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屈”的两件国宝:一个被拿来腌咸菜、一个被当上课铃敲了30年

在正常人看来,国宝就应该被好好存放在特定且专业的地方才对。而且既然是国宝,那自然就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焉。然而实际上,我国就曾有两个国宝被弃置在了本不该被弃置在的地方。而且在被弃置期间,它们竟还并非是以供观赏的物件的身份出现,反倒是以用来腌咸菜的器物和上课铃的身份出现。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到费解了,甚至忍不住怀疑它们是否真的具有“国宝”的身份。其实,这两个物件确实是国宝无疑。至于为何会以这两种方式现世,那说来话可就长了。如果你想知道详情的话,就请继续往下阅读吧!要知道,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还会着重告知大家它们的后续情况。

一、渎山大玉海

在上述两件国宝中,有一件的名字就叫渎山大玉海。它是用一整块黑质白章的大玉石精雕细琢而成,故而从整体上来看,外观颇为唯美和精致。据说它之所以会诞生,跟元世祖忽必烈有比较大的关系。相传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时,曾大举派人去遍寻美玉。之后,一整块黑质白章的南阳玉便落入了他之手。而他在细细观赏了一番后,便命人将其雕刻成了渎山大玉海。至此,日后成为我国国宝的渎山大玉海便诞生了。介绍到这里以后,可能会有不少人会问,玉不是该通体呈现出一种颜色来吗?怎么这个渎山大玉海看起来五颜六色的?其实,这主要跟制作渎山大玉海所用的南阳玉有比较大的关系。

要知道,即便是玉石,也是分很多种的。其中,南阳玉最为难得,不光玉质不错,而且还具有颇多的色彩。如此一来,在以它为基础雕刻物件时,无疑就省却了不少填充颜色的工序。而正因为如此,古代的很多人在寻找玉石时,才都会非可劲去找南阳玉。按理来说,如此美好的玉石被雕刻成了如此精美的渎山大玉海,那岂不是该被很好地保存并一直往后世传吗?然而实际上,情况却并非如此。要知道,在元朝灭亡以后,渎山大玉海就流落到了民间。之后再次被发现时,它已经以用来腌咸菜的物件的身份被弃置于北京西华门外的真武庙中很长时间了。

接着到了康熙时期,一个名叫高士奇的大臣无意间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但可惜发现归发现,渎山大玉海却并未因此就摆脱掉被用来充当腌咸菜的工具的命运。直到乾隆皇帝去逛真武庙并发现了它的存在,这才让它重新被移入皇宫之中,摇身一变成为曾经那样颇受皇家重视的宝物。由此可见,渎山大玉海的“经历”还真的是有够坎坷。而且若非世间真的有“识货”的人存在,那别说能再入皇宫被重视了,估计能摆脱被用来充当腌咸菜的工具的命运就算很不错的了。

二、云板

介绍完渎山大玉海这个国宝以后,我们再来给大家介绍另外一个国宝,那就是云板。所谓云板,在古代的意思是报事之器,主要用于传令或召集众人。至于它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据说他于现代被发现的时候,曾被弃置在一所小学之中。而且说是弃置,其实也并不算是彻底被当成废物对待了。因为要知道,当时它被考古专家发现的时候,正处于被该小学充当上课铃的状态。也就是说,此时的云板能发挥的作用并非再是传令或召集众人了,反倒成了表示上下课和放学的信号了。

有资料显示,原本这个云板该一直被当成上课铃来使用的。但没成想有一天上述小学的相关人员在敲击它的时候,它所发出的声音正好被在上述小学附近活动的一位考古专家给听到。因为觉得这种声音颇为奇特,所以这位考古专家便专程跑到上述小学去了解了以下情况。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着实被吓了一跳——这位考古专家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很快就认出了发出声音来的物件其实就是云板。于是没过多久,这位专家便在与上述小学的相关人员做了沟通后,迅速将云板给带走并妥善地保存了起来。

结语: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既然国宝流落到了民间,那就理应为民间的所有者拥有。毕竟再怎么说,它们就算是被放在民间,也不会出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见的情况。然而实际上,话可不是这么说的。要知道,国宝只有被放置于特定且专业的地方,才能得到最为妥善的保存。如若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损耗情况。所幸上述两件国宝后来都时来运转,得到了较为妥善的保管。不然的话,我国可能又要面临两大损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