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测评|Breitling百年灵自产B01机芯,酒香也怕巷子深

除了上次在这篇文章《世界上第一款自动上链计时手表背后的商业混战》里面简短地聊聊了Breitling百年灵以外,公众号里面就没有出现过相关内容。在我的私人微信号里面,也有不少的表友留言想了解了一下百年灵以及它的自产机芯。大家的要求我都一直记着呢......

1884年,里昂-百年灵(Léon Breitling)创立了同名的百年灵公司,那个时候他才24岁。到了1892年,百年灵公司建立了制表厂,主要的产品就是怀表。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因为需求量暴增,这个时候开始,百年灵就开始转向制作军用和运动精密计时怀表。

在现代,无钮计时手表的价格不菲,一般只在高端品牌商出现。但在100多年以前,当时的计时手表的计时按钮一般都是和上链的表把集合在一起。1915年,百年灵首开计时腕表之先河,并革新性首创了第一枚独立计时按钮,成为现代计时腕表领域的先驱。1923年,百年灵完善了独立计时按钮系统,首次将计时与归零功能分离,实现了分段连续计时的全新计时模式。这项创新在计算体育竞赛和飞行时间方面有着显著的实用价值。1934年,百年灵发明了第二枚独立计时按钮, 从而奠定了现代计时腕表的外观——双独立计时按钮。这一革命性的创新,引得同行争相效仿。

在上个世纪,百年灵无疑是计时腕表领域的大户。包括1969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批自动上链计时腕表,百年灵也是参与研发的原始成员。

就像在这篇《世界上第一款自动上链计时手表背后的商业混战》评论区里面表友“Alfie”评论到的一样“然而刚刚露头的自动机芯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石英风暴”。百年灵在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批自动上链计时腕表10年后的1979年,不幸倒闭了。

不过还好,有人看见了Breitling百年灵公司背后蕴藏的商业价值。1982年,Ernest Schneider将百年灵品牌重建。那个时候,军用的计时腕表市场已经消失殆尽,百年灵品牌将重心转移到民用的运动款计时腕表。

同一时期,瑞士制表行业发生了一件最为重要的大事情。1983年,正值制表业面临最严峻的危机时,关键性的人物尼古拉斯·海耶克出现了。在他的领导下通过兼并收购瑞士两家倒闭的制表企业——ASUAG和SSIH,成立了SMH(Swiss Corporation for Microelectronics and Watchmaking Industries Ltd.——瑞士微电子技术及钟表联合公司)集团。而SMH就是今天的Swatch Group斯沃琪集团前身。

海耶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挽救已经一滩烂泥的瑞士制表业,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将很多品牌旗下的制表部门剥离,然后再重组、兼并到ETA机芯厂。这样的好处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以提高整体利润率。

百年灵品牌并不属于Swatch集团,但在那个随时可能倒闭的年代里面,跟着大佬走肯定是没有错的。于是乎,大家可以发现,自百年灵品牌重建后,其使用的机械机芯绝大多数来自ETA。

夸张的说,之前Breitling百年灵用的机芯就两个。一个是ETA的2892(自动大三针机芯),一个是ETA的7750(自动上链计时机芯)。如果还要加一个的话,就是基于ETA2892叠加模块的的自动上链计时机芯。

1999年起,百年灵就开始将所用的全部机芯送完COSC进行天文台认证。多年以来,百年灵一直是天文台大户。

2002年,Swatch集团突然宣布将开始逐渐削减对本机芯以外品牌的ETA机芯供应。同时,全球消费者对于奢侈品钟表品牌配置自产机芯的需求越来越高。于是乎在2004年,百年灵就开始了自产计时机芯的研发生产之路。

2006年,第一批的样机就被开发出来测试。直到2009年,也就是历时5年后,百年灵推出了B01机芯。其中的“B”代表品牌“Breitling”,“01”代表“第一块自产自动上链计时机芯”。而这一年,也恰好是百年灵品牌成立第125周年。

而今天《芯测评》聊的这块手表就是搭载百年灵自产B01机芯的Navitimer航空计时系列。

Navitimer属于百年灵品牌的超经典款式了,其诞生于1952年。国际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甚至将Navitimer列为制定用表,所以在古董Navitimer表款12点位置的商标不少不是“Breitling”,而是AOPA。而今天测评的这块已经换上了百年灵的金色商标了。一双翅膀,一个船锚,以及一个“B”,我想大概的意思就是“百年灵能上天入海,很牛B吧!”

