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书法的基本技法

一、锋法

笔的中心称为笔锋,其在笔画中运行的方式、方法称为锋法。

1. 中锋

行笔时绝大部分笔画均以中锋为主。在行笔进程中,令笔锋常在笔画中运行叫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笔法。中锋写出的字,吃墨均匀,笔画丰满,端庄严正。书写时,笔管与纸面大致垂直,保持锋尖在笔画中心。所谓笔笔中锋,是指书者凭感觉控制手中之笔,令其基本上保持中锋行笔

(见图22)。

2. 偏锋

偏锋即侧锋,指行笔时笔锋在笔画一侧(见图23)。实际笔锋不可能永远保持在笔画正中间运行。古人云:正以立骨,偏以取姿。侧锋笔画一边齐整,一边毛糙。一边实,一边略虚。由于侧锋力薄,笔弱,缺乏浑厚,故常与中锋并用,这样虚实相生,跌宕多姿,在笔法变化中,增添了书法美感。

展开剩余92%

3. 藏锋

写字时,将笔锋藏于笔画之中,即在笔画的开头和结尾处锋不露出来。具体方法是起笔逆锋入纸,收笔用回锋。藏锋笔画,力包含在笔画之中,含蓄运力,坚实持重(见图24)。

4. 铺锋

铺锋亦称“万毫齐铺”。在行笔时,将整个笔毫平铺在纸上,如此笔画雄浑、厚重。具奋发,大气磅礴之美感(见图25)。

5. 裹锋

笔毛向左旋呈绞扭状书写与铺锋相反,在起笔时绞锋入纸(逆入),接着提笔运行,笔在运行中自然地随意转动,旋绞行,写出的笔画沉凝、古朴(见图26)。

6. 露锋

笔锋暴露。笔画之间的呼应或行笔之间的起承关系,多用露锋来显示。露锋能强化笔势,使作品气韵生动。左右呼应,顾盼有情的意境更令人难忘(见图27)。

7. 逆锋

逆锋的含意有两个:其一,笔往下运行为顺锋,而由下往上起笔为逆锋;笔往左运行为顺锋,而往右起笔为逆锋。所谓“欲左先右,欲下先上”,“先上”“先右”即为逆锋。换言之,入笔的“逆入”即逆锋。其二,笔向左运行,笔杆往右倾,犹似将毛笔推着运行,为逆锋运笔(见图28)。逆锋写出的线条古拙、涩辣感特别强烈,甲骨文书法各体势的某些线条都可以逆锋用笔。

二、笔法

1. 方笔

凡成方形的笔画称为方笔。方笔在运笔时逆锋落笔,即“横画竖下、竖画横下”,与其他笔画方向呈90° 先行切下,然后折锋靠顶挫调锋。顿笔、提笔复原后再行笔,收笔要折锋,顿笔收住。方笔笔画笔力开拓,神态峻利爽快。“多”字几乎所有的起笔皆用方笔;“丙”字的上横方起方收;“王”字的三横全用方笔(见图29)。

这里须重申一点:现在所见方圆之笔,有些很可能是长期在地下被腐蚀浸剥所致,字口、线条的质感与原刻有所差距,加之在拓印时对原刻又一次减真,与汉代的大量隶书碑刻,遭到风化腐蚀而字口漫漶一样,所以在学习时,要临好的甲骨碑帖。

2. 圆笔

起笔和收笔处呈圆笔。圆笔都不出棱角。起笔时用裹锋、藏锋,后提笔运行,收笔时稍停转锋收住。宜急不宜缓,须保持力度,“子、王、引、往”等字(见图30),为典型的圆笔笔画结体。

3. 方圆相参

即方中寓圆,圆中寓方,两者兼有。“其、兹、辰、牢”字(见图31),为典型的方圆相参的笔画结体。

4. 尖笔

就是露锋成尖状,楷书中有悬针笔,隶书中有燕尾尖,而甲骨文亦有这样的用笔。“未、不、亡、癸”等字(见图32),为典型的尖笔结体。“未、不”字收笔、起笔几乎皆用尖笔,“亡、癸”两字亦然。

5. 提按

仅仅知道各种锋法还是不够的,甲骨文书法艺术的神采、韵味还需用提按、顿挫、转折、轻重、缓急、疾涩等方法来表现。提,能使线条变细,趋于流畅;按,能使笔画变粗,显得凝重。提笔要瘦硬挺健,富有弹性;按笔要雄厚古朴而不呆 板。“康、牢、商、鹿”等字(见图33),提按用笔十分明显,线条产生了丰富的节律、古朴、拙涩之感。

