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北极村边防战士鲜为人知的生活

北极村边防战士鲜为人知的生活
  漠河北极村边防哨所,是在进村时候路过的,和别的边防哨所不一样的是,门口看不见哨兵。路边立着一块牌子,上书军事管理区五个大字。驴友们赶紧拿起相机拍摄起来,没有人管。
  不一会儿,几个战士巡逻归来,驴友们立即把镜头对准战士狂拍起来。立即遭到战士的呵斥制止,可是部分驴友还在申辩,还说:你们不就是边防战士嘛,有啥了不起!
  其实,全国各地边防地区,都不能拍摄拿着武器的军人(包括武警和特警),也不能拍摄军事建筑和设施,这是常识。我第一次是在喀什市内,导游给我们办理边境证时候,对着管理处的建筑给老伴留影,遭到哨兵的呵斥才懂得的。在去昆仑山的边境检查站时,导游特别指出,不能拍摄军人和军事建筑,否则会被没收相机,新疆很严的!在云南国门前站岗的是个女战士,驴友拿相机拍摄她,也被立刻制止。
  在他们争吵的时候,我立即插话,“是我们不对,咱们不能拍摄战士!对不起,给你们道歉!”借机和他们聊了几句。“你们这是……”
  他们说:“我们刚执行任务回来。”
 “你们每天都这么忙吗?”
 “每天都很忙,没有闲着的时候!”战士回答。
 “你们每天都是怎么安排的,可以谈谈吗?”我试探的问。
 主要介绍情况的那位,我看像是班长。以下是我综合的情况记录。
  哨所的战士每天都很忙碌,这身迷彩服基本上是脱不下身的。常服是不干活的时候穿,但基本上没有穿常服的机会。
      每天早上起来就给菜地浇水,冬天没有菜地的时候,就去菜窖里搬菜。
      然后早餐。早餐以后,上哨位,一般一个岗两小时或三小时,部分人出去巡逻,顺便抓在边境线上钓鱼放牧的(笔者:边境不能钓鱼和放牧),没有上哨和巡逻任务的就在家训练。(笔者:在哈纳斯中哈边境旅游时听说,一位汉族牧民越过边境去找牛,被哈方击毙。如果是哈萨克族他们就不会开枪。)
  中午饭以后,午休。下午,种地或搞副业。晚上看电视,九点准时上床睡觉,十点熄灯。“从来没有无聊的时候,每天非常都忙!”
  每周一次擦枪,每周一次政治学习,都安排在下午。每周只有一天休息,公休。公休日不休息的话,可以累积入年假,一年一次探亲假,路途的时间不计入探亲假。
  “你们冬天零下50度,也要出外巡逻吗?”一位团友老太太问。
 “当然要巡逻,黑龙江都冻冰了,可以走人了,更需要巡逻了,而且晚上也会有巡逻的!”
  我说:“现在和俄罗斯关系很好啊,还需要这样忙吗?”
  “我们只执行命令!全国的边防哨所都是一样的,他们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我初中的同学在新疆西北第一哨,也是这样!再见。”
  北极哨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村边防某连队的中俄边境瞭望哨,它是中国最北部的一个瞭望哨。
 冬天,外面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严寒,也是每天都要户外训练,都要去江边巡逻,该干啥干啥。大冷天,半夜里也有紧急集合,迟到不行,丢三落四更不行。零下五十度的冬天,半夜里有时也有巡逻,黑龙江都冻冰了,可以走人的。人在户外还需要戴上口罩保暖,待的时间长一点头发、眉毛、眼睫毛都会结冰。手露在外面几分钟,手背皮肤就会感觉疼痛,像针扎得一样。
  瞭望塔为六面柱体结构,可以三百六十度观察,高约20米,塔墙上雕刻有字:“北极哨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两行金色大字,熠熠发光。
  塔内有螺旋形铁梯,直通塔顶。观察哨位内,安排两位身穿迷彩服的北极哨兵,神情严肃,警惕地注视着边境的动静。透过一架立式高倍军用望远镜,俄罗斯伊格娜恩依诺村的房屋人畜历历在目。为防雷击,塔内没装暖气设备,冬天时战士们冒着零下50多摄氏度的严寒,昼夜24小时站在塔里瞭望、执勤。确实是这样,我再问了一次,还是说瞭望塔里确实没有暖气。这倒好,晚上瞭望不会打瞌睡。
  但是,我们的瞭望塔很厚实,相比较之下,俄罗斯的瞭望塔显得简陋多了,冬天风大的时候,爬那个梯子很困难的。我们战士们的宿舍,看起来也非常好。战士们吃的穿的住的,全都可以把俄罗斯比下去。
 漠河县北极村哨所,边防战士们军营生活的艰苦,不是内陆人能想象的。  

 这座塔楼,就是战士站岗的瞭望塔

 战士警惕的眼神!

 看着是相机,也可能是武器,或者间谍器材,谁知道是啥!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出去旅游,不能拍摄正在执行任务的军警人员,军事设施和建筑,这方面一定要注意!

老伴留影,在这里允许这样拍摄,导游说这里算是一个景点。别的地方是不可以的!千万要记住!



 战士宿舍非常漂亮,看样子能住一个连

 瞭望塔很厚实,塔顶有避雷针

  俄罗斯的瞭望哨,相对比较简陋,看得见上塔的梯子,冬天风大时上下塔很困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