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样子|写在夏令营后
好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电影中的女教师甫为人师,就被分派到了一个非常糟糕的班级。里面的学生套一字中国的话叫:烂。这位女教师没有服软,没有怨懑,没有放弃,当然也没有采用学校的常规教学。她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本关于战争的书籍——《安妮日记》,她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参观博物馆,和真人对话……用真实的现实给学生了上了一个大大的课堂。期间不乏家人、同行、领导的质疑,她没有做任何妥协,而是通过增加额外的劳动付出(兼职)来实践自己的承诺。学生们如脱胎换骨般地变了样。
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这部电影会从这样的角度去表现教育?回思我自己的从学历程,小学、中学(没读过大学),乏善可陈,“老师”几乎仅只是个名词,不带有任何的意义。成长之后,我从未对教育有过任何的思考,也未曾去思考过如今的我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似乎我成了一个不会思考的玩偶。可是人的“长大”里所包含的性格、见解、处世态度……又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和“老师”之间是否只存在“考试”的价值?
“成绩”真的能说明一个人的成长吗?
“听话”就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吗?
当时的我,只是隐隐觉得这里面很不对劲!
直至我读到《夏山学校》!眼前豁然一亮。教育需要回归的是人的本性发展,教育需要尊重生命自身的成长。
从我开始做公益阅读推广开始,我都坚信一点:人对人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从懵懂无知到有意识去分辨是非,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现今天,被粗暴地略过了。而没有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以及它所带来的感悟,人是很难适应新的变化的。
教育,应该回归到生命与生命的交流。
每每冬夏令营招募志愿者时,我都会提到一点:你的特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一颗愿意和孩子们分享的心。你有没有经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跳出围墙和孩子们一起释放自己。
在麦芽所体验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汇集。因此,我们的营会里,总是会看到一开始相互陌生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们,到结营时依依不舍热泪盈眶。他们会相互联系,他们会彼此思念。这份纯洁的友情,是在短短的几天里构建出的,也会是长长的成长岁月里永远的印记。
也因此,麦芽冬夏令营的课程准备是挺漫长挺辛苦的。不断地修改课件,不断地调整课堂的互动,似乎就成了营会的常规。有的志愿者退却了,有的志愿者坚持了下来。而坚持下来的志愿者,又往往成了下一届的志愿者。或许这就是麦芽营会的魔力,当你服了这剂魔药后,你不知不觉地就被它带动了起来,甘之如饴,乐此不疲。
麦芽每期的主题营会里,都有相关的知识在传递。比如本期的营会主题是“品味经典”。我们通过经典电影,经典文本,经典史实……向学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同时通过大量的课堂互动,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的思考和建设当中,学生甚至会为了彼此的不同看法而争辩起来。
志愿者们每天都要备课到深夜,第二天还得早起,全天陪同学生。很累很疲惫的她们,换来的是学生们自发在结营派对上为她们每个人分别献上的祝词和她们激动而澎湃的心。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愿每次的相逢,都是那碧海蓝天里透亮透亮的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