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腊八粥,种精神果

吃腊八粥,种精神果

随笔/孙海彬

过去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穷、吃不饱、穿不暖充满了人间。每天重复着山芋稀饭的日子,真是喝出了人生苦涩。所以我们格外珍惜节日的到来,只有过节或许才能暂时摆脱山芋稀饭,吃上期盼已久的食材。

腊八节作为民间风俗,当然少不了人们的拥戴。起初的腊八粥只有一种材料熬制,随着人们的农业丰收,生活水平的提升,材料才逐渐增多。所以,腊八粥也是农民大丰收的象征,也是幸福生活的体现。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幸福充满人间。人们不愁穿、不愁吃,每一天日子过得都跟过节似的。慢慢地,节日在人们的心中失去了仪式。

关于传统节日传承下来的习惯也逐渐被工业化,过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制成。而今手机一扫完成,如果连门都不想出,外卖、快递小哥帮你完成。

从期盼过节,思念过节,发展到如今的被迫过节,还挑三拣四。真是生在福知不知福,骑着幸福找幸福。

今天是腊八节,我将和往年一样,小区环绕一周,看看还有几家煮粥。前年没有,去年没有,今年会有吗?

往后的腊八节,或许只剩腊八,不再有种类繁多的粥。也许今天放学以后,孩子们会嚷嚷着要吃腊八粥,不用担心,他奶奶一定会每人发一罐八宝粥。

作为80后的我,小时候占了一点苦日子的边,或许还保留了一些过去的传统。时常会为快速经济发展下,逐渐丢掉的良好生活习惯、精神、品质觉得可惜。

眼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骄傲放纵的行为习惯也逐渐地显露出来。是时候我该拾起过去有幸感受到的艰苦奋斗精神,来对孩子言传身教!

今天我将破例为孩子们做一次腊八粥,一边吃,一边讲着腊八粥的来历、象征的意义,告诉他们生在福中要知福!

今年的腊八不仅仅有美味的粥吃,还有过去那一个个往事伴着!粥是甜的,故事是苦的,希望孩子们消化后,能在心中种下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

简介:孙海彬、江苏泗阳人、返乡创业人员。爱好写作、体育运动等。

扫扫关注!

主编:仰望星空

编辑:笔匠

微信投稿:cdj-yx

邮箱赐稿:

653877556@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