6. 顿挫

顿,就是要求在运行时毛笔在某一部位停留一下;挫,是指毛笔在运行时不断地提按,增减与纸面的摩擦力。两者的目的是使线条的力量凝聚起来,消除用笔轻、飘、滑等现象。顿与挫的区别在于前者动作比较突然与利落,后者动作比较缓和与延续。无论是顿还是挫,不能出现臃肿与“墨猪”的毛病,从“得、册、单、云”等字(见图34),能看到线条顿挫抑扬的变化与韵味。

7. 转折

转笔、折笔指笔锋横向运动,转为圆的拐弯,再折向运行,写出圆转、曲旋,没有方折、棱角。折笔,为直的拐弯,在表现技巧上,与转相反,用笔写出方的笔画,没有圆意,棱角分明。转要有情趣,折要有意境。“齿、西、龟”等字(见图35),转折有方、有圆。有呈尖角、有呈钝角、有呈圆角。

8. 轻重

用笔轻重关系到作品风格特点与艺术效果。用笔轻,使人感到轻松秀丽、和雅、愉快;用笔重,给人以拙厚和凝重的感受。用笔重表现在用笔的力度上,并不在于笔的大小与长短,也不在于开锋多少。用笔太轻则浮,太重则滞,贵在恰到好处,在于轻重之间,古人十分强调对运笔轻重分寸的把握。“车、马、卯、燎”等字(见图36),轻、重之笔十分明显,由于用力不同,结体线条有粗有细,笔画有大有小。“卯”字,中间两竖力度轻,刻写得较细,两边曲笔施力重,故粗壮浑厚。整个文字结体对称、平衡,有节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9. 疾涩

即运笔有急有缓,使笔画产生不同的风格与节奏。在实际运用中,必须有机配合,两者不可偏废。若一味追求迟缓,则易失神气,而一味急速则缺乏变化韵味。一般来说,初学者习书运笔宜缓,待熟练后,再加快运笔速度。所谓疾涩,即运笔时要急遽有力,以沉劲之笔写出。涩指在笔运行处要留得住墨,而又不是停滞不前。前人“如撑上水船,用尽力气,仍在原处”的比喻非常贴切。疾涩是用笔的重要法则,行笔既急,又劲,且沉。劲是疾的核心,沉是涩的根本,而笔画的遒劲之美正是疾与涩结合的产物。“其、若、好、舞”等字(见图37),线条的疾与涩的对比非常明显,一眼就能看出。

三、笔顺

笔顺是指汉字笔画书写的先后顺序。甲骨文书法的书写笔顺,可以参考此原则。但甲骨文的间架结体有自身的特点,所以书写笔顺有所不同。在这里,我归纳为九种类型:

1. 从左到右

不仅笔画要从左到右,而且包括甲骨文字的偏旁部首。笔画从左到右的卜文“八、廿、竹、聿、纠、月、拱、从、止、州”等字(见图38)。部首从左到右的卜文如“即、此、臤”等字。

甲骨文字从左到右的落笔法,是汉字的常规书写笔顺,在卜辞中常用常见。

2. 从右到左

指起笔的笔画从右开始,然后往写,如“司、色、坠、卜、片、户、询”等字(见图39)。甲骨文字从右到左的偏旁部首,如“穆、杜、妿、喙、鸣、胶、叙、疾、婤”等字。我们可以从这些卜文中看到,只有写好右边部分,才能进而写好左边部分。

3. 从上到下

指从上到下的书写笔顺,是甲骨文书写主要的笔顺,无论是笔画书写顺序,还是部首书写顺序,相当一部分卜文是这种书写顺序,如“呈、处、百、缶、涕、正、命、宁、柳、奠”等字(见图40)。但有些卜文并不是单纯是从上到下一种笔顺,同时还包含其他多种笔顺,如上述字例中的“呈”与“处”字。

4. 由下而上

“稠、甫、镬、基、曾、遣、拪、悤、烬、直”等字(见图41),应先写最下边的笔画或部首,然后再写上方的笔画或部首。这种甲骨文字,一般下边的笔画或部首占文字的主导地位,它们笔画多、整体性强,而上方的部首比较分散、细碎、对称,书写时应该配合、协调、对应下边的主体部位。例如“婪”字,只有先写好下边的“女”字部,才能把两个“木”字更好地“装”在女字部上方。“遣”字也是先写下边的“ ”字部,然后再对应书写上方左右之“爪”字部。再看“益”字,如若不先写下方的“皿”部,上方那么多的“水点”就无法落笔写上去。

