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之205:清华毕业生留学回国仅占20%左右,能否尽快破局!/态度改变因素
态度改变影响因素
改变者(接受者)
原有的态度和信念:已经内化的态度作为接受者的一部分,难以改变。
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接受者的人格特征: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
自尊较强,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
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和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近日国际奥数冠军6名队员,有三名保送清华大学。
科创达人张镜如,诗词大赛冠军武亦姝梦圆清华。
据报道,在留美的学生中,有超过80%的清华学生,选择直接留美工作,引发热议。
1985年出生的天才少年何碧玉,14岁以高考九百多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毕业后留美获得博士学位,并且留美工作。曾引起舆论非议。
清华大学是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国家为培养人才花费了巨大成本。
绝大多数毕业生留居国外,不能不说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才损失。
我们不能用道德来评价这些人,在哪里发展是个人的自由,与爱国不爱国应该没有本质关系。
施一公教授说,中国优秀留学生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但并没有多少可以脱颖而出。
说明国外的环境和条件并不都是适应中国留学生的发展。
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学术环境好,创新、积极向上和实现个人价值,也是吸引各国优秀人才的重要原因。
国内的教育、科研和法律等环境,确实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对知识产权等的保护,为回国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和科研环境,以增加对回国人员的吸引力。
国内世界顶尖大学少,科研环境和条件与国外有一定差距。科研投入少,要求高,压力大,担心没有成果遭人耻笑。待遇有待提高,科学家与娱乐明星的收入差距,会使心理落差巨大。
目前,留学生回国率大幅度提高是不现实的。除我们现阶段能够做的以外,如果能够站在更高的境界来审视,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现在纠结于出国多少人,回国多少人,都没有意义。如果从地球村的角度看,就不会太纠结于此。
人才具有流动性和动态过程,今天不回国,并不意味着以后不回国,现在回国,也不意味着以后不出国。
全球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发展,最终的成果和贡献都属于全人类共有。
选择留居海外,还是回国发展,可采取自愿原则和合同约定相结合的方法,即在大学入学前,就对学生的培养经费予以约定。
如果以后留学不回国,大学期间的所有培养成本,由家长和学生共同承担,或许能够在解决留学生回国率畸低的不正常现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