人的体重,但是在外太空中,由于处于失重状态下,微重力环境中把它穿在身上,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而且关节部位也都很灵活,所以虽然舱外航天服看上去很臃肿,但是工作时并不会觉得阻碍活动,动作起来也并不是很笨拙。

舱外航天服服装里外共6层,可以承受外太空中200多摄氏度温差的考验,其制作费高达3000多万元,但它能防水防火防气体防辐射,可谓是“天衣无缝”,人把它穿在身上,衣服内外可以说是两个世界。

今年的6月份,我国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搭载三名航天员前往天和号核心舱,与之对接后将进入核心舱中开展空间站搭建和一些科研工作,这肯定需要给三位航天员配备航天服,那他们还会穿戴先前的航天服吗?其实就像我国的空间站升级一样,航天员们的航天服也升级了,据3月4日的《中国航天报》报道,我国首位航天员、航天英雄、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航天员们的航天服已升级,“和2003年执行飞行任务时所穿的航天服相比,现在的航天服务更加舒适。”

来自《央视网》的消息也称: 随着我国空间站开建的大幕开启以及载人航天活动的大幅度增加,未来我国航天员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这对舱外航天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的舱外航天服将会改进多项技术,使之功能更齐全,安全性更高。

消息还提到目前我国的航天员队伍由第一批和第二批的16名航天员,与第三批的18名航天员组成,共计34人。而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4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并正在开展任务训练,他们将主要由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组成,第三批的18名航天员则主要服务于空间站运营任务,所以这三批航天员今后的航天任务分工基本明确,很显然,要保障这么多航天员在外太空的生活、工作和安全等的所需,对航天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代航天服必将能更好地满足需要。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网》5月1日文章《未来航天员出舱活动密集 舱外航天服改进多项技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