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学习笔记:第二条太阳中风

《伤寒论》第001条

第2条:大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笔记:

总论之后,就分而论之。观,太阳病篇目,合178条目。少阴病44条,表病占了222条。而《伤寒论》总398条目。占比超过一半。说明什么?这是外感病的入口和初级阶段。

太阳病,有三种证型,中风,伤寒,温病。后面会陆续讲到。

2.1 条目结构:太阳病(太阳病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中风。

2.2 汗出,这里的出汗,是微汗,身体潮潮的那种。人体排除外邪,大体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汗法,一种是吐法,一种是下法。和解法,就不是排汗了,是在身体里消掉。表病汗出而解,而中风是汗出而不解,那么办?那就让汗来得更多些。后面针对这个证,用的是桂枝汤。其中的桂枝就是辛、温,有宣肺解表之效,也就是促进发汗。而发汗,身体要有足够的津液,于是姜枣以及甘草就是补津液的。

2.3 恶风,关于这一条,第一条是恶寒,这一条加了恶风,就是怕风。难道说太阳病伤寒就不恶风吗?因为中风有出汗,毛孔打开了一些,所以对风较伤寒敏感。太阳病,属于外感病。按照表的荣卫之气来谈的话,荣主疏泄,卫主收敛。疏泄,疏泄则发热,于是则毛孔打开。卫主收敛,则卫寒,则毛孔关闭。而收敛不足,则畏寒。中风病,也就是疏泄较强,毛孔打开了一些,但是呢,疏泄又不足,不足以把病邪排出体外,又因为毛孔打开了一些,加上身体的正气不足,故畏寒又恶风,而此时更可怕的是病邪还会乘虚而入,甚至可能发生传变,传到半表里,或里。

2.4 脉缓,其实是脉浮缓。我们说脉,包括左脉,右脉,还细分为寸关尺脉。那么浮缓,表现在整体上的浮缓。缓和紧是相对的,脉浮是太阳证的主证。脉浮缓,是桂枝汤证。脉浮紧,是麻黄汤证。脉浮缓,说明正气比较虚,不能用麻黄汤大发汗,要出问题的。脉浮紧,加上身痛,可考虑麻黄汤证。

2.5名为中风。就是一个命名,这样称呼。古人对名还是非常看重的,名需符实。是身体中了风邪吗?风是一种带着动能和动量的空气,对机体的冲击比较大。而这股动能,以及动量,会对机体产生一些影响,表现为畏寒。中风证之人,多是比较虚的,弱不禁风。桂枝汤就是人体的小太阳,温暖人体的,排汗排邪,然后再加上喝点稀粥,一小口小口地喝下去,津液也能得到补充,人就能挺过这次外邪的攻击。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3条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注解伤寒论>:"头痛者,太阳也:发热汗出恶风者,中风也.与桂枝汤,解散风邪." 本条主要讲述桂枝汤证的主要临床症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八)

    伤寒论第74条辨原文: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中风症,经过六七天而不解除,既有发热.畏寒.头痛等表症,又有心烦.小便不利等症,若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篇2

    上一篇我们讲了太阳病的总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篇我们继续讲下一个条文. 我们先来看条文内容: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条文一开始 ...

  • #伤寒论#【原文】13.太阳病,头痛发热...

    #伤寒论# [原文]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释义] 本条仍然是讲桂枝汤证的表现.本条所述的八个症状,其实在第1.2条中都提到了,这里只是再次强调.头痛是太阳病的主要见证,而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2

    0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1.太阳中风,发热汗出,不是大汗出,是身上潮乎乎的汗不太多.脉缓是因为出汗了,水分丧失了一部分,而且毛孔是开的,所以这脉一按就缓了.太阳伤寒是一点汗也 ...

  • 懂得蒸馒头,便能体会伤寒论里的中风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伤寒论这个第二条,注家们都说着是中风证的提纲.我们先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下着个条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这个太阳病,就是指第一条的& ...

  • 《伤寒论》学习笔记九之太阳表证入腑(一)

    一.气分证(太阳蓄水证) 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胃中干:胃阴液不足,虚热上饶. 小便不利:邪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2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字面意思是说:太阳病,外证依然存在,脉是浮弱的,治疗上依然需要通过出汗的方法,这时应该用桂枝汤一类的方剂. "宜"字说明不是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3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4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之,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外证"的含义,跟前面42条所分享的一致,是指太阳中风证,也就是桂枝汤证. 这条是指太阳病经过治疗,外证依然存在,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1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这一条是倒装句,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0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9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病家表现出来的是浮缓脉,身上不像前面38条那样疼痛,只是感觉沉重,并且沉重不是持续存在的,是时轻时重的,同时没有少阴病的表现,这时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5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这一条挺有意思的,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我们先说说字面意思:病家得的是太阳病,也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6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这一条也存在倒装情况,"麻黄汤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