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速递】2020-2021年高二地理期末模拟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020-2021年高二地理高频考题期末模拟卷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11月28日,陈老师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李老师当天发的一条消息。根据图片信息,完成1-2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李老师发该条朋友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北京的日出时间大约是5点多钟
B.此后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该日李老师在东北方向看到了日出
D.北京寒冷是因为昼长太短了
2.从北京飞往悉尼的飞机需要飞行11个小时,悉尼此时采用夏令时.李老师到达悉尼(151°E)时,当地时间为( )
A.ll月29日11:45B.11月29日13:45
C.II月28日12:45D.11月29日13:49
读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3-6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图中表示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
A.① B.② C.③ D.④
5.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
A.低纬 B.中纬 C.高纬 D.北冰洋
6.在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中,向大气输送水汽的基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南美洲北部的圭亚那高原曾经是一片广袤的砂岩高原。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高原上较薄弱的部分被河流侵蚀殆尽,只留下一座座平顶山,其中最高的是海拔2810米的罗赖马山。下图1是圭亚那高原区域简图,图2是罗赖马山景观图。完成7-8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7.从大气环流角度看,圭亚那高原( )
A.1-2月受东北信风影响,多地形雨
B.1-2月受赤道低压影响,多对流雨
C.6-7月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稀少
D.6-7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8.圭亚那高原上平顶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浆喷出,流水下切
B.植被稀少,长期风化
C.水热充沛,侵蚀强烈
D.板块边界,地壳抬升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9.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
A.加重洪涝灾害 B.增加河床淤积 C.减少上游来水 D.缩短航运里程
10.关于该裁弯取直河段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 )
A.裁弯取直发生在河流的源头
B.六合垸所在地曾在河流北岸
C.河道受到河岸的约束比较大
D.裁弯河道的侧向自由发展大
下图为我国某地2019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读图完成11-12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1.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
A.由南向北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北向南D.由东北向西南
12.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在( )
A.2019年2月B.2020年7月
C.2019年12月D.2020年1月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地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如图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T1为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温度,T2为山体外部同高度自由大气的温度),据此完成13-15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3.T1高于T2的主要原因( )
A.山体内部海拔高,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多
B.与山体外部相比,山体内部地形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C.山体内部降水少,天气晴朗,获得太阳辐射多
D.山体内部地面海拔高,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多
14.影响山体效应强弱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开阔状况B.降水
C.山地基面高度D.纬度
15.与山体外部相比,山体内部( )
①垂直带谱复杂②生长期长③雪线低④林线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下图为世界某岛附近气压分布图,图示时刻该气压中心为一年中最强盛时刻。据此,完成16-18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6.图示气压中心的性质为( )
A.暖高压B.热低压
C.冷高压D.冷低压
17.此时,控制图中岛屿的气流的运动方式是( )
A.水平方向由东北吹向西南
B.垂直方向辐散下沉
C.水平方向由西南吹向东北
D.垂直方向辐合上升
18.下列因素中,对图中居民点分布影响最小的是( )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D.天气因素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湖滨平原平坦广阔。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读图完成19-22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图示洞里萨湖的面积约为( )
A.3000km2B.6000km2
C.9000km2D.12000km2
20.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多雨
B.全年高温,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C.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D.河流短促,人口稀少
21.洞里萨湖流域交通便捷,此处通航最佳时间是( )
A.全年B.1~6月
C.5~10月D.11月~次年4月
22.关于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流向一年内定期发生变化
C.注入湖泊,是内流河
D.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小江流域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山高坡陡、地表切割强烈,垂直方向上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分异明显。该流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频发。下列左图示意小江流域不同海拔自然带的差异,右图示意1990-2010年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据此完成23-25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3.小江流域的干热河谷带( )
A.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B.水汽抬升作用明显
C.植被茂密,昼夜温差小
D.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24.1990-2000年与2000-2010年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
A.城市化 生态政策
B.人口增长 城市化
C.人口增长 生态政策
D.城市化 人口减少
25.推测小江流域耕地主要分布在( )
A.干热河谷带B.山地常绿针阔叶林带
C.亚高山针叶林带D.高山草甸带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请按要求作答)
26.阅读小组实践活动日记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20年7月23日,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升空。文昌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于当日前往发射场周边某地开展实践活动。
7月23日天还没亮,我们就抵达发射场附近的观测地点,GPS定位器显示当地地理位置为19.7°N,109.8°E,查阅资料得知,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20.2°N。
12时41分,火箭成功发射!能够亲眼目睹发射全过程,见证中国航天又一伟大成就,真的令人激动而难忘!接下来,“天问一号”探测器预计将用7个多月的时间进入火星环绕轨道,祝它好运!
