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镜头记下这样的上海
有粉丝留言:“以前就嫌这城市人太多,如今她冷清了,我伤心了。”
喧嚣,吵闹,人群,车流,当时只道是寻常!
在上海文联的公众号上看到一组上海摄影家协会雍和主席镜头下的春节里的上海,那个上海既熟悉又陌生,海量的读者留言表达了大家在特殊时期的心声,也寄托了对这座城市的深情。
于是我们打通了雍和老师的电话,在闭门不出的日子里,走进了照片里的上海。
雍和是上海知名的新闻记者,《青年报》、《新民晚报》、《新民周刊》,报纸和杂志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个名字伴着一张张经典的照片走进了无数人的记忆。
三十年来,他始终坚持用镜头记录上海,这一次也不例外。
不,也例外。
这一次的摄影体验是从未有过的。
作为新闻记者,以前的很多拍摄是带采访的,但这一次完全无法交流,只能靠细节、符号、背景来链接画面之外的东西,摄影师和摄影对象有着一种特别的距离感,这城市好像也和人有了一种疏离感。他变成一个局外人,骑着单车走着路,记录下了2020的上海新春。
这一次的拍摄并无计划,大年三十,雍和去同济医院看望一个朋友,发热门诊的特别通道、穿着防护服的医生让他感到医院的氛围与一周前已经完全不同了,他知道,这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春。
1月24日
大年初一,雍和走上了上海街头,这是他最熟悉的徐家汇。庚子鼠年,鼠比人多。
大年初二依旧阴雨,最著名的南京东路上听得到雨滴落在地上淅淅沥沥的声音。
1月26日
大年初三的上海地铁,空空荡荡,每个人都戴着口罩。那一天,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延迟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的通知,战疫,继续。
1月27日
初四和初五,随着防控要求的进一步提升,街上的人越来越少。永远水泄不通的的路口一片寂静,高大上的冰淇淋店门口只有两个外国游客。这城市可以那么强大,也可以这么脆弱。
原本雍和就计划拍到大年初五,但到了那一天他发现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他要继续记录下这个永生难忘的春节。
于是,他依然戴着口罩背着相机,全副武装地行走在上海,记录下这城市的紧张与从容,冰冷和温暖。
1月31日
2月1日
2月2日
2月3日
2月4日
2月5日
上海的地标景点偶有行人,细听之下都说着上海话,多少上海人好久没有去过豫园、外滩、南京东路了,这一次正好去看一看,不知还是不是记忆里的样子。
2月7日
2月8日
行走在上海街头的雍和并不害怕病毒,一是防护措施做得不错,二是人和人之间都离得很远。
他远远地拍着,看到一个睡在马路上的流浪者,眼神中充满惊惧,害怕有人靠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是否还会睡在马路上。
这一次雍和明显感到距离并不来自物理空间,上海人,外乡人,边缘人,这距离让他沉思。
一般说来元宵之后,年就算过完了,但是今年不一样,雍和依然继续着他的记录。
2月9日返工潮开始,上海的疫情防控迎来最艰巨的考验,那一天,雍和主动去了虹桥火车站。
2月9日
车站里的人明显多了很多,人们的脸上没有了往日返城的轻快和期待,每个人都冷漠严肃,表情紧张。进站的检测很严格,大家提着行李配合着各种检查,像进行着一场考试。
当时雍和的心情是矛盾的,封锁与开放,停滞与发展,个人与大局,很多不想不愿,却又不得不能。
▲对着玻璃自拍,寂寞的街,顾影自怜
17年前,雍和作为记者参与了SARS的报道,当时拍的照片大多是新闻照片,主题性很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基本上都大同小异,用他的话说多一张不多,少一张不少。
但这一次他只是他自己,一个城市的旁观者。
这些照片里没有那么多信息,那么多刺激,那么强的戏剧性,却有着一种真诚,一种观照,有限的细节集结叠加,冷冷的色调里裹着一触即发的温情。
雍和还在继续行走,记录着这个春天的上海,这是他的个人记忆,也是大家的共同记忆,正是这些碎片的拼凑,让2020的历史相对完整。
就像他在朋友圈里写的:尘埃终将落定,但我们不会忘记。
读者留言
孟雨涵:花甲岁月还是那个使命必达的雍和老师,向您致敬![爱心][爱心][爱心][强][强][强][抱拳][抱拳][抱拳]
古楼:在历史的重要时刻,雍和兄都冲在第一线,更可贵的他总是说:“是记录,也算个人作业。尘埃终将落定,但我们不会忘记。”雍和兄保重!![抱拳][抱拳][抱拳]
邸振生: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与担当
上海剧作家姜耀华:这就是上海人民对疫情中国作出的最大贡献:只有遵纪守法,整天猫在家里,命保住了,中国才能挺过难关,再创辉煌!否则一切都是空话!这就是上海人精乖,精明之处!
更多文章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旅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