在商标之下,大家可以清楚看见五行英文单词。第一行是Breitling品牌,第二行是品牌创始年份1884年,第三行代表所搭载的机芯已经通过了COSC天文台认证,第四行就是表款的系列名称。而最重要的第5行,是你现在正在看的这个野鸡钟表自媒体的微信公众号“xdwatch”的水印了。

Navitimer当时是作为飞行员专用的仪器手表推出的,特点就是除了带有计时功能,还将导航计算尺缩小结合在了手表外圈和盘面之上。通过计时秒针同表盘刻度,以及表盘刻度通外圈的协同对比可以便捷地换算出时速、油耗、下降率等飞机运行参数。

随手表赠送了一本详细的使用说明书,我看了半天都没有玩懂,实在是太繁琐了,直接放弃。

外圈是可以左右旋转的,为了方便操作,外圈之上有狗牙圈以增加摩擦力。但是手感非常非常非常不好,阻尼感超级超级超级强。我徒手旋转时,能感受到明显的刺痛。

盘面的布局也延续了Navitimer系列搭载手动机械机芯的经典设计,九点钟位置
为走时小秒针,6点钟位置为计时小时针,3点钟位置为计时分钟针。

日历窗口斜放,乃瞬跳结构,没有日历的禁区,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调节。

而正中央的计时秒针的前端则刷上了醒目的红色便于飞行员读取数据,末端则带有Breitling百年灵品牌的开头字母。这个细节很用心。蓝宝石表镜上进行了防炫光蓝膜镀层,同样是为了便于读取数据。

侧面的表把也带有百年灵的商标,和秒针末端相呼应。另外,两个计时按钮采用传统的圆形。之前,我一直对圆形的计时按钮和方形的计时按钮没什么概念。结果后来经过某个毒枭的毒害,现在已经偏向圆形的计时按钮了。复古味道以及仪式感更强!

表扣乃最简单的针扣,其上有品牌商标的浮雕。

手表的背面则是密底的表壳,其上同样带有百年灵的商标。围绕中间一圈的是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换算表,但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用途。因为谁会把手表取下来反过来换算?

本次测试的是2011年推出的Navitimer,采用百年自产机芯,43毫米密底表壳。有了自产机芯,当然很多消费者想要“欣赏”,所以在2014年,百年灵又做了一个46毫米的Navitimer,修改了外圈和盘面,增加了易读性。当然,最大的改观还是改成了透底的后盖。

拆开旋转后盖以后,我们就能看见这枚百年灵历时5年研发的B01机芯了。

当我第一眼看见这枚B01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劳力士迪通拿的4130机芯了。
不得不说,这两枚机芯也不少相似的地方。

机芯都是有打磨的,但是偏向工业风格,不华丽,但沉稳。给人的感受是比ETA7750好很多。

双向上链设计,滚珠轴承自动舵,单一发条盒提供70小时左右的动力储存时间。

采用导柱轮和垂直离合设计,优点分别是减少磨损和减少启动计时功能时指针的颤抖。这一点比之前使用的ETA7750或者模块化的ETA2892优秀不少。

最为关键的擒纵调速部分则是采用的很保守的设计。没有无卡度游丝,调节时间的精准度只能通过摆轮夹板上的螺丝。避震器来自KIF,摆轮使用Glucydur,游丝来自Nivarox,带停秒功能。唯一的亮点是在擒纵轮上也使用了避震器,以提高抗震能力。

1999年起,百年灵就开始将所用的全部机芯送完COSC进行天文台认证。多年以来,百年灵一直是天文台大户。这款Navitimer自然也是通过了相应的考验,同时对于自产的机芯,百年灵提供5年的官方保修。付费保养的价格是3600人民币一次。

本次测评的Navitimer并非全新表,表主已经购买日常使用了3年,期间并没有进行维护。但3年后的精准度数据依然超级棒,平均每日误差仅0.3秒。

讲完了优点,下面再聊部分不足。

首先,之前提到的这款Navitimer旋转外圈的手感非常不好,很难转动。
其次,计时按钮的启动时也是阻力非常大,感觉都按不下去。暂停和归零的反馈就正常。

之前和微信上一位表友聊到这个问题,后来他很热心地问了他学飞机驾驶的朋友。得到的答案是,因为飞行员有时会佩戴手套,外圈和按钮的设计偏重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飞行员隔着厚厚的手套也能感受清楚的反馈。

但现在电子设备这么发达,以及很少有飞行员用手表这种东西去读取航空数据了。面向普通消费者发售的手表又要设计成专用于飞行员,使用不便。完全就是两头都不讨好的做法。

最后一点不足就是,百年灵宣称对B01这类的自产机芯提供5年的官方保修。一开始知道的时候,感觉很良心。也证明他们对自家机芯的质量很有信心。后来才知道,如果想要获得5年的官方保修就得每两年送去售后服务中心更换防水圈。而在大陆,就只有上海一个地方有售后服务中心......真心麻烦。

虽然有缺点和不足,但考虑到Navitimer国内的公价为65900。在这个价位附近,Navitimer有品牌、有历史、有功能、有主流配置、有自产机芯、有5年保修,已经是很值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