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纵然神刀在手,也成不了刀中之神
每一个有才有貌的人
顾秋水的NO.458篇原创
By :顾秋水
▲
每天一篇原创,顾秋水在他乡与您相见!
人的记忆缺失会生锈的,关于那把刀的秘密,一定也已经生锈了。
古龙说:有的人纵然神刀在手,也成不了刀中之神
金庸小说搬上银幕,最早的是50年代的粤语片,那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发表不久的事。
1958年,第一部改编影片《射雕英雄传》(上下集),导演是拍“黄飞鸿”系列的著名导演胡鹏。他是整个50年代最好的武侠电影导演。
那时候,距离黑白电视机问世,也不过才过了33年。
尔后70年代后半期,金庸小说改编热潮的出现,作品以电视剧的方式再一次引起轰动。
电影方面,国语武侠片的起飞,自然也具备了改变金庸武侠小说的条件。
那时也有个导演,名字叫张彻,他第一部改编金庸的作品也是《射雕英雄传》,倪匡编剧,狄龙主演。
除此之外,他又拍了《侠客行》、《飞狐外传》、《碧血剑》、《神雕侠侣》。
那时,邵氏电影公司,几乎占了金庸小说改编电影拍摄的半壁江山。
80年代,最著名的影片是香港新潮导演许鞍华执导的《书剑恩仇录》。到了90年代,徐克的《笑傲江湖》系列,王晶的《鹿鼎记》,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刘镇伟的《东成西就》,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
从50年代后期的粤语电影,到90年代的新武侠电影,近40年中,金庸小说不断翻新演绎。
我们回过头来看,有那么多的金庸武侠片,一时之间竟也有种悲怆,刀光还在,剑影也还在,金庸先生却是真的离开了江湖。
于是我在想,有没有那么一部真的拍出原汁原味的金庸武侠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吗?
蒋家骏执导了一部新的金庸武侠电视剧《倚天屠龙记》,这是他翻拍的第二部金庸小说的作品,第一部是《射雕英雄传》。
好似乎有点点名气的导演,都是靠《射雕英雄传》打开了一点局面。
前者好评如潮,后者褒贬不一。
哪里出了问题呢?
我觉得是在动作上。
在徐克一派新武侠片的影响上,人们已经不爱看一拳一脚地老实过招,那种打了半天不分胜负,就有点让人难受。
蒋家骏导演则另辟蹊径,加了许多慢动作,将每一帧画面都能做到极致。
一般的武打片的轻功都是一闪即逝,对于起身、飞、落三个过程总是取其一而用之,绝不会展示全过程。
比如《卧虎藏龙》中有在城墙上的轻功追逐。而蒋家骏用了很多的长镜头跟拍轻功,他是要用轻功动作表现人物性格,拍短了不行。
比如在新《倚天屠龙记》的第一集开篇,俞岱岩出现的第一个镜头之前是白鹭沙洲,然后是俞岱岩杨树林中踏枝飞行。这简直有点不像是一个侠客的出场,如果在他脚下加朵云的特效,可以说是仙侠片了。
这个镜头可不光是这些,首先是视角,蒋家骏的拍摄布局很广阔,天地一沙鸥到俯瞰层林,这种视觉跳跃大开大合,给人一种泛泛的视效美感。
如果不看标题,会让观看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进了《风味人间》的片场。
然后更夸张的来了,俞岱岩脚点水面,镜头是由下往上的,几乎没有一点沉重感。这个镜头拉的很长,是由上个画面连带过来的。
这种慢镜头如果是为了表现动作造型,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仅是导演个人有点炫技而已,以此来展现俞岱岩的实力,却又有点不符实际。再到后面,俞岱岩手捧一泓清水,一饮而尽,整个开场的才算结束。
一个武林高手,堂堂武当七侠,轻功飞那么远,就是为了喝一口水。还得深情陶醉于大好山河中,这成什么样子,简直没有一点烟火气。
且看原书中是怎么写俞岱岩出场的:“一个三十来岁的蓝衫壮士,脚穿草鞋,迈开大步,正自沿着大道赶路,眼见天色向晚,一路上虽然桃红柳绿,春色正浓,他却也无心赏玩。”
没有轻功技法的展示,只是堂堂正正的赶路,少了些花里胡哨。而蒋家骏导演给我们展现的俞岱岩则架子有余,似满还亏。
随后画面一切,终于到了宝刀百炼生玄光的环节。在这一片段中,有很多的视角是以俞岱岩的旁观为主。众人的打斗仍然离不开慢动作的切换,只见动作不见人了。
从室内到室外,再到湖面,场景的切换先由昏暗的室内,到天光开阔的外景。一系列的布景,焦点全都聚集在屠龙宝刀之上。
关于宝刀,书中的描述是这样的:“那刀乌沉沉的,非金非铁,不知是何物所制”。
我们的俞三侠站立之处和那炉子相距数丈,已然热得厉害,炉中之热。可想而知,但见火焰由红转青,由青转白,那柄单刀却始终黑黝黝地,竟没起半点暗红之色。
蒋家骏用长焦镜头,落点在融刀的大汉之上,那大汉青筋暴起,肌肉线条分明,热汗淋漓,而火焰的效果就有点失真。
导演在表现出画面的质感的同时,只讲锻造程序,不讲火候。这是一个败笔,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把宝刀就此可以融掉,未免太过儿戏,随后又是打作一团。
于是看起来就让人有点不知所云,把动作的流畅用来做情节的推动,就变成了武打动作片。
那么俞岱岩出现在夺刀的现场是个巧合吗?
电视没有开宗明义的交代,让人误以为俞岱岩也是前来抢刀的。前后那么多的轻功展示俞岱岩赶路,赶得那么急就是为了边缘ob视角一场大战?这显然也不合乎情理。
俞岱岩不过是赴福建除巨盗,为了回武当给张三丰贺寿,刚好经过才遇到这么一档子事,结果惹上了祸端,遭了歹人的道。这么一看,就觉得电视中的俞岱岩表现得有点不值。
俞岱岩与殷野王在船上的打斗,是第一集中的高光之处。
因为俞岱岩终于拔刀了,他拔的不是屠龙刀,是自己的。身随刀走,刀走偏锋。
俞岱岩几个回合就把殷野王落入下风。之后,他的戏份算是杀青了。因为轻敌和不留意,中了殷素素的暗算。
在武侠片中,侠客们经常有施展仁义的余地,常常会多给对手一次机会。
然而人心险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一点上俞岱岩是犹豫的,因为他太自信了。
后来,他这一生都在轮椅上度过了,是悔恨莫及都一生。
如果当时我拿的是屠龙刀,会不会结局有所不同……
- END -
关注是最长情的告白。
*
*
*
「 记得分享点赞哦 」
作者简介:90后天蝎座boy,专读金庸笔下的江湖情仇、英雄儿女。19岁初涉江湖,为梦想放弃安逸国内生活,孤身赴国外,左手健身、右手写作,励志成为史上最富见解的作家。
文章首发在公众号:顾人已来秋水无痕(ID:guqiushui123)。
往日推荐:《刀白凤:若无其事是最大的报复》
《我是歌手李莫愁》
[注: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