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术连篇、套路横行?三个论证技巧,揭穿社交中的各种常见骗局

作者:土狗

行 温 暖 之 笔 ,做 用 心 之 人 。


信息时代,人与人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躲不过的话术和防不完的套路。

很多简单的语言,都是集结了人性的众多弱点,一语击中人心。

甚至,连段子都能让你笑过之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引起痛思。

比如网上一直很主流的那句话:

有时候你不努力,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信息横流之下,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每天多多少少都会被动接收到某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你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如果不能时刻保持清晰的思维,就很容易被各种信息洗脑了,轻则焦虑不安,重则怀疑人生。

那该怎么办呢?

你需要拥有一套论证的技巧,过滤那些嘈杂的信息,对内可以开导自己,对外可以解难于人,时刻保持清醒,避免成为信息的受害者。

那么,何为论证?

一、什么是论证?

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已知的判断,去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

比如说:

你觉得自己今天精神状态可能不是很好,会影响工作效率。(简称:A判断)

原因是昨天晚上失眠了,直到早上去上班的路上才有了困意。(简称:B判断)

B判断就是已知判断,你昨晚失眠是事实,去上班的路上困了也是事实;

由B判断推导到A判断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论证的过程。

论证是由“论题、论据以及论证方式”三个要素组成的,它们分别对应下面三个问题:

要论证什么?(论题)

用什么来论证?(论据)

怎么样去论证?(论证方式)

不了解论证的三个要素,我们有时候在讲话的时候,就会缺少逻辑。

比如说,明明就是要说一件事情,结果说着说着就跑题了,这就是论题不明确导致的;想要说服别人,却很容易被对方反驳回来,这是论据不够充分;话说了一箩筐,却始终打动不了对方,这是论证的方式不对。

所以,正确了解了“论证三要素”的使用方法,可以让你在表达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根据论证方式所使用的推理种类,又可以将论证的类型分为3种:

1、演绎论证。

“演绎论证”就是从某个前提出发,开始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就像剥洋葱一样,你知道洋葱的心在哪儿,就可以一层一层地剥掉,从明确的、真实的大前提,一层层往里推理,最终证明结论的真实性。

2、归纳论证。

“归纳论证”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所具有的某种性质出发,推理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

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或几个典型的局部论据去证明整体的真实性。

举个例子,拿“做自媒体可以月入过万”这个论题来说,你通过两三个典型的例子去告诉大众,真的有人通过做自媒体月入过万了,而且这种方法是可复制的。

例子如果举的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归纳论证常常会犯的一种错误是“轻率概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偏概全,从一个例子想推导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很多时候都会缺乏说服力;

3、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就是根据两种对象属性相同的部分,推出其他属性也是相同的。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说:

你的文章我扫两眼就知道哪里有问题了,不用细看,就像一个臭掉的地瓜,我剥开闻一下就能确定它坏了,而不是整个啃掉才能下结论。

这就是典型的类比论证,有经验的编辑阅读文章,好不好,看看结构就能判定一二了,和辨别地瓜的好坏一样简单。

当然,类比论证不能找那些属性相同部分太少的事物进行对比,不然也会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

三种论证方式都有它的优势,遇到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论证方式,能让你的论证更有说服力。

二、论证中要了解的五大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论证过程中同样也是如此,想要保证论证结果的准确性,就得明白论证中的几大规则:

规则1:论题要明确。

论题不明确,就会犯了“论题不清”、“论旨不明”等错误,自己说的稀里糊涂,别人也是听的不明就里。

比如说,你想论证的论题是:

如何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是每个职场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你所寻找的论据就要围绕这个论题展开,就像一棵树一样,只有一根主干,其他分支都是围绕着它伸展开的。

明确了论题,才能避免废话连篇,整个论证过程也才有了意义。

规则2:论题要同一。

论题不同一的结果就是容易跑题。

在书面表达的时候,整个篇幅下来,读者很难抓到重点;

在口头表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很容易出现分歧,听者很难拎得清主次。

比如说,聊天经常聊着聊着,话题就发散了,从一个主要的话题突然间联系到另一个话题,导致最后自己无法自圆其说,也就是我们说的“收不住”。

这种无意违反“同一”规则的错误,我们称之为“转移论题”或“混淆论题”,是表述中常见的一种错误;

