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旅行』:本来,是应该早点来西津渡的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周是阿佑上小学的第一周,经历了新环境的不适应之后,开始对小学的生活,有了特别的兴趣。比如,完全与幼儿园不一样的上课模式,比如每天竟然有写不完的作业,也比如,班上的小朋友们,很多个陌生的面孔。
从阿佑记事起,每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总会出去浪一浪,远则高铁,近则开车。
上次读书会的时候,我煞有兴趣的分享了近一年多的中短途周末旅行目的地,竟然成为了低配版的“大众点评”。
南京周边的大小景点,甚至微小的连附近村民都不知道的农家乐,都在我们的旅行计划里。
周四接他放学的时候,阿佑急不可耐的问我:爸,这周去哪?
近些日子,赶着写新书,书中的女主人公的家乡,被我设定在镇江。
其实,我几乎没有在镇江停留超过半天。
我想了想:西津渡吧!
我在客厅的黑板上,写下了这周的计划,阿佑妈妈开始订酒店、看行程、找攻略。
就连途牛上的旅行团的评价,也没有放过。
临行前,我教会了阿佑王安石这首《泊船瓜洲》。
最早对镇江的印象是醋,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家户户的调料瓶,总有一款叫“镇江陈醋”。
据说,镇江旅游的宣传文案里,有一句就叫:镇江,是一座美的让你吃醋的城市。
这里不紧不慢,不徐不疾。
南京到镇江很近,走高速,一个小时多十分钟,周末的车辆多,下了高速有些拥堵,大都是苏A牌照。
先把住处安顿下来,前台的客服告诉我们,去西津渡的最佳时间是傍晚。
这条街上,保留了不少古迹,雕花的窗梁,斑驳的砖墙,千年古渡的沧桑(随手一写,竟然押韵)。
青石板上一道道印痕,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有个老人说,不来西津渡,不算到镇江。据说,从这条老街走下去,可以一眼看尽千年,曾经最繁华的市井,招呼着南来北往的商贾,这里曾经繁忙的古代渡口,通衢着各地的生意。
如今,时代变了,底蕴仍在。
来镇江,不能不吃“锅盖面”,一路上,阿佑一直念叨着,想知道锅盖面到底是什么味道。
说实话,我一直以为,锅盖只是一个噱头而已。
镇江曾经提出一个旅游口号: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放锅盖。
印象中,最好吃的面条在北方,爱吃面的人也是北方人。
可镇江的生活,是从一碗锅盖面开始的。
中午在西津渡吃面的人,大多是游客。面馆来的名气,则是各家有各家的好。
随着季节变化的青头,是可以随便添加的,一般是青菜、芹菜、香干、豆芽等,只凭食客的喜好。
在“李嫂锅盖面”吃碗面之后,走到门口点根烟,与门口招揽客户的老板拉家常。
——老板,这锅盖面的锅盖是啥意思?
——平常你们吃的面条,大都是随着沸水而熟,面条不够劲道。而咱这面条放入锅之后,压上锅盖,相当于闷熟,一节节更加劲道。
不仅仅是锅盖面好吃,肴肉也地道,阿佑整整吃了两块。
临走的时候,老板告诉我一定要把他写进今天的公众号里。
我说,我的粉丝不多。
他笑着说,有人看就行。
来镇江,打卡之一,是吃上一碗正宗的锅盖面。
这条古街,从头到尾,据说整整一千米。
看过徽州的古巷子,也走过乌镇的老街,西津渡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这里很少见到工作人员,也很难拿到鼓浪屿一样的旅游地图,回到酒店整理照片的时候,好些个地点竟然记不清了。
最近,一直在忙碌着阿佑上小学的事宜,一大堆老师布置的工作得处理,忙的焦头烂额,再加上家长群里各种补习班的建议和讨论,弄的每个家长焦虑万分。
我和爱人讨论孩子的教育计划的时候,得出来一个经验,坚持这种每周一次的“小旅行”吧。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挺好。
不骄不躁,不徐不疾。
像极了镇江这种城市,把自己活成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
不早了,早点休息,计划里,明天一早去金山寺。
去年爬上雷峰塔,也在想着,什么时候去看看法海。
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听清
那仰望的人
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夜空中最亮的星》
作者 | 闾丘闻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