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纵横欲绝尘 谈苏轼《罗池铭词》
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早年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水州司马,
苏轼《罗池铭词》
后迁柳州刺史,颇著政绩。死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立庙于罗池。曾与柳宗元一道倜导古文运动的韩愈撰写碑文,沈传师楷书,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刻立于罗池庙,世称《罗池庙碑》,该碑已早佚。到了南宋,后人以苏轼书写的原碑文篇末的迎亲送神诗真迹上石,于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刻立于该庙。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碑》(又称《罗池铭词》,以下简称此名)。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在书学史他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学习书法能广收博取,“二王”、真卿、柳公权、徐浩、李邕、杨凝式等大家的书法作品,都给了他极深的影响。他继承传统技法,但并不拘泥于陈规旧矩,而是勇于创新,追求个性的表现,使传统技法在他的手里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他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伯手烦推求。”
他写的字短长肥瘦各有度,大小真草,得意率然,无不入妙。黄庭坚说他是诗界的李白,赵乗文则认为他是“书苏轼擅长楷书、行草,一生写过许多诗卷、题跋、碑志,流传下来的真迹和碑刻也不少。《罗池铭词》便是他碑刻中的代表作。
《罗池铭词》,楷书,共150余字。苏轼的楷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点画造型不死守楷书法则,往往“率意而成”,所以在他的楷书作品中,能发现不少行书笔画。如
《罗池铭词》中的“”、“事”、“杭”等字的最后一笔,以及我”、“鹅“石”等字中的有些笔画,都是行书写法。这种写法在唐人楷书中是极难见到的。这也可以说是《罗池铭词》的一个特点
《罗池铭词》的第二个特点是,笔画造型粗壮丰厚。但“肉丰而骨劲,态浓而意淡,藏巧于拙,特为秀伟”。(《学古绪言》)他的大字楷书,多写得粗壮,如《翁
记》、《丰乐亭记》等,不过比之《罗池铭词》,仍稍逊筹。有人说这是他“爱用宜城诸葛丰鸡毛笔”的绿故。其实不然,这是他艺术上的一种迫求。他说:“真书难于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他还在《和子由论书》诗中,明确提出“端庄杂流丽,刚鍵含婀娠”的艺术要求。这些理论在他的创作中,尤其是在《罗池铭词》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同的字不同写法,同一种笔画表形多样,这是《罗池铭词》的第三个特点,铭词中有20个“分”字,儿乎无一个写得雷同6个“我”字,左边的“禾”,右边的“戈”,也写得极富有变化;六七个“之”字,也是写得各具风神。同样的字、同样的笔画,写得不一样,这在行草书中,也许并不难,而用楷书写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人说他“作戈
多成病笔”,“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但在《罗池铭词》中没有这种现象。
第四个特点是,用笔凌厉而娩润,结体紧密而雄豪,“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书林藻鉴》说他是“本之平原颜真卿)以榭其骨,酌之少师(杨凝式)以发其姿,参
之北海(李邕)以峻其勢,闹步高瞼,无意于世俗之名,而能自成共我”。《罗池铭词》最全面地体现了这一论点。
第五个特点是,出现了一些减笔字和简体字,如“粳”写成“亢”,“船”写成“”,“来”写成“来”;“輿”写成“与”“属”写成“万”等。这些字杂于多笔画的繁体字之中,是那
样的和谐而富有情趣,尤其是“万”、“与”这些箭体字的结体法,给了我们令天写简化字以很大的启示。
苏轼指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统观《罗池铭词》,完全具备了这五点。王世贞评其“道劲古雅,是其书中第一”,实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