与此相对的另外一种常见错误是“偷换论题”,这是表述者有意为之的,比如说,那些喜欢狡辩或钻牛角尖的人,他们就常常利用“偷换论题”,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所以,保证“论题同一”,不仅能让你的表述更加准确,还能避开别人故意设下的套路。

规则3:已知的论据必须为真。

我们想要论证一个论题的真实性,最好的方式就是寻找那些大众认可的、真实的论据。

比如说,东西丢到空中会掉下来,是受到重力的影响,而“万有引力”的理论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常识,通过它来解释重力影响,相对来说就比较具有说服力。

如果寻找的是不具备真实性的论据,就很容易犯了“虚假理由”的错误;

或者说,寻找那些真实性还没有得到证实的论据,也会犯了“预期理由”的错误;

这些论据会对我们的论证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规则4:论据的真实性不能靠论题证明。

还有一种常见的错误,就是把论题简单地修改了下,拿来当论据,这有点类似于“强词夺理”或者“抬杠”。

比如说,你问他为什么说今天会下雨,他告诉你没有为什么,就是因为今天会下雨。

这种错误虽然看似有点低级,却也是论证中的常见错误,这种逻辑错误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叫做“循环论证”。

用“循环论证”这种方式去论证,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也无法得到证明。

规则5:从论据应当能推出论题。

在论证过程中,论据不止需要具备真实性,还要能与论题相符合。

与论题不相干的论据哪怕再好,对于整个论证过程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白费口舌,徒增篇幅。

同样的,论据不足也会影响对于“论题”的论证结果。

论证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这5大规则,与论证的三要素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如果把论证过程看成人体,“三要素”就是人体骨架,而“5大规则”则是血肉,有了这些内容的填充,整个论证过程才能构成一个整体。

三、怎么样进行论证?

上面我们已经着重讲解了论证的“三要素”与“5大规则”,接下来继续分享3个论证的小技巧,让你以后在临场发挥的时候,不至于头脑空白,也能对别人设下的沟通陷阱,见招拆招。

1、假说。

有些事物现象通过已有的理论是可以去证明的,但有些事物单单靠已有的理论去证明,是行不通的。那怎么办?

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假说”的方式来论证。

比如说,蝙蝠在黑夜中是如何自由飞行又不会撞到障碍物的?

在还没有发现“超声波”的时候,科学家们提出的假说就是:

它们和猫、老鼠等动物一样,视力特别好。

这里所谓的假说,所运用的论据是有依据的,而不是假的论据。它的论据来源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要么是以一定的事实材料为依据,要么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事实,还可以是接近于客观真理的认知。

2、反驳。

如果在沟通的时候,被别人抢占先机了,怎么办?

没关系,可以使用反驳的论证技巧。

先反驳论题,论题行不通,想想能不能反驳论据,或者反驳论证方式。

在反驳论题或论据的时候,可以用“归谬法”。

归谬法就是先假设对方的论题是真的,以退为进,再利用对方论据不足的漏洞进行有力反击,以此达到目的。

它有一套公式:

比如被反驳论题是:A;

那么,你可以先假设A真;

如果A真,那么B真;

而现已知B假,所以A假。

比如说:

被反驳的论题是:寒门再难出贵子。

你可以假设这是论题是真的,寒门确实再难出贵子。

如果寒门再难出贵子,那你就可以去寻找一些寒门出来的现代年轻人,他们通过后天的努力,最终成功逆袭了,通过这种案例就可以进行有力的回击,夺回立场。

这种案例找到越多,自然就能推翻“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个论题的真实性。

这就是第二个技巧:反驳。

3、证明。

对于一些常规的论题,你可以搜集一些典型的、已知的、具有真实性的论据,来证明某个判断是真实的。

比如说,用“地心引力、高原反应、已故名人事迹”等等已被证实过的常识。

在证明的时候,不可脱离客观实际,凭着个人的主观想象去判断。

那些你所认为是真实的论据、可靠的理由如果并未得到证实,很容易就会被否定,论题也会被推翻,整个论证过程也就失去了意义。

“假说”、“反驳”、“证明”是论证中的三个技巧,各有优势。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技巧,或者相互搭配,可以让你的论证过程更加生动、有力,达到你所要证实的论证结果。

写在最后:

在这个话术连篇、套路横行的信息时代,了解并灵活运用这一套论证技巧,可以让你随时换位到旁观者的立场,去看待各种迷局。有时候哪怕不小心入了局,也能更快地理清头绪,冷静、理智地寻找破局的方案,这是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

看完今天的知识点解读,你是否有所收获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