当天,我们还观测记录一整天的太阳方位与太阳高度角,并绘制出当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下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回到学校后,我们查阅了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下表),了解他们的主要物理性质。
地球与火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
(1)根据资料推断火星表面大气温度低于地球的主要原因。(4分)
(2)同学们绘制的太阳视运动示意图中没有标注方向,请你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填写在其代表序号的横线上。(4分)
(3)描述“天问一号”从发射到进入火星轨道时段文昌的昼长变化状况。(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一般情况下,急流流经平坦地区时,易形成曲流。嘉陵江属典型的山区河流,山高谷深,滩险流在南充一带出现罕见的深切曲流群。其中青居曲流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流”(如下图所示)。近年.嘉陵江流域统一规划,在青居镇附近截弯取直,修建了发电站、船闸和泄进间为一体的治干梯级被电植几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简述嘉陵江深切曲流群形成的地质过程: (4分)
(2)在曲流处表层水流流向凹岸,凹岸水面壅高,凸岸水面降低,进而导致垂直方向上水流运动形成弯道环流。下图为青居曲流AB处的弯道环流示意图,请在图中标出AB位置,并用箭头画出表层水流流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4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分析梯级枢纽建设对曲水镇附近河流故道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4分)
28.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至9月,这里是世界最佳的赏鲸地之一。下图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流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4分)
(3)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浮冰主要积聚于海湾的________,这时鲸也开始向海湾聚集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侏罗纪前期,现蒙古一带为与现太平洋一带相连的海域,称为蒙古—鄂霍茨克洋。中晚侏罗纪时期,由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挤压,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地壳隆升形成古蒙古高原,其隆升范围、幅度及其对相邻区域构造的影响均不逊色于现今宏伟的青藏高原。古蒙古高原的隆升改变了区域水系格局、气候特征,成为重要的分水岭和物源地,对地表物质迁移产生重要影响。古蒙古高原边缘的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形成了巨厚的沉积体系(其中颗粒较细的沉积层厚度大)和油气储层,古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出现著名的热河动物群和最早的鸟类、被子植物化石,古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之后的白垩纪时期,形成板块会聚的内力消失,古蒙古高原在其自重下发生伸展垮塌。直到新生代的始新世晚期再次隆升,形成当前的蒙古高原。右图示意古蒙古高原构造格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分析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降升成为高原对区域水系格局、气候特征的影响。(4分)
(2)有地质学家认为,准噶尔等诸多盆地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古蒙古高原,并非来自毗邻盆地的山脉。试从此地沉积物特征上说明理由。(4分)
(3)说明侏罗纪晚期古蒙古高原东南边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原因。(4分)
(4)简述与青藏高原隆升相比,古蒙古高原的隆升研究关注度较低的原因。(4分)
答案
1-5BBCBA 6-10 CACDD 11-15DCDCD 16-20DDAAB 21-25CBDCB
26【答案】(1)与地球相比,火星距离太阳较远,接受太阳辐射较少;质量、体积较小,大气较稀薄(密度小),水汽、二氧化碳较少,保温作用较弱,表面大气温度较低
(2)①-西 ②-北 ③-东 ④-南
(3)7月23日至12月22日左右(或冬至日),昼渐短;12月22日左右(或冬至日),昼最短;12月22日左右(或冬至日)之后,昼渐长
27【答案】(1)初始地形平坦,河流侧蚀明显,形成曲流:地壳抬升,河流下蚀强烈,曲流深切。
(2)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附近来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水域面积变小,水生生物生长空间变小;同时水域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可能导致生物死亡;水域封闭,鱼类洄游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
28【答案】(1)径流汇入;海域较封闭;高纬低温海水注入
(2)逆 地转偏向力;海岸轮廓(陆地形状)
(3)南部 水温上升;不同性质水流交汇,饵料丰富
29
【答案】(1)水系: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海洋隆升为高原,水系由向心状演变为放射状。气候:受海洋影响减弱,降水量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加大。
(2)沉积物规模较大,推测物源发育(来源)地范围广阔;沉积层较厚,推测沉积持续时间长,与古蒙古高原隆起时间相吻合;沉积物颗粒较细,推测搬运距离较远;盆地周围山区气候较为湿润,植被覆盖率较高,少此类沙质沉积物发育。
(3)高原东南边缘纬度较低,且处于来自大洋水汽的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高原边缘山脉较多,地势高度差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生物种类多。
(4)青藏高原现代仍然在隆升,古蒙古高原隆升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古蒙古高原对人口密集的东亚、南亚地区影响较小;古蒙古高原曾经伸展垮塌,遗存证据较少。
END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微信号试题电子版及答案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或小红圈即可
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
海宁中学地理组(小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