四、笔势

笔朝一定的方向运行,就产生一种势态,就是所谓笔势。笔势是指线条动势的形态与方向感。人们常说笔画之间要顾盼呼应,笔断势连,就是说要有笔势。文字有笔法有笔力,而无笔势,就缺乏灵性。“阱”字(见图47),无论哪一笔,书写起来都朝向右下方,故都有笔势存在。鹿头角、鹿目、鹿身、鹿脚、包括溅起的水滴之笔画,都保持着一定的笔势。最下部的曲笔,其势直指鹿目的出锋之笔,两者遥相呼应。溅起的水滴笔画,大小、形态无一雷同,笔势回顾。“阱”字的笔画多断而势未断,相互呼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书法有九势之说:

1. 上覆下,使成压势;

2. 下以承上,使成稳势;

3. 转笔连贯成回顾势;

4. 逆入回出,且藏锋势;

5. 笔画中行,有藏头势;

6. 回锋收笔,有护尾势;

7. 疾涩势。笔疾如啄,如人踢脚;笔涩如行中有留,或言且战且行;

8. 撇有捺势;

9. 横鳞竖勒势。横为平笔,加一鳞字,实则不平;竖为直笔,加一勒字,实为不直,即勒与弩之法。九势在前人总结用笔之法的基础上略有改动。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加以验证。

五、笔意

笔意,主要是指笔画表现感情与意趣。笔势重在气势跌宕,笔意则重在风神韵致,具体表现在浑厚、力度、节奏、生气。浑厚:指线条圆润、厚重。力度:指线条蕴藏腕力,有力量感,不飘浮。节奏:指线条一波三折,具有快慢、疾涩,迟速等变化。

生气:指线条不呆板、不僵化,有勃勃生机和张力,好比春枝,虽未生叶,却充满生机。

(0)

相关推荐

  • 刘涛 | 什么才是书法之魂?

    [北齐]杨子华 <校书图> 书法的魅力,在于书写具有不可预测性.书家作书,不能像绘画那样先拟画稿,也不能像治印那样打印稿,难以预知完成的样式和效果.书写之际(特别是行书.草书),只能随机调 ...

  • 甲骨文书法的基本技法,非常适合初学者!

    一.锋法 笔的中心称为笔锋,其在笔画中运行的方式.方法称为锋法. 1. 中锋 行笔时绝大部分笔画均以中锋为主.在行笔进程中,令笔锋常在笔画中运行叫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笔法.中锋写出的 ...

  • 甲骨文书法的基本技法,收藏。

    一.锋法 笔的中心称为笔锋,其在笔画中运行的方式.方法称为锋法. 1. 中锋 行笔时绝大部分笔画均以中锋为主.在行笔进程中,令笔锋常在笔画中运行叫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笔法.中锋写出的 ...

  • 甲骨文书法的难点和基本技法

    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2019-11-10 13:47裂甲骨文书法创作需要一些其它书体创作所不需要的东西作支撑,既有理论方面的,又有实践方面的,既有书内的,还有书外的.选择甲骨文书法创作的道路就意 ...

  • 当代甲骨文书法篆刻家刘颜涛作品选

    自天降康与人无竞 如川方至受福既多 观日登东岳  射涛至钱唐 乐天安命自知足  观水游山不竞心 一川明月四野黄云有武陵渔父淮南鸡豚 小圃春风幽斋灯火集商周鼎彝恒上龟文 出幽入明为学日益 自晨及昃秉德不 ...

  • 甲骨文书法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 ...

  • 甲骨文书法精品欣赏

    商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正面 河南安阳出土 高32.2cm,宽19.8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正面(局部)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正面拓片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正面拓片局部 ...

  • 书法“笔力”与技法

    中国书法缺乏笔力的书写,不成其为艺术.点画得力,劲健,是学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古人论书 ,以笔力的有无断定字的好坏," 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惟见笔力惊绝耳".( 王僧虔), ...

  • 扇面甲骨文书法

    扇面甲骨文书法

  • 刘颜涛甲骨文书法作品鉴赏

    自天降康与人无竞 如川方至受福既多 观日登东岳 射涛至钱唐 乐天安命自知足 观水游山不竞心 一川明月四野黄云有武陵渔父淮南鸡豚 小圃春风幽斋灯火集商周鼎彝洹上龟文 出幽入明为学日益 自晨及昃